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匠中冶助力興隆產業升級 踐行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

有這樣一座美麗的小城,不施粉黛,卻自然脫俗。這裡不似喧囂都市,每一處都富於風雅,單隻耳畔的風聲呢喃便足以彌補空缺的夢境。這裡便是承德興隆。

如今,這百年傳奇沉澱下的儒雅風韻又將重新煥發光彩。

國匠中冶助力興隆產業升級 踐行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


緊扣生態資源優勢 興隆明確戰略方向

公元1661年,順治帝狩獵至此見山川秀麗,“此山王氣蔥鬱,可為朕壽宮”,“後龍”由此開始;民國初期,“後龍”開禁,外地資本進駐伐林,木行興隆,興隆縣由此得名。

興隆縣位於承德市最南端,毗鄰北京平谷、密雲,又與天津薊州、河北唐山接壤,一縣連四市,總面積3123平方公里,山場面積佔84%,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深山區縣,同時也是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地帶。區域四面環山,國家級5A景區聚集,森林覆蓋率高達71.2%,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達8000-10000個,是北京的40多倍。曾榮獲“華北綠肺”、“亞洲最受歡迎旅遊城市”等多個稱號。

作為生態資源集中、自然環境優美的環京縣城,興隆明確以生態立縣為方向,以全域旅遊為路徑,全方位打造生態興隆;樹立了“生態立縣、工業強縣、旅遊興縣、開放活縣”的遠期四大戰略。

國匠中冶助力興隆產業升級 踐行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


京津冀一體化發展 興隆迎來發展契機

2014年,京津冀一體化戰略提出,興隆得力於環京又環津的區位優勢,毗鄰京津唐三大城市,傲踞北京大七環之內,一縣連動四市,具備承接北京城市發展人口外溢的絕佳條件,是北京衛星城的最佳“備選”。

興隆與北京之間擁有著豐富的交通路網,承平高速(建設中)、大廣高速、京承高速等高速公路快速暢達;在建的京沈高鐵(預計2020年開通)於此設立興隆西站作為京沈高鐵出京首站,半個小時連接北京。

昔日“世外桃源”,正以新時代的精神風貌,迎來崛起良機。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實施京津冀區域發展的戰略中,興隆未來的發展態勢將成為關鍵。

國匠中冶助力興隆產業升級 踐行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


國匠中冶鼎力築城 助力興隆產業升級

如何抓準歷史機遇,以生態優勢為基礎調整產業結構提升差異化競爭力,成為了興隆縣發展道路上的首要問題。在此關鍵時刻,國匠中冶入局,助力興隆發展。

中冶置業,世界500強中國五礦集團旗下地產業務旗艦,中國領先的城市開發運營商及新型城鎮化領頭羊。十三載砥礪前行,始終以國匠標準匠造品質,諸多現象級大盤佈局全國,成就美好人居,助力城市發展。

之於興隆,中冶置業2016年即設立文旅康養事業部,以城市開發運營者的身份進駐。矢志以央企責任感、強大的資源整合及配套建設能力推動興隆的城鎮化發展以及城市格局的升級。

2018年,中冶置業積極響應國家提速環京區域發展的號召,“一城一鎮”雙子項目——中冶興隆新城·紅石郡與中冶·長城十里春風鎮落子興隆,助推縣市兩級經濟發展。

中冶興隆新城由中冶置業邀請清華大學、美國AECOM等公司合作規劃,佈局一心、一軸、兩帶、三谷的城市發展脈絡,營造宜居、宜養、宜業、宜遊的新城樣本。作為北京東第一生態旅遊新城,其承擔的不僅僅是為改善當地人居體驗的責任,更是為興隆的未來發展構建了城市模板。

中冶·長城十里春風鎮則以“文旅+康養+特色小鎮”為核心開發理念,依託山水資源、文化底蘊及區位優勢,融合主題樂園、健康養老、休閒農業、體育運動、度假酒店、文化創意等多元產業和業態,融匯暗夜公園、體育公園、CLUB MED酒店等世界級主題品牌打造獨具特色的全球家庭夢想度假勝地,並以此為基點多產業協同發展,通過上下游產業鏈的整合,促進興隆傳統旅遊業向高端旅遊業轉變,從而帶動興隆核心產業升級實現飛躍式發展。

國匠中冶助力興隆產業升級 踐行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


經濟生態共同發展 政企攜手健康前行

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主席提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這之間是一個主動的動態成長過程,屬於保護性開發範疇,而合法合規是保護性開發的前提。保護性開發不僅使得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同時經濟效益也將反過來為生態保護提供財力、物力和人力,從而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共同可持續發展。這一理念正與興隆縣當下的發展要求相吻合。

興隆處於京津冀水源涵養地,年均降雨量740毫米,是華北地區降水最豐沛的地區之一,且地處京津上風上水處,是京津冀重要的水源涵養功能區。興隆境內有18條主要河流,其中清水河更是密雲水庫的三級水源保護區。環境與水質的優劣情況與京津冀人們的生活健康緊密相關。

興隆縣政府在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始終堅持“生態立縣”戰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而中冶置業作為央企,也始終立足興隆縣現實條件,遵循國家政策,嚴守法律法規和保護性開發準則,以一系列生態節能技術實施綠色環保開發,充分履行著央企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經濟責任。

在中冶置業集團組織的“中冶興隆長城十里春風鎮生態環保方案專家評審會”上,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水利部等多部門數十位專家對施工過程中倡導的綠色、生態、低碳、循環的理念給予了充分認可,表示項目以習總書記的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緊扣節水優先、汙染防治、脫貧攻堅、美麗鄉村的時代主題,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佈局,系統謀劃,科學建設,符合國家的宏觀政策,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有利於實現生態、扶貧、環境、特色等四方面的和諧發展,在各方面汙染防治措施和預期治理效果均達到業內領先水平。

國匠中冶助力興隆產業升級 踐行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


用一座城造一個夢,興隆在中冶的輔助下正逐步完成“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的和諧轉換,並將以之為基礎達成產業結構升級調整的預期。中冶的進駐勢必成為興隆城鎮化進程以及生態事業可持續健康發展過程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