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多少錢取決於你有多大膽 被封之後幣媒仍有人進場

圈多少錢取決於你有多大膽 被封之後幣媒仍有人進場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宋笛 “大家商量一下,我們還能寫些什麼”,8月23日,在北京朝陽寫字樓的一間會議室內,秦遠向團隊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這間會議室外,技術團隊正在緊鑼密鼓的搭建平臺,一個幣圈(數字貨幣市場)媒體即將落地。

秦遠此前是一家財經自媒體的負責人,今年上半年,一位數字貨幣投資人聯繫到他,希望他能夠出面組建一家新的幣圈自媒體。

項目推進順利,只是在兩天前,即8月21日,包括金色財經、深鏈財經、火幣資訊等多個有關區塊鏈以及數字貨幣的微信公眾號被封,這讓秦遠擔憂這家尚未落地的幣圈媒體需要寫些什麼內容才能免遭厄運。福利視頻:19plus.me

幣圈媒體是指以各類數字貨幣、ICO項目為主要報道內容的自媒體。其中,某些幣圈媒體擁有APP、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多個媒介平臺,多以區塊鏈技術普及、前沿訊息傳遞的名義存在。

伴隨著2017年——2018年初數字貨幣市值的持續上漲,數百家幣圈媒體洶湧而來,多家幣圈媒體相繼完成融資,融資金額從數百萬至數千萬元不等。

在半年的時間中,這些幣圈媒體形成了極為豐富的盈利模式,包括為各類ICO項目站臺,對項目創始人進行專訪,甚至直接充當代投角色。項目中存在大量所謂空氣幣項目,其中不少項目從項目白皮書到團隊最終被證明為部分或全部造假,其所謂的代幣,在上線之後,價格一落千丈直至歸零。“這個圈子的錢太血腥了。”已經從一家幣圈媒體離職的陳鐸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夢斷幣媒

2017年年底,正在一家科技媒體工作的爾佳關注到了區塊鏈技術。彼時,數字貨幣市場正處於快速膨脹時期,某些大型金融機構、互聯網公司陸續釋出相關應用落地的消息。

這樣的場景讓爾佳認為區塊鏈技術會像是過去數十年互聯網技術帶來的巨大影響一樣,成為下一波浪潮。基於這樣的判斷,爾佳在今年2月加入了一家幣圈媒體,從事採編工作——包括一些ICO項目負責人的專訪,日常的資訊等。福利視頻:19plus.me

幾乎同一時間,陳鐸也加入到幣圈媒體這個行業中,其加入的這家媒體在今年3月剛剛完成了一輪數百萬的天使融資。陳鐸在這家幣圈媒體負責深度報道,但是在進入後,陳鐸察覺出了形式的異樣。

普遍而言,幣圈媒體與傳統媒體報道形式類似,幣圈媒體內容輸出也分為快訊、專訪、深度報道等。“在幣圈中每種體裁都有不同的變現形式”,陳鐸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其中快訊主要是為一些ICO項目做短廣告,頭部媒體的報價一條在2000元以上;專訪則是為一些項目提供更為細緻的宣傳,以吸引大眾投資人入場,一些頭部媒體的報價超過10萬元每篇;深度報道中一部分為“黑稿”,一些幣圈媒體以此為由,向ICO項目方收取“保護費”,價格普遍在20萬元以上。

最重要的是,在陳鐸看來,這些項目水分極大,99.99%都有欺騙的嫌疑。今年年中,陳鐸加入到一個項目的維權群,發現其中一些投資人不乏傾家蕩產的情況後,他打算做一篇相關的調查報道揭露這一事實,但最終被其所在的幣圈媒體負責人阻攔,這也是陳鐸選擇離開這個圈子的直接原因。

在加入幣圈媒體半年後,爾佳持有類似的觀點。在她看來,目前的幣圈幾乎全是“泡沫”,與她此前對於區塊鏈技術的憧憬截然不同。7月,爾佳所在的自媒體出現了欠薪、創始團隊與資方不合等情況,最終她選擇了離職。“我短時間內不會再深度參與這個行業,泡沫太多了”,爾佳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幕後臺前

2017年年底,一些在美股上市的科技企業以區塊鏈技術應用為噱頭,收穫了一波意外的上漲。這波行情,讓呂鎮掘得了一桶金,同時也讓他對區塊鏈技術充滿了興趣。

恰逢其時,一位數字貨幣投資人找到了呂鎮,願意出資讓他建立一家幣圈媒體。這位投資人還擁有一家數字貨幣投資基金,同時參與了多個ICO項目的募資。

這是幣圈媒體中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幾乎每一家頭部媒體背後都會站著一位或多位頗有知名度的投資人,其控股的節點會涵蓋多個ICO項目、基金甚至數字貨幣交易所,從而形成一整個完整的勢力板塊。“幣圈媒體是流量的入口,投資人可以通過媒體聚攏一批用戶,並通過媒體宣發自己操作的ICO項目,吸引用戶投資,有一些媒體甚至自己就扮演了代投的角色”,呂鎮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福利視頻:19plus.me

經過一段時間運作,這家媒體在今年年初投入運營,呂鎮成為了這家媒體的負責人。進入這一行業後,他發現這個圈子中巨大的財富效應,年中,呂鎮所在的媒體為一個ICO項目提供了全案服務(包括快訊、專訪、線下活動等),收費超過了200萬。

值得注意的是,呂鎮的投資人同時也是這一項目的操盤人。“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幣圈媒體為投資人的項目進行背書,宣傳”,呂鎮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年中剛過,呂鎮察覺到了風險。他查閱了其投資人此前操盤的兩個ICO項目,發現均存在欺騙的嫌疑,其中一個被稱為SRD的項目更是從白皮書到創始團隊都是造假,這個項目產生的代幣一在交易所上線,價格立刻下跌超過90%,目前更是早已歸零。“這就是一個空氣幣,為這樣的項目站臺風險太大”,呂鎮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基於這些考量,呂鎮最後以不太愉快的方式和投資人分道揚鑣。

唱罷登場

政策的突然出手掀起了幣圈波瀾。

8月21日晚,包括金色財經、深鏈財經、火幣資訊等多個有關區塊鏈以及數字貨幣的微信公眾號均被封一事引起了相關社群和公眾的普遍關注。

對此,騰訊方面對外表示,部分公眾號涉嫌發佈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賬號被永久封停。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中國銀行(3.53 +0.86%,診股)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對經濟觀察報表示。肖颯認為,從5月後涉及幣圈的自媒體有了重新活躍的趨勢,其中一些自媒體不斷推廣所謂的“IFO”(首次分叉髮型,實際上是已被政策認定為有非法募資嫌疑的ICO變形),並且鼓吹一些項目的價格,吸引大眾投資人入場。同時,炒幣又正在成為關注熱點,幣市“黑嘴”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今空氣幣和一些不靠譜的項目幣充斥市場,導致老百姓(68.00 +2.10%,診股)財產權受損。福利視頻:19plus.me

一些幣圈媒體反應迅速,開始未雨綢繆。“我們現在正在往APP端導流,並逐漸減少微信端的更新”,一位幣圈媒體負責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如果連APP都將被封該如何呢?“那就只能移到海外了”,在追問下,該負責人表示。

秦遠正在嘗試更積極地看待這一輪的政策落地,“也是好事啊,清空一波正是我們入場的好時候嘛”,秦遠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唯一讓他擔憂的是政策邊界還需要揣摩,“寫幣圈的事情看起來風險很大,有為ICO站臺的嫌疑,而且不知道政策對於幣圈的範圍界定到底是什麼”。

如果完全歸避開ICO項目、交易所、錢包等幣圈內容,只純粹的寫區塊鏈技術本身和其應用,會不會更安全?“那做這個媒體還有什麼意思”,秦遠應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