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普通银条一个小时就变成了漂亮的手镯,看老银匠是怎么办到的


西江千户苗寨里有一个“老银庄”,这里也是西江苗寨里的国家级非遗传承教习所,门口站着的就是银庄的主人王师傅,他也是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六代传承人了。

王师傅叫王炳祥,今年已经52岁了,是黔东南雷山县控拜银匠村人,做银饰的手艺是家传的,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六代了,在2006年,他们做的各种图案的纯白银拉丝工艺就被评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王师傅家传的纯白银拉丝工艺也已经传承下去了,他的两个儿子都在西江做银器加工,而且各开了两个分店,生意还挺不错的。

王师傅他们做的都是含银量999的纯白银,那天下午他就向我们演示了怎么把一根普通银条变成一个银白锃亮的银手镯的过程。

那天王师傅操作台上摆了三根普通的银条,我们进去时他正在用小铁锤打那根粗一点的,打了一会儿后,他把银条放在专用的绝缘板上煅烧,很快三根银条就变成了白色。王师傅说过去煅烧银料要靠风箱和炭火,现在主要是用液化气了,这为银匠们减轻了不少劳动的强度......

看烧的差不多了,王师傅将烧红的银条放进水里冷却,然后再拿到工作台上捶打,他说银子是越打越硬,打到一定程度还要煅烧,以增加银子的柔性.......

不停地捶打、煅烧数次后,银条慢慢地变薄成了银片,王师傅拿出一把特制的小锤子,在银片上忽轻忽重地慢慢捶打着,很快就在银片的一面弄出了漂亮的花纹来。

煅烧冷却后,王师傅又拿出另外一把专用的小锤子慢慢地捶打,银片也慢慢地变弯了,王师傅告诉我们,要做好一个银手镯需要十八道工序呢......

银片弯成了弓形后又继续去煅烧,银片也慢慢地弯曲了,王师傅介绍说这样不停地煅烧可以增加银子的柔性,方便于锻打和造型......

煅烧冷却后王师傅拿出一根上粗下细的木棒,将银片箍在上面,银镯子就初步定型了,厚厚的银条变成了漂亮的镯子,王师傅说做这种银器都是没有模具的,全是凭银匠的经验,靠无数次的手工敲打煅烧制作出来的。

最后一步就是打磨抛光和清洗了,王师傅先用洗洁精将最后一次煅烧后的银镯子清洗了一遍,再用小锉刀对上面的小毛刺进行打磨,最后再用清水清洗干净,一个漂亮的银手镯就做好了。

这就是那天下午王师傅做的纯白银的银手镯,看起来是银光闪闪,光艳夺目,王师傅称了下,这镯子有六十多克重呢,卖的话要人民币一千一左右,999的纯白银,价格也还真不贵......一个小时之内就把一根普通的银条就变成了漂亮的手镯,王师傅真是技艺高超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