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或央企合同工是正式的嗎?

一帆風順152654271


正式員工,曾經聽起來讓人多麼羨慕的一個身份,但是隨著國企市場化進程加快,所謂正式員工其實早已經成為了過去式,只不過大家習慣意義上還是喜歡使用這個詞,一方面是因為很多國企雖然普遍開始實行全日制合同制用工,但是無固定期限式的合同,其實差不多就是終身用工,所以很多人還是認為正式工這種說法還是存在的。另外一方面,很多國企為了區分全日制合同用工和勞務派遣用工的方式,也還是習慣將全日制合同工當作是正式工,至於勞務派遣用工,相比於全日制合同工,就好比是沒有身份和沒有保障的代名詞。

其實國企和央企用工,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摸索和探索,從開始的幾乎是終生制,到後面的正式工再到現在的全日制合同用工,每一種摸索的背後,其實都有著複雜的社會和經濟因素,畢竟國企和央企雖然背後是國有資本,但是用工方式還是要合乎市場規律,還是要合乎法律規定。當然一提到國企和央企,即便現在實行的是合同制用工,但是由於人們固有的觀念,加上很多央企領導甚至都有一定的行政級別,而且一旦進了國企央企,很少有人被開除,除非是他自己辭職,不然基本就是所謂的鐵飯碗,這也就是為什麼到現在很多人一提到國企還是覺得大多數都是正式工,國企上班就是鐵飯碗,甚至是僅次於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好工作。

所以,正式工雖然已經成為歷史,但是全員合同制用工要想和正式工不再劃等號,還需要國企央企在市場化進程中繼續乘風破浪不斷前行。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更多職場精彩話題,點擊關注職場問答達人九品職麻官,大家一起來聊聊職場上班那些事兒。


九品職麻官


我是從國企且央企出來的,我知道是咋回事。60年代生人,什麼都趕上了的那一代人,這事情要細嘮可話長。該提問就混淆了幾個概念性雜揉到一起了,不細分開是很難說清楚的。

一、書面用語和民間俗稱

就象提問中說到國企或央企,就需要細辯一下:

所有的央企都是國企,什麼是國企就是國有資本合資或控股的企業。但國有資本又分由國資委代表國家管理,還有地方上的如省、市、縣甚至鄉鎮等地方政府也有投資辦企業的,它也是國企,民間通俗稱之為地方國企。所以並不是所有的國企都是央企。

勞動法規定所有企業用工都必須簽定勞動用工合同,把企業和個人的責權利在合同中予以明確,履行該合同的用工理論上都應該稱之為正式工。

正式工在民間通俗說法裡面對應的應該是非正式用工,這個在理論上是不合法的。這就涉及到靈活用工制度。

其實真實想表達的就在於合同期限的長短了。

二、靈活用工制度

當年國企改革有個難以突破的地方,就在於全民所有制的用工制度,一朝入職保終身。當時採取的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推行靈活用工制度。把一部分具有一定年限的職工轉變為無固定期的勞動合同,終身職工;一些新入職的職工簽訂具有一定年限的勞動合同,正式工;還有一部分就簽訂短期勞動合同,靈活用工。

結果就出現了一些現象:

正式工(編制內)=無固定期限合同工(即終身合同),合同工=有固定期限合同工。

正式工是編制內的,檔案由企業存檔。比如通過高校校園招聘、籤三方協議、有報到證的應屆畢業生。合同工是編制外的,檔案不在企業而在人才市場,比如通過社會招聘的社會人員。

三、合同工與勞務派遣用工

其實所有的合同工都應該是正式工。與之對應的應該是勞務派遣工,它是不與用工企業簽訂勞動合同,而是由勞務公司派遣過來的,這部分人理論上也應該是正式工,只是他的勞動合同是與勞務公司簽訂的。

我自己先亂了,不知道講清楚了沒?也可能是茶壺裡煮餃子—心裡有數但倒不出來,全是親身經歷。


拽著油腔飆氣話


首先用第一句話開頭,你和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那麼你就是單位的正式工人。

我用一個企業來說明,這樣比較通俗易懂。中國人保福州分公司,這個公司有三種身份的人,有編制的員工,無編制的員工,勞務派遣的員工。有編制的員工一般是領導級別和相對少量的行政人員,無編制的員工是銷售這類的,還有一些就是海峽人才市場派遣到人保的員工,一般也是做行政類工作。所以說前兩種都是和中國人保簽訂勞務合同,都屬於正式工。

而你口中的正式工,一般大家都是說的有編制的這類。


上岸君


其實這個問題的出現就是因為老舊制度深入人心,國企沒有改制之前,是同公務員一樣,實現帶編制度。舉個例子:某國企有100人的編制,如果現在企業有110個人,那麼有10個人是沒編制的,這種編外人員就不屬於企業的正式工。但是,國企改制以後,實行合同聘用制,跟現在的私企一樣,簽訂勞動合同,取消編制,這時的合同工就等同於正式工。可是,後來又有勞務派遣制度,又細分成了企業合同工和勞務派遣合同工,同為合同工,勞務派遣卻又不算是企業的正式工。所以,最終判斷是否是國企還是央企的正式工,最明確的就是勞動合同的主體是國企(央企)還是勞務派遣,如果是國企,就是正式工,如果是勞務派遣就是非正式工。


No翅Angel


首先給你個定心丸,所謂正式工,即現在國企成央企的合同工,先薟定幾年,再續若干年,根據《勞動法》,只要你不觸犯國家刑律,沒被判刑,在企業幹一輩子,直到退休沒問題。享受五險二金,享受勞動保護待遇,享受各種假日,如探親假,年休假,病產假及國家法定節日。細節可參考《勞動法》及《企業法》。五險無須解釋,二金詳細說明,即住房公基金和年金,年金,有的企業稱之為企業保險。這些全是隱性收入,有的央企,高得嚇人,特別是領導及高管。公基金返還率百分之二百,即每月扣你一千,單位給你二千,年金百分之四百,即扣你一百,返四百。有的單位收入,需要職工薟收入保密協議,不允許職工到處宣揚,如中國電網。至於福利,隨著大氣侯,近年普遍下降。但國電及三大運營商,讓人豔羨!

所謂臨時工,現在叫勞務派遣工,即你與勞務派遣公司薟定勞動合同,與用人企業無關,只享受三險,無任何待遇。工資與正式工差得很遠,沒有當領導的權利!


別當真58


有兩部分 一部分正式得與本公司直接籤合同!還有一部分 就是出的🐮力,起的比🐔早!拿的錢我就不想罵人了!


2018我們一起加油喔77


我所在的國企分如下四種合同模式、

1.和工程局或二級分公司籤用工合同的自有合同員工,佔總人數的百分之四十,最好的一種合同模式。

2.和工程局或二級分公司簽訂的勞務派遣合同員工,佔員工總數的百分之十,次之。

3.和局或二級分公司簽訂的其他用工,佔員工總數的百分之五十,次次之。

4.包乾用工,佔員工總數的不足百分之一,這個是為了解決硬性規定的無奈之舉。

以上四種用工資待遇基本無差別,大體能做到同工同酬,不過在福利待遇方面就差別很大了,像遠征補貼,物價補貼,或是公積金交付比例之類的差別很大。


土木小學僧


我算是一名國企員工,在我們單位分三種情況,一種是和單位直接簽署合同的,這種是正式職工。一種是單位子弟他們是和勞務公司簽署的合同,還有一種是通過從地方招聘的員工,應該也算勞務派遣的。職工福利待遇方面是正式工 單位子弟 地方招聘。其實也是沒差多少。


旭156919986


全叫員工,全員合同制。在全員合同制裡又有,正式工(與企業籤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市場化用工(與勞務工司籤合同的),勞務工(輸出勞務像臨時工)。待遇市場化用工比正式工差一點,基本上一樣。勞務工就差多了,像臨時工。我知道一點,不知對不對。


手機用戶3903528059




企業實行的是聘任制度,所謂的‘正式員工’是指用工者與勞動者存在無固定期限勞動關係的人(勞務派遣、服務外包除外)。國企與央企剛剛入職的職工第一次一般簽訂不低於三年的勞動合同,如果是無任何工作經歷的新人會根據企業人事部門的規定有最多不超過六個月的試用期,試用期期間應予享受相應的福利待遇(社保、津貼、加班工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