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文化標誌《霓裳羽衣曲》,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

盛唐文化標誌《霓裳羽衣曲》,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

01

唐玄宗後期,經常和楊貴妃通宵達旦開歌舞派對,其中的重頭戲就是《霓裳羽衣曲》。

讀唐詩就能發現,白居易用他的生花妙筆給我們作了解釋。他的《長恨歌》雲: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緩歌慢舞凝絲竹,君王今日看不足。

他的《霓裳羽衣歌和微之》雲:我愛霓裳君合知,發於歌詠形於詩。君不見我歌雲,驚破霓裳羽衣曲。又不見我詩云,曲愛霓裳未拍時。

盛唐文化標誌《霓裳羽衣曲》,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

02

《霓裳羽衣曲》樂舞無疑是大唐盛世的一個文化符號。那它是一首什麼樣的曲子呢?

【作曲】

由來能事皆有主,楊氏創聲君造譜”,它是由李楊兩位帝妃黃金搭檔——這對藝術大咖創編完成的,他們對中原音樂加以改造變化,引入胡人風格,這支樂舞就形成了。

【內容】

上元點鬟招萼綠,王母揮袂別飛瓊”,歌舞敘述了唐玄宗嚮往神仙世界,夢中赴月宮會見仙女的傳奇,領舞者楊貴妃打扮成道家仙姑月中仙子與玄宗在仙境幽會。

【風格】

繁音急節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鏗錚

”樂譜吸收了西域傳入的《婆羅門曲》等樂曲音調,又結合中國古典傳統音樂譜成。

【演員】

君言此舞難得人,須是傾城可憐女”,是指定人選,非他們夫婦主演不可。

【觀眾】

每舉行宴會,唐玄宗宴請群臣,外賓,席間樂聲歡奏,明皇喜愛羯鼓,聲音清亮鏗鏘有力,此樂舞都會華麗上演。

【陣容】

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累累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羅綺,顧聽樂懸行復止。磬簫箏笛遞相攙,擊擫彈吹聲邐迤”,美女如雲,舞者樂手都是梨園弟子,專業素質極高,受過皇家樂團嚴格訓練,名家聯袂,陣容龐大(可達300餘人的超級樂隊)!

【普及度】

聞君部內多樂徒,問有霓裳舞者無,答雲七縣十萬戶,無人知有霓裳舞”,只有皇宮和高官才有資格觀賞,只在皇宮演奏,逼格真高啊!

【影響力】

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一經創作成功,更是作為唐代最著名的歌舞大麴而蜚聲樂壇,白居易專門寫《霓裳羽衣歌》盛讚它,認為它代表了我國古代音樂史上歌舞音樂的最高水平。

盛唐文化標誌《霓裳羽衣曲》,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

03

楊貴妃為什麼能編創詞曲呢?

她出身於四川成都的宦門世家,弘農楊氏,是大唐皇族選妃的高貴血統,有優越的教育環境,具備素質教育的良好文化素養。

除了她,她的三個姐姐也是大美人。二姐虢國夫人“卻嫌脂粉汙顏色,淡掃峨眉找至尊”,素顏都敢面聖,回頭能迷倒一片市民,還會打馬球。就連遠房堂哥楊釗(楊國忠)也是威武白皙的帥哥,精通胡旋舞和理財之道。

她本人精通音律,彈得一手好琵琶,據說有一次,玄宗倡議用內地的樂器配合西域傳來的5種樂器開一場演奏會,貴妃積極響應。我們來想象一下,當時貴妃懷抱琵琶,玄宗手持羯鼓,輕歌曼舞,晝夜不息。

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中有一段,描寫加入了舞蹈的中序:飄然轉旋迴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裾時雲欲生。煙蛾斂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

《唐語林》記載,表演《霓裳羽衣曲》,“率皆執幡節,被羽服,飄然有翔雲飛鶴之勢。

《全唐詩》還收有傳說是楊妃贈張雲容的一首七絕: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嫋嫋秋煙裡。輕雲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

盛唐文化標誌《霓裳羽衣曲》,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


04

宴樂時,還有這麼一支小插曲。

有一次,玄宗也邀請他的兒子們也來觀賞。主演楊玉環是玄宗的亡妻武惠妃給他的兒子壽王李瑁選的王妃。這對少年夫妻原本恩愛有加。作為第一任夫君的壽王李瑁,看著他的老父親唐玄宗和當初結婚生活了五年的楊貴妃貼身熱舞,琴瑟和鳴,不亦樂乎,他肯定是醋意大發百感交集,十分的清醒,卻又只能默默忍受,假裝觀賞歌舞。

李商隱留下了一首詩《龍池》:“龍池賜酒敞雲屏,羯鼓聲高眾樂停,夜半宴歸宮漏永,薛王沉醉壽王醒。

05

終於,玄宗不理政事荒淫誤國的結局到來了。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長恨歌》)、“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二》)、“霓裳一曲千門破鎖,白盡梨園弟子頭”(趙嘏《冷日過驪山》)。安史之亂突然爆發,他們的歌舞才徹底被時代淹沒。霓裳羽衣樂舞因為貴妃死去、梨園弟子逃逸而失傳。

南唐李煜夫婦妙解音律,李煜找來殘譜,他的皇妃大周后娥皇善彈琵琶,構思恢復,將其大部分補齊。但南唐滅亡時,李煜又下令焚燬他的藏書閣,很多國家級文物包括《霓裳羽衣曲》也被一把火燒盡。

盛唐文化標誌《霓裳羽衣曲》,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

06

寫到這裡,我們不難想象楊貴妃的才情,也就理解了當時李白提筆運思,不假思索、自然而然地想到舞神趙飛燕和舞霸楊玉環,她們的才情是多麼相似啊!

水晶盤裡的飛燕像凌波微步的水仙,霓裳羽衣裡的玉環像婀娜多姿的牡丹,這個可愛的新裝初著的趙飛燕的影子,不正是眼前楊貴妃舞衣飄飄的影子嗎?她們又是如此的神似!

儘管世人很多都說她拿我見猶憐的趙飛燕譏刺楊玉環,甚至傳說有好事者高力士借用此詩來滋事,進讒言讓楊玉環打擊報復李白,從而構成了李白的心理陰影,牽動了“力士脫靴、貴妃捧墨”的故事。但這個故事也是元代辛文房寫的《唐才子傳》裡李白登華山向華陰縣太守的自誇,據唐代已隔五代兩宋,史實多有失真。李白那樣絕頂聰明的人,又怎可能輕易去攻擊天子尊前代表皇家威嚴、聚集著正能量又聲望頗高的高力士(他在新舊唐書中的評價都很高),也不會去開罪紅極一時被譽為天朝至寶、一枝紅豔露凝香的楊貴妃吧?除非他不想在朝廷混了。

我們知道唐人以胖為美,對於詩仙《清平調三首》對她的高度讚譽,有才情有文化的楊貴妃也可能不理解,至於好事者說李白借趙飛燕比楊貴妃算是汙衊,那也應該是宋代纖弱風氣興起後的說辭,也不足為信。


盛唐文化標誌《霓裳羽衣曲》,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

07

盛唐的蓬勃恢弘氣象,在《霓裳羽衣曲》的宮廷樂人團同時歌舞齊奏的浩大演出中,在李白詩歌的浪漫飄逸瑰麗想象中。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唯如此,才能形容貴妃的尊寵、寫盡貴妃的才情,也才能受得起“三千寵愛在一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