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相陳廷敬:清代廉吏多出山西,盤點清代那些出自山西的清官

一代名相陳廷敬,一代廉吏于成龍。清朝之時山西多富商,山西喬家更是富貴之名響徹整個大清。但是山西也多清官廉吏,支撐起大清兩百多年的國運。他們不畏權貴,用自己的生命捍衛國家,人民的權益,在他們的一生之中,將功名利祿看得很輕,一生無愧於國家,無愧於人民,更無愧於天地是他們內心之中最根本的底線,他們兢兢業業,克己奉公,用自己的滄桑身軀支撐起清朝廉潔的天空。

NO.8 清廉能臣慄毓美

一代名相陳廷敬:清代廉吏多出山西,盤點清代那些出自山西的清官

清廉能臣慄毓美

慄毓美是山西省渾源縣人,嘉慶,道光年間著名的清廉能臣。道光年間任河南山東河道總督,主持兩省河道事務,道光皇帝對其稱讚有加。慄毓美辦事親力親為,他曾經多次乘船勘察河道,制定治水策略,並且一旦出現水患,他就親自上陣指揮,降服水患。平日,慄毓美總是親自勘察,其實在他的心中早就有一張治水圖,河道的曲直高低,河水的寬窄深淺,流速的輕重緩急,他都瞭如指掌。慄毓美一生的最大功績就在於他對於河道的治理,在他死後,道光皇帝也對此深感惋惜。

NO.7 治理水患蘭第錫

一代名相陳廷敬:清代廉吏多出山西,盤點清代那些出自山西的清官

治理水患蘭第錫

蘭第錫是山西吉州人,他是清代治水廉吏,為官44載,最終家產不過一百餘兩,其清廉事蹟得到萬人稱頌。蘭第錫官至兵部侍郎,掌管水務大權,他在職的二十多年裡,將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治理黃河水患之中,每次遇事都親力親為, 由於在他之前的幾任治水官吏都是中飽私囊,對治水之事不甚關心,導致水患不斷,積重難返。而他自是不會和這些人同流合汙,他吃苦耐勞,不畏艱險,身先表率,深得百姓的愛戴,並且多次受到乾隆皇帝的表揚,他為官期間深孚眾望,不管是他的部下還是當地的百姓,都對他敬佩有加,對他的話深信不疑。這不僅在清朝,就是在整個治理黃河史上也是少見的。

NO.6 倡廉楷模梁中靖

一代名相陳廷敬:清代廉吏多出山西,盤點清代那些出自山西的清官

倡廉楷模梁中靖

梁中靖是山西靈石縣廈門村人,嘉慶,道光年間著名的反腐英雄,官至三道(浙江道,山東道,京畿道)監察御史,為人鐵面無私,做官廉潔奉公,深得百姓愛戴。梁中靖為官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於直言,他不畏權貴,堅持真理,遇到不平之事總要刨根問底,徹底解決。到了晚年,已近花甲的梁中靖由於勤於政務,最終積勞成疾,身體欠佳,但是他仍然一如既往地替朝廷分憂,為國家操勞,每次上朝奏章不斷,直言不諱,為天下人鳴不平。在清代提起反腐倡廉的清官,人們往往第一個會想起他,後世之人也對他敬佩有加,他的剛正不阿,直言不諱以及反腐倡廉的行為可以作為後世的典範,對現代的我們都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NO.5 直言敢諫孫嘉淦

一代名相陳廷敬:清代廉吏多出山西,盤點清代那些出自山西的清官

直言敢諫孫嘉淦

孫嘉淦,是清代山西興縣城關人,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工部刑部尚書,在雍正乾隆年間,他以剛正不阿,直言敢諫著稱。在清朝之時,為了防止官員貪贓枉法,各官員都是有養廉銀。孫嘉淦任河東鹽政期間,發現朝廷給予鹽官的養廉銀實在是太多了,有的都達到了國家三品大員的三倍之多,他對這時頗有意見,決心改革,但是最先得從自身做起,就主動減免了自己養廉銀5000兩,各級鹽官見此也不再有異議。孫嘉淦將這些節省出來的銀子充歸國庫,以利民生。

NO.4 沁縣三寶吳閣老

一代名相陳廷敬:清代廉吏多出山西,盤點清代那些出自山西的清官

沁縣三寶吳閣老

吳琠,山西沁縣人,清朝順治,康熙年間一代名相。沁縣有民謠曰:“沁縣三件寶,雞蛋、瓜子、吳閣老”,而這第三寶就是吳琠吳閣老。他的仕途比較艱辛,從知縣做起,一步步做到了當朝大學士,清代大學士之職就相當於當朝宰相,位極人臣。吳琠做官清正廉潔,公而忘私,並且宅心仁厚,對於罪大惡極之人不牽連無辜,不株連九族;對鄉里之人尤為關照,每有大災,他都會全力給予救助。康熙年間,他由於勤於政務,在處理政務期間疾病發作,從此一病不起,溘然長逝。

NO.3 三代帝師祁雋藻

一代名相陳廷敬:清代廉吏多出山西,盤點清代那些出自山西的清官

三代帝師祁雋藻

祁雋藻,山西壽陽人,是清代著名的賢相。在道光年間,他為道光皇帝講習經書;在咸豐年間,他為咸豐講解用人之道,治國方略;在同治年間,他又為同治皇帝講解治國之道,統御之能,所以他被後人尊稱為三代帝師。祁雋藻為官清正廉明,忠言直諫,禮賢下士,嫉惡如仇。他看到鴉片對於中國的危害,所以對鴉片深惡痛絕,曾下令嚴禁鴉片,主張抗擊英國侵略者,彈劾奸佞保護忠良,在民間享有清官的美譽。他胸懷天地民心,能作為三代皇帝的老師,可見其威望之盛,無人出其右。

NO.2 一代廉吏于成龍

一代名相陳廷敬:清代廉吏多出山西,盤點清代那些出自山西的清官

一代廉吏于成龍

于成龍,清代山西永寧州人。于成龍雖然做官較晚,但是其清正廉潔之名響徹全國,在為官二十幾年間,曾經被三次舉薦為卓異,這在中國曆代都是很少見的。央視一套還特地播出了大型古裝電視劇《于成龍》,盛讚其廉潔之風,成為當世乃至於後世之人學習的典範。于成龍不畏權貴,敢於與當朝權貴正面叫板,當時皇親國戚赫裡仗著自己的軍功胡作非為,不將朝廷法理放在眼中,于成龍不顧周圍人的勸阻,堅持正義法理,依律處斬了赫裡,從而贏得了皇帝的稱讚。在其位謀其職忠其事,最終於成龍由於勤於政務而積勞成疾,死於任上,一代廉吏就此閉上了雙眼。

NO.1 一代名相陳廷敬

一代名相陳廷敬:清代廉吏多出山西,盤點清代那些出自山西的清官

一代名相陳廷敬

陳廷敬,清代澤州(今山西晉城陽城)人。他作為康熙皇帝的老師,自是受到康熙皇帝的尊重與信任,他為官多年,歷經27次升遷,最終官拜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成為一代名相。陳廷敬學識淵博,有經世之才,對貪官汙吏深惡痛絕,同時又知人善用,崇尚節儉,為百姓所愛戴。熙帝稱讚他為“寬大老成,幾近完人”,能當康熙皇帝如此稱呼的,只陳廷敬一人而已!

結語:清代廉吏多出山西,一代名相陳廷敬,一代廉吏于成龍,三代帝師祁雋藻等等,他們都是用自己的一生捧起大清王朝清正廉明的一片天空,值得後人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