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宮女和秀女有什麼區別?綠頭牌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大清王朝入關以來,就一直奉行選秀制度,清代的秀女分為兩類,分別是八旗秀女和包衣三旗秀女,包衣三旗秀女也就是宮女。她們比八旗秀女的地位要低一些,擔任著後宮中各項雜役。

在清代,宮女和秀女有什麼區別?綠頭牌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每個后妃的宮中都有著嚴格的宮女人數規定。據《國朝宮史》記載:皇太后宮中十二人,皇后宮十名:皇貴妃,貴妃位下八名;妃,嬪位下六名;常在位下三名;答應位下兩名。但是實際上各寢宮所用的宮女都比規定數要多,再加上皇子、公主、福晉等各宮的宮女,人數也是非常龐大的。

在清代,宮女和秀女有什麼區別?綠頭牌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按照規定,秀女每三年一選,所有八旗適齡女子,都要參選。年齡從十三歲到十六歲,上至皇后妃嬪的姐妹,下到八旗各個官員的女子都應進宮候選。

在清代,宮女和秀女有什麼區別?綠頭牌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符合條件的女子,要先製作綠頭牌,上寫“某官某人之女,某旗某族人,年歲多大”,然後呈上去,應選的女子在外等候,由太監按班引入,記名字的就留牌子,不記名的就撂牌子,沒入選者可以自行聘嫁。《甄嬛傳》中的甄嬛就是通過選秀,被留了牌子進入皇宮。

在清代,宮女和秀女有什麼區別?綠頭牌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選中的女子可以充實六宮,也可以為皇子皇孫們指婚。到了皇帝大婚時,皇后、妃嬪以及常在、答應等都在八旗秀女中挑選。康熙,同治,光緒都是年幼繼位,大婚時就是通過選秀挑選的皇后。

在清代,宮女和秀女有什麼區別?綠頭牌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包衣三旗秀女在宮中也有機會升到嬪妃等級,每年從包衣家奴中凡年滿十三歲的女孩中挑選一次。挑選一般宮女時主要是在紫禁城內的御花園,被選中後,分散在各妃嬪宮中,處於奴僕地位。

在清代,宮女和秀女有什麼區別?綠頭牌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平時的一言一行都要嚴守規矩,稍有不慎,就會受到嚴厲的處罰,一些年僅十二三歲的女孩,只因身處包衣家庭,就要無條件的送入宮廷去服役。

在清代,宮女和秀女有什麼區別?綠頭牌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宮女被選入宮後,如果沒有被皇上看上,成為妃嬪,到了二十五歲就可以被遣送出宮。但這些女子的青春年華已逝,出宮後也很難有好的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