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中弘曆成婚當天高氏被稱爲「格格」爲何不是側福晉?

《如懿傳》中,弘曆在選秀的時候,高氏被點為格格,而不是側福晉,這要從大清的祖制說起。

《如懿傳》中弘曆成婚當天高氏被稱為“格格”為何不是側福晉?​​


祖制規定,親王的妻妾稱謂有嫡福晉、側福晉、庶福晉、格格之分。凡正房為“嫡福晉”,側室為"側福晉"、庶福晉和格格為侍妾。親王選妃時,可以有一個嫡福晉、四個側福晉,而格格人數則沒有限制。

《如懿傳》中弘曆成婚當天高氏被稱為“格格”為何不是側福晉?


格格,是滿族和清朝對女性的一種稱謂。作為正式稱號使用時,在後金時期,國君和貝勒的女兒稱為格格。清太宗起,逐步按照漢人習慣,重新規定了封號。作為非正式稱號時,被用於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另外,清朝親王的侍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

《如懿傳》中弘曆成婚當天高氏被稱為“格格”為何不是側福晉?​​

在清朝中,嫡福晉,側福晉,以及格格的分封之後是要上報朝廷,需要划進皇家宗譜裡的,而且每一個級別能夠有的位子是固定的。嫡福晉是正妻,只能有一人,她擁有最大的權利。

側福晉就是王爺正式的小老婆,名額有限,但她有資格和嫡福晉爭奪一些權力。而庶福晉格格就是連一個小老婆的級別也沒有,算是侍妾,如果日後生子,也可以再往上晉一晉位份,成為側福晉。

《如懿傳》中弘曆成婚當天高氏被稱為“格格”為何不是側福晉?

總的來說,就是嫡福晉權力大於側福晉,側福晉大於格格,《如懿傳》中弘曆選妃的時候也是先選的嫡福晉富察氏,然後才是側福晉烏拉那拉氏青櫻,格格為高氏。這裡有著嚴格尊卑次序,不允許弄亂順序的。

《如懿傳》中弘曆成婚當天高氏被稱為“格格”為何不是側福晉?

弘曆本來屬意的是青櫻,原本想選她為嫡福晉,怎奈受皇后的牽累,只能退而求其次,封為側福晉,這也是千求萬求才得來的結果。高氏自然就排在第三位了。所謂,嫡福晉聽父母的,側福晉選個自己喜歡的,格格選個差不多的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