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档-一种逐渐消失的街头美食文化


大排档,原称“大牌档”,将固定摊位的大号牌照裱装悬挂,因而得名。该经营方式始于二战后香港,当时百废待兴,开始有人在街边设置路边摊出售熟食,其中大牌档的面积较一般小贩大,有数张可摺叠的桌椅,摊档是一个巨型包箱,晚上休息时用木板、铁皮捆起,放在路边,所以也可以放纳更多设备,提供跟餐馆相类似的食物。

50年代起,政府发出“固定摊位小贩牌照”规管,相比别的路边摊,大牌档的牌照是一张大纸,需要裱装起来,挂在显眼位置,因而称为“大牌档”。在粤语中,“档”类似“店”和“摊”的意思。早年香港华人集中在中上环、湾仔一带,也是大牌档的发祥地。

大牌档或大排档一字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传到中国大陆,最初多半是聚成堆的小吃摊,当中又以烧烤、串串、麻辣烫和简单小菜为主,其意义跟“路边摊”差不多。

大牌档食物种类繁多,中西兼备,中式有小菜、炒粉面、鱼蛋粉面、白粥油条等,西式的有多士、三文治、港式丝袜奶茶、咖啡、鸳鸯等,亦有红豆沙、芝麻糊等中式甜品。

啤酒是大排档必不可少的,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们,在结束一天的疲惫工作后,与朋友、家人或同事一起在街边大排档吃着各式美食,喝着冰镇啤酒,那感觉别提有多爽。

如今在大城市中,大排档已所剩无几,这是一种趋势。几十年来街边摊位的负面新闻的有增无减同时也带走了食客间、街坊间和食客与店东、厨师间的感情。模式化厨房和模式化菜品的推广、城管对市容市貌的检查力度的提升,进一步加速了大排档的消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