爲什麼俄羅斯要付出代價的保護敘利亞?

取之有道道



毫無疑問,俄羅斯是敘利亞的大腿、靠山,卻永遠都不是敘利亞的乾爹!俄羅斯與敘利亞是利益共同體,而不是命*運共同體,俄羅斯沒有意願,更沒有責任像美國保護以色列那樣,不惜一切代價地保護敘利亞,對俄羅斯不要抱有不切合實際的幻想,這會讓敘利亞難堪,讓俄羅斯不舒服。

1、敘利亞政府被美國、法國、英國,以及以色列空襲時,俄羅斯並沒有向敘利亞伸出援助之手,更沒有把敘利亞護起來,免受傷害。當然,這裡面有俄羅斯實力不足,攔不住美國、法國、英國、以色列對敘利亞的軍事打擊,更是有不值得為了敘利亞與美、法、英這些西方列強以及以色列這個小霸王發生軍事衝突的考量,使俄羅斯陷入不可承受的危險困境。

這是可以理解的,敘利亞不可以抱怨,也不可以要求太多,畢竟俄羅斯已經幫了敘利亞許多,更重要的是敘利亞只是俄羅斯的小弟,頂多算是盟友,而不是俄羅斯的乾兒子,俄羅斯不可能也沒有義務為了保護敘利亞而走上與美國、法國、英國、以色列軍事對抗、衝突的不歸路的,這會極大地損害俄羅斯的國家利益。

維護國家利益才是俄羅斯在敘利亞奮鬥的最高法則,而不是不計代價地保護敘利亞。

2、俄羅斯與敘利亞雖然是密切的盟友,但兩國對於敘利亞的種種利益也有著許多的分歧,比方說,巴沙爾一心一意想要消滅敘利亞所有的反對派武裝與恐怖分子,包括域外大國的代理人等等,收復全部領土,實現全國統一。對於敘利亞政府的這個目標,俄羅斯顯然是強力反對的,這是敘利亞自己的事情,跟俄羅斯沒有一毛錢的關係。俄羅斯的戰略目標是幫助巴沙爾穩固政權,從而確保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兩個海空基地,以及對敘利亞的強大影響力,這就足夠了,超出了這個範圍,俄羅斯沒興趣參與。

如果沒有俄羅斯軍隊的幫助與參戰,敘利亞即使有伊朗系軍隊的鼎力相助也是沒有能力收服全部的失地,統一全國的。其實,即使有俄軍參戰,敘利亞也無法實現全國統一的,特別是敘利亞庫爾德武裝在美軍的扶持與支援下,控制了幼發拉底河東岸與敘利亞北部大約25%的領土,美軍在那裡修建了20個軍事基地,至少駐紮了2000個美國大兵,以及法國特種部隊,以駐敘俄軍的兵力根本打不過美軍。

特別要指出的是,美軍的中央司令部就設在卡塔爾,美軍在中東駐紮了數萬作戰部隊,而俄羅斯駐敘軍隊只有幾千人,主要是空軍部隊,以及部分特種部隊,維持治安的憲兵、特警。跟駐紮在中東的美軍實力差距太大,幫助敘利亞收復庫爾德武裝控制的地盤,勢必與美軍爆發軍事衝突,甚至戰爭,這不是給俄羅斯挖坑活埋自己嗎?

另外,土耳其佔領了敘利亞西部的阿夫林地區,大量的土軍駐紮在那裡,敘利亞想收復阿夫林地區,唯一的途徑就是用戰爭手段去搶回來。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中,俄羅斯極其需要土耳其,俄羅斯根本不可能為了敘利亞而與土耳其反目成仇,在戰場上一決生死。

敘利亞有自己的利益,俄羅斯也有自己的利益,誰也別貪心,要求太多,才能繼續並肩作戰下去。截至當前,敘利亞既還沒有贏得戰爭,更嗨沒贏得和平。


飛狼


阿薩德與普京

一、俄羅斯不惜一切代價出兵敘利亞是為了保住阿薩德政權

在冷戰時期,中東有很多阿拉伯國家曾經是蘇聯的盟友。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大大削減。2003年,美國人推翻了伊拉克薩達姆政權;2011年,美國人策動的阿拉伯之春席捲中東,利比亞、突尼斯、埃及合法政府紛紛被推翻,敘利亞阿薩德政權成為了俄羅斯在中東的最後一個盟友。

俄羅斯與敘利亞阿薩德的友誼可以追溯到阿薩德的父親哈菲茲·阿薩德時代。1970年,哈菲茲·阿薩德發動“糾正運動”,掌握了敘利亞的實權;1971年,哈菲茲·阿薩德成為了敘利亞總統。哈菲茲·阿薩德採取了親近蘇聯的外交政策。1980年,敘利亞與蘇聯簽訂了《敘蘇友好同盟條約》。蘇聯解體以後,敘利亞繼續保持了與俄羅斯的友好關係。

2011年,受到阿拉伯之春的影響,敘利亞內戰爆發。到了2015年9月,敘利亞只剩下8%的領土控制在阿薩德政權的手中。為了保住阿薩德政權這個中東最後的盟友,俄羅斯一次性出動80000軍隊幫助阿薩德政權。根據俄羅斯國防部公佈的數據,俄羅斯空天軍共進行了至少2.3萬次戰鬥飛行,發動空襲約7.7萬次,消滅極端組織武裝份子約2.8萬名,摧毀油品加工輸送廠3000餘個,收復500餘個被“伊斯蘭國”極端組織佔領的居民點。

可見,為了保護敘利亞阿薩德政權,俄羅斯可謂不惜一切代價!

敘利亞前領導人哈菲茲·阿薩德與蘇聯前領導人勃列日涅夫

二、保住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對於俄羅斯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開篇就為大家介紹了敘利亞重要的戰略位置,這也是為什麼俄羅斯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為何還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護阿薩德政權的根本原因。目前,俄羅斯在敘利亞重建了塔爾圖斯海軍基地、新建了赫邁米姆空軍基地。通過這兩大軍事基地,俄羅斯在中東、地中海影響力劇增,又確保了黑海出海口的暢通。可以說,俄羅斯雖然為了保護阿薩德政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獲得的戰略利益更大。在中東,俄羅斯影響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僅僅是2018年,以色列總統內塔尼亞胡就先後三次訪問俄羅斯,伊朗、土耳其與俄羅斯的關係也越走越近,沙特也於近期邀請俄羅斯普京訪問,希望普京能夠幫助解決也門問題;在地中海,有了塔爾圖斯海軍基地,俄羅斯對地中海沿岸北約國家的威懾力大增,可謂是抄了北約的後面;黑海出海口,也就是土耳其海峽是俄羅斯海上最重要的運輸線路之一,隨著與土耳其在敘利亞問題上共同利益越來越多,俄土關係改善,黑海出海口對俄羅斯越來越暢通。

此外,美國為首的北約,已經從蘇聯時期的12個成員國擴充到了29個成員國!蘇聯前加盟國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已經加入北約,格魯吉亞與烏克蘭也積極申請加入,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被擠壓的非常重要。通過介入敘利亞內戰,俄羅斯打了一個漂亮的反擊戰。不僅打破了美國的圍堵,還在中東給美國添了大麻煩。一定程度上,美國也不得不在敘利亞問題上看俄羅斯的臉色,這就給了俄羅斯更多與美國博弈的空間!

歡迎大家討論,出兵敘利亞對於美國是對是錯?


美國觀察室


俄羅斯介入敘利亞局勢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在這兩年時間中俄羅斯確實也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數十架戰機被擊落/墜毀、超過百餘名士兵/軍官在戰鬥中喪生、兩個基地的日常開支超1.56億盧布,這樣的傷亡對於駐軍數量有限的俄軍來說,無疑是非常慘重的嗎,而較高的支出對於軍費拮据的俄軍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所以說俄羅斯在敘利亞付出的代價還是非常大的,這基本上是俄羅斯現階段可以承受的最大損失。

俄羅斯之所以在敘利亞付出如此大的代價也不撤離,絕非國與國之間的友誼,而是基於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做出的必然選擇。敘利亞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西岸就是地中海,北邊是土耳其,東邊是伊拉克,南邊是約旦、沙特,這些都是中東地區的關鍵國家,而地中海事關俄羅斯海軍黑海艦隊出海之後的活動。


在俄羅斯駐軍敘利亞之後,俄羅斯海軍在地中海有了補給支點,俄羅斯海軍黑海艦隊就可以在地中海保持長期存在,牽制美國海軍。

俄軍常駐敘利亞,相當於在中東地區有了一個橋頭堡,可以在戰略上有效牽制美軍,緩解俄羅斯西部的戰略壓力,使北約不能專注於在俄羅斯西部施壓,同時緩解俄羅斯黑海艦隊的壓力,有了海外基地之後俄黑海艦隊就可以常駐地中海,牽制美國海軍第六艦隊,緩解在戰略上的全局被動。


軍機圖


無利不起早。國與國之間更是如此。

誰也不用假裝崇高,要沒好處,敘利亞死再多人,俄羅斯也不會來。

有一個表達值得商榷:“保護敘利亞”。

敘利亞到底是誰的敘利亞?

如果認為敘利亞是現總統巴沙爾家的,那麼俄羅斯確實是在保護敘利亞。

如果認為敘利亞是敘利亞人民的,那麼所有外來武力干預勢力都難免是儈子手!

國與國之間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朋友。

沒一個是好鳥。

戰火正熾,俄羅斯人卻已經從巴沙爾處獲得了很大的好處:

根據俄羅斯與敘利亞在今年1月18日簽署的協議,俄將擴大在敘利亞海港城市塔爾圖斯的海軍設施。這是俄海軍在地中海唯一的軍事駐地,俄戰艦也獲准進入敘領海並停靠各港口。

更令人詫異的是:

這份協議將允許俄羅斯在塔爾圖斯港停泊11艘戰艦。俄羅斯還可以無限期使用赫梅敏空軍基地。這份協議期限為49年,可進一步延長。


作為中國人,應該更能體會與理解,這些協議究竟是什麼!

晚清列歐美強強佔中國領土,再貪婪也不過是“強租”,租期99年。

而100多年後的今天,一國居然可以無限期地使用他國領土做軍事基地,而且居然是以“正義的保護之名”?

人世荒唐,莫過於此!

1904年,在中國領土上也有過一場特別的戰爭:日俄戰爭。

與今日敘利亞此情此景,何其相似!

變化的有時間地點等等許多許多,不變的:

——俄羅斯還是俄羅斯!


風談天下


首先俄羅斯幫助敘利亞是受到阿薩德所邀請的,幫助敘利亞儘快結束內戰,這是聯合國正式承認的,國與國之間永遠只有利益,俄羅斯並不是沒有代價的去保護敘利亞,我們來說說俄羅斯為何要保護敘利亞,俄羅斯在敘利亞參戰捍衛阿薩德的政權的利益是什麼?

  1. 俄羅斯在塔爾圖斯擁有一個小型海軍基地,這是地中海唯一的俄羅斯基地。俄羅斯希望保留它。
  2. 來自俄羅斯(主要來自北高加索)的2000多名激進伊斯蘭主義者正在敘利亞進行戰鬥。在敘利亞消滅他們比等待他們將恐怖主義帶回俄羅斯更好。

  3. 俄羅斯使用敘利亞作為其新武器的試驗場,例如SU-35S戰鬥機,Kalibr-NK巡航導彈,TU-160遠程轟炸機等。實際上,2016年俄羅斯增加了武器出口計劃,俄羅斯在敘利亞戰爭上使用這些武器,是對外進行最好的廣告。

  4. 敘利亞是俄羅斯軍火出售方面的忠實客戶,從2000年到2010年,俄羅斯向敘利亞出售了價值約15億美元的武器。俄羅斯和敘利亞在2011年擁有超過40億美元的武器合同。俄羅斯當然不願意失去這樣一個大客戶。

  5. 幾十年來,敘利亞是中東為數不多的支持俄羅斯的國家之一。如果阿薩德政權繼續下去,俄羅斯將利用阿薩德作為實現其在該地區的地緣政治目標的手段。

  6. 近年來,is的各種行為已經惹惱了全世界人,所有西方國家乃至全世界都認為其必須被徹底摧毀,但出於一些原因,西方國家並不願意與俄羅斯合作,因此,俄羅斯參與敘利亞的另一個目標是在世界舞臺上通過打擊is獲得政治認可。


走進伊拉克


當然不是無條件的啦,在敘利亞的這座軍港對俄羅斯的價值無可估量。眾所周知,敘利亞塔爾圖斯港是俄羅斯在敘利亞重要的軍事基地,也是俄羅斯參與敘利亞內戰的軍事中樞。這座從蘇聯時代就一直存在的駐敘利亞軍事基地,有著隱秘的過去,見證了從蘇聯到俄羅斯對中東數十年的介入。今天的塔爾圖斯港在敘利亞戰局中更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價值。

俄軍武裝直升機在敘利亞帕爾米拉古城上空巡邏

冷戰時期,蘇聯在中東大量部署軍事基地,在敘利亞塔爾圖斯港的軍事基地一度成為其在中東軍事存在(埃及、敘利亞、也門、索馬里、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的重要一環。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在敘利亞塔爾圖斯港的軍事基地是其在獨聯體成員國以外留下的唯一一處軍事基地。蘇聯在中東其他阿拉伯國家軍事基地最終都被迫關閉,只有敘利亞塔爾圖斯港一直保留,可見其對蘇聯和俄羅斯何等重要。

塔爾圖斯港位於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西北250公里處,是該國第二大港口,也是地中海地區重要的軍民兩用深水港,可停靠12萬噸以下的油輪。俄羅斯在敘利亞部署軍事基地的構想,可上溯到1966年敘利亞發生軍事政變之後。1971年2月,敘利亞總統阿薩德訪問蘇聯,尋求經濟和軍事援助,蘇敘關係尤其是軍事關係開始升溫,埃及和敘利亞成為蘇聯在中東-地中海地區的兩大戰略支柱。此後,蘇聯與敘利亞簽訂了2.3億美元的軍售合同,蘇聯還派出上千名軍事教官和顧問,取得了使用敘利亞拉塔基亞和塔爾圖斯兩處海軍基地的權利。

俄軍武裝直升機在敘利亞對地面目標進行空襲。

1972年,埃及總統薩達特在宣佈驅逐在埃及的蘇聯軍事顧問、並關閉蘇聯在埃及部分軍事基地的同時,也向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施壓,要求敘同埃及一道驅逐蘇聯顧問。然而,阿薩德與蘇聯領導人的關係不僅沒有惡化,反而進一步改善。1972年7月,阿薩德訪問蘇聯,雙方簽訂了價值7億美元的軍購合同,蘇聯在敘利亞的軍事顧問人數從1972年7月底的400-700人迅速上升至1972年夏末的3000人,其中大部分是從埃及撤出的軍事顧問。

俄軍在敘利亞的拉塔基亞空軍基地

蘇聯在敘利亞的軍事顧問對敘利亞軍事工業和軍事體制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尤其是敘利亞軍事指揮和控制系統從此沿襲了蘇聯的軍事制度。從1972年中期到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蘇聯共向敘利亞提供了750輛坦克、100門火炮和地對地導彈等。1974年,敘利亞成為第三世界國家中首個獲得蘇聯米格-23戰鬥機的國家。此後,蘇聯海軍不斷進駐拉塔基亞和塔爾圖斯這兩處海軍基地。蘇聯還使用了敘利亞的提亞斯和烏姆阿提賈兩個軍用機場,蘇聯海軍飛機利用這兩個機場偵察地中海,並部署了伊爾-38反潛巡邏機。

俄軍在敘利亞的赫梅米姆空軍基地

1977年,埃及在戰略上徹底放棄蘇聯,倒向美國。蘇聯被迫將在埃及的軍事設施轉移至敘利亞塔爾圖斯軍事基地。蘇聯海軍黑海艦隊與北方艦隊組成地中海特遣隊並在地中海地區執行任務後,塔爾圖斯軍事基地代替埃及亞歷山大軍事基地,成為蘇聯在中東和地中海地區最重要的軍事設施。

塔爾圖斯軍港

由於敘利亞處於連接中東與地中海的關鍵地帶,加上靠近北約在中東的唯一成員國土耳其,因而被外界稱為“蘇聯在中東的古巴”。蘇聯利用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建立了游擊隊訓練營,專門訓練土耳其庫爾德工人黨和亞美尼亞秘密軍。敘利亞成為蘇聯在中東訓練“革命力量”人數最多的地方,被視為培養“紅色騎士”的搖籃。1980年,蘇聯北方艦隊司令員葉戈羅夫上將訪問敘利亞,敘利亞拉塔基亞港和巴尼亞斯港從此可以停泊蘇聯海軍核潛艇。1977-1982年,蘇聯在敘利亞的軍事顧問人數增加近了3倍。1983年,蘇聯的薩姆-5防空導彈部署在首都大馬士革和霍姆斯等敘利亞重要城市。

停泊在塔爾圖斯港內的俄羅斯軍艦

然而,隨著蘇聯解體,龐大的軍事力量陷入崩潰,時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關閉了在中東的軍事基地,僅留下敘利亞塔爾圖斯一處軍事基地,且基本處於半廢棄狀態。

但是,隨著普京的上臺,俄羅斯恢復在中東的影響力,塔爾圖斯再次成為俄羅斯在中東的橋頭堡。俄羅斯向索馬里海域派出海軍護航編隊,塔爾圖斯就是重要補給港口。敘利亞內戰爆發,這裡更是俄羅斯介入戰局的關鍵點。俄羅斯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即曾抵達塔爾圖斯附近海域提供支援。俄羅斯經塔爾圖斯向敘利亞提供武器,俄軍特種部隊也從這裡登陸,協助敘利亞政府軍打擊極端勢力武裝。

俄羅斯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抵達塔爾圖斯附近海域提供支援

2017年,俄羅斯和敘利亞政府更是簽署協議,俄羅斯將無償使用塔爾圖斯基地至少49年。根據協議,俄方將無償使用這座基地及其附近海域;俄羅斯可在該基地附近海域最多同時停泊11艘軍艦,其中包括核動力艦船;俄方可將任何武器裝備通過敘陸地領土運進或運出這一基地。可以想象,未來塔爾圖斯基地在敘利亞戰局中的地位會更加重要。參考資料:蘇(俄)在敘利亞軍事基地部署的動因分析(請支持毅品文團隊的各種原創文章及實體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戰爭史


俄羅斯之所以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敘利亞,捍衛阿薩德政權,主要是因為敘利亞之於俄羅斯,實在是太重要,一旦失去,將重創俄羅斯的大國雄心。對於俄羅斯而言,敘利亞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 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唯一真正的盟友。阿薩德政府如若倒臺,則意味著俄羅斯將失去在中東的唯一盟友,前蘇聯霸權在中東的最後一點影響力也將消失殆盡。因而,俄羅斯不能坐視西方國家對敘利亞的軍事幹預,這將褻瀆俄羅斯的大國顏面,這是普京所不能容忍的。早在蘇聯時代,敘利亞就是俄羅斯的堅定盟友。當年美蘇在中東爭霸之時,敘利亞是蘇聯至關重要的重要戰略據點。早在1946年,蘇聯就與敘利亞確立了聯盟關係。在1973年老阿薩德的允許下,塔爾圖斯(Tartous)港成為蘇聯在敘利亞的海軍基地,並保留至今。除了塔爾圖斯海軍基地,2015年9月出兵敘利亞後,俄羅斯在拉塔基亞附近的巴西勒·阿薩德國際機場旁臨時設立赫邁米姆空軍基地,並在2017年年底正式轉為永久軍事基地。

第二, 敘利亞位於中東腹地,是通往中東的門戶,其周邊的鄰國也色列、沙特和土耳其正是美國在中東最重要的盟友。如若普京想要在中東地緣政治棋盤上與美國一決高下,保住敘利亞是其最重要的一步棋,失此一子,俄羅斯將在中東很難有立錐之地,也將永遠被美國在中東壓制。只要能保住敘利亞這個盟友,俄羅斯便可震懾以色列和沙特,吸引土耳其向土耳其靠攏,進而讓美國在中東投鼠忌器。由於俄羅斯在敘利亞的主導地位,伊朗和土耳其越來越向俄羅斯靠攏,三國事實上在敘利亞已經形成心照不宣的軍事聯盟。通過借重伊朗所領導的什葉派集團,俄羅斯便可以在中東不斷鞏固其影響力,進而成為美國中東霸權的最大“眼中釘,肉中刺”,讓美國在中東寢食難安。


睿恪煦


自華約解體之後,敘利亞成為了俄羅斯最好的盟友,並且一直以來得到俄羅斯的保護和幫助。

2005年,小阿薩德總統就任以來,第一次訪問俄羅斯,雙方達成了系列協議。俄羅斯免除敘利亞所欠的大部分債務,敘利亞則採購了大批軍火,並允許俄羅斯進一步完善、擴大敘利亞境內的塔爾圖斯港口。

至2008年,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爆發衝突後,美國在東歐部署了反導系統。隨後俄羅斯與敘利亞達成協議,在敘利亞境內部署反導導彈,並進一步擴建塔爾圖斯海軍基地。

軍事基地的支持

敘利亞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岸,是連接地中海與黑海的交通要道,周邊與各國接壤,處於歐亞非三洲接壤處的敘利亞,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素來被大國所重視。

塔爾圖斯軍事基地的存在,使俄羅斯海軍可以扼地中海、黑海、紅海、印度洋要隘,保持在此地區的影響力。

俄羅斯海軍在印度洋開展行動時,塔爾圖斯基地也是提供後勤補給的最近港口。塔爾圖斯海軍基地的租借費用,一年不過二百萬美元,且借款還被用作購買俄製武器,極其划算。從各方面考慮,俄羅斯都不能放棄塔爾圖斯海軍基地。

經濟貿易伙伴關係

敘利亞與俄羅斯保持著重要的經貿關係,據世界武器交易分析中心統計,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地區最大的軍火買家,一度是俄製武器的第三大買家。

俄羅斯目前對敘利亞投資總額達到了200億美元,雙方近年來簽訂的軍事合同總額更是高達40億美元,敘利亞僅僅一年的時間就向俄羅斯購買了7億美元的武器,簡直就是俄羅斯的搖錢樹。

如果親俄羅斯的阿薩德政權倒臺,將影響到俄羅斯的軍火貿易,對於俄羅斯重振國力,恢復軍事強國的努力產生影響。

政治原因

除此之外,俄羅斯幫助敘利亞還有政治原因。首先,敘利亞是俄羅斯在阿拉伯國家的主要盟友之一,如果這個時候俄羅斯對敘利亞不聞不問,那會讓其他盟友國寒心,對於俄羅斯來說,也是很大的損失。

而且俄羅斯在中東地區需要有個出海口來代表俄國的利益,敘利亞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俄羅斯作為敘利亞政府的盟友,一直通過政治、外交、物質和軍事手段提供支持;自2015年9月開始,俄羅斯更是直接參與到敘利亞戰事當中。

通過長期經營,俄羅斯不僅提升和發展了與敘利亞政府的關係,而且在敘利亞牢固地建立和擴大了軍事存在,從而成為影響敘利亞局勢演變的關鍵角色。

2018年再度連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羅斯經濟?幾百萬印度女犯人為何與男子關在一起?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兩條管道“——才是俄羅斯不惜任何代價保住現敘利亞政權的根本原因。

聽聞知事和小夥伴們先來看看這所謂的兩條管道計劃的內容;

我們都知道,中東的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2016年中東地區的石油出口佔到世界石油出口的46%還多。但是敘利亞和那些阿拉伯的產油大戶比起來,那點儲量和開採能力顯得微乎其微,為啥對這個地方的爭奪會和石油、天然氣扯上關係呢?

答案還是那句話,地理位置。

(從上圖可以看出來,以色列的位置奇蹟般的堵住了中東土豪們面對地中海的出口,如果想把石油和天然氣賣到歐洲去,最節約和快速的方法就是從敘利亞出海,或者途經敘利亞北上土耳其直接運往歐洲。)

敘利亞是中東石油、天然氣通往歐洲的閥門——所以就有了”兩條管道的爭奪“

2009年卡塔爾想敘利亞提出了修建一條起點為卡塔爾途經沙特阿拉伯、約旦、敘利亞、土耳其直接通向歐洲的天然氣管道方案,(遜尼派方案)並提交巴薩爾政府。

相隔不久,伊朗提出了另外一個方案,起始於伊朗途經伊拉克、敘利亞出地中海或者通過土耳其直接輸送歐洲的天然氣管道方案。(什葉派方案)

”兩條管道“之爭就此開始。

2011年巴沙爾政府否決掉了卡塔爾方案,並支持伊朗方案。

同年敘利亞爆發內亂,沙特、約旦等國家開始明目張膽的支持反對派顛覆巴沙爾政權。而伊朗、伊拉克堅定的站在了敘利亞政府一方。

敘利亞的亂局和這兩條天然氣管道的爭奪沒有必然聯繫?打死我都不信。。

和俄羅斯有什麼關係?

相信大家都知道,俄羅斯是歐洲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

現在的俄羅斯能夠拿得出手與西方抗衡的”經濟武器”幾乎沒有。從俄羅斯這幾年動不動就要給歐洲”斷氣“可以看出,除了“天然氣供應”,在經濟領域俄羅斯已經喪失了使用其他辦法和西方集團”掰手腕“的能力。

同時,西方也在積極尋求繞過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途經,這也就有了“兩條管道”之爭,

如果這兩條天然氣管道中有一條必須要修,“如何修”和“有誰主導修”就變得至關重要。

(所謂的什葉派新月地帶一旦形成,會將遜尼派諸國通向歐洲的通道死死堵住)

咱們看看俄羅斯在什葉派地區的影響力吧。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盧克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都在積極參與伊拉克的石油開採過程。

同時,俄羅斯正在以幫助建設伊朗核電站的方法換取伊朗的石油,並且俄羅斯也將積極參與伊朗石油管道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以上單單是經濟上的,相信俄羅斯和這兩個國家在政治上的聯繫更加密切,我就不在這裡贅述了。

如果保住了巴沙爾政權,那麼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影響力呢?我不說小夥伴們都會清楚。

現在我們應該明白了,保護住巴沙爾政權,建立起所謂的“什葉派之弧”將會從根本上挫敗歐洲希望”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的努力。

只要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影響力還在,所謂的”卡塔爾方案“就不會成功,就算是”伊朗方案“得以實施,俄羅斯還是掌握著這條天然氣通道的話語權。

俄羅斯的困境和敘利亞給俄羅斯的機會;

普京是一個很有遠見的政治強人,他很清楚現在俄羅斯所面臨的困境。”北約東擴“”阿拉伯之春“”顏色革命“等等已經從根本上斬斷了俄羅斯在中東歐、中東等地區的影響力。使得俄羅斯喪失了與西方集團在政治層面抗衡的能力。

從俄羅斯利用軍事手段”分裂格魯吉亞“以及”吞併克里米亞“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這頭北極熊在其他層面上已經無牌可打,只能利用最後的軍事手段來解決問題。“

蘇聯解體後的20年裡,俄羅斯採取了對於西方的綏靖政策,並努力希望融入歐洲。但北約的數次東擴終於使得俄羅斯明白,西方從沒有放棄在各方面圍堵俄羅斯,限制俄羅斯重新崛起的戰略意圖。

2008年以後,普京的對外政策開始變得異常強硬和果決,但不可能所有的問題都用軍事手段來解決,這樣是極為危險的,相信普京這種層級的人物不會不清楚。

那麼保住敘利亞,保住俄羅斯對歐洲最後的經濟牌,並且保住了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俄羅斯將會重新擁有一張很重的政治牌。

如果成功,中東的局勢將發生逆轉,俄羅斯會獲得和西方叫牌的能力,從而擺脫”只能用軍事手段與西方集團掰手腕“的危險困境

這將會改變俄羅斯的國運。


以上就是聽聞知事對於俄羅斯為什麼不惜代價的保住敘利亞的一些見解。

一直以來,敘利亞的問題總是和宗教、地緣政治、地區博弈、美俄對抗等高、大、上的名詞攪在一起,弄得霧裡看花、似懂非懂的。今天聽聞知事就從最淺顯的錢的角度和打牌的方法和大家一起探討下這個問題的根源具體在哪。

軍事對抗只是達到政治目的和經濟利益的手段,大國如何博弈,想得到的無外乎是經濟和政治對抗的籌碼。美國如此,俄羅斯亦然。。。。。。。。。


因為家裡的事情和工作上的事情,這篇回答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前面有很多大神系統的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可能這篇回答會沉在下面無人問津。但終於把自己的觀點記錄下來的感受是非常暢快的,不管有沒有人看自己都感到非常滿意。

但還是懇請看到這篇文字的小夥伴,幫忙互動下,寫出您的觀點,同時也讓這篇文字熱起來,和更多喜歡國際局勢的小夥伴一起分享。。。



聽聞知事


俄羅斯又不是慈善家,怎麼可能無條件保護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呢。無利不起早,俄羅斯出兵敘利亞初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敘利亞的塔爾圖斯軍港,這是俄羅斯在海外唯一的基地,是俄羅斯在地中海存在的基礎。

在敘利亞內戰爆發時,蘇聯並沒有介入,它也在觀察,左右權衡。後來俄羅斯發現,如果自己拋棄阿薩德政權,那麼無論是西方,還是土耳其或者沙特等阿拉伯國家支持的反對派上臺都不會允許俄羅斯繼續擁有塔爾圖斯軍港,而像極端的IS就更不可能讓俄羅斯海軍待在塔爾圖斯。

在看到這個明顯趨勢之後,俄羅斯果斷出兵敘利亞,保護阿薩德政權,維護自己在敘利亞的利益。俄羅斯做事,不出手則已,出手之後就非常狠,沒有左右騎牆。現在,俄羅斯算是收到了很大回報,不僅保住了阿薩德政權,能夠繼續擁有塔爾圖斯,而且還幫著敘利亞政府軍收復了很多失地,同時還多了一個赫梅明空軍基地,鍛鍊了一批部隊的實戰能力,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大增。(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