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述島:文明之花在這裡盛放

赵述岛:文明之花在这里盛放

趙述島,坐落在美麗的西沙群島七連嶼,是一個僅有0.22平公里的小島。數千年來,海南漁民在這裡耕海牧漁,來了一批走了一批,又來一批又走一批。因為長期沒有建設規劃、沒有淡水、沒有充足的電力,漁民的生活極其原始、簡單。為了加強對七連嶼的行政管轄和建設,2014年,三沙市在趙述島成立了七連嶼工委管委會,作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至今僅四年時間,趙述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明建設有了長足發展,漁民生活得更有尊嚴。2016年,趙述島被評為省級三星級美麗鄉村,2017年七連嶼管委會被中央文明委評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

趙述島如何華麗轉身,從一個髒亂差偏遠小島蛻變成全國文明島嶼?我們走進趙述島,探尋這裡文明建設的艱辛足跡,循訪這裡盛放的文明之花。

赵述岛:文明之花在这里盛放

綠色的趙述島。許文 攝

物質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管子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意思就是物質文明是文明建設的基礎。

趙述島的文明也是從改善漁民的生產生活條件開始的。

謝勝清已經在趙述島生活了二十多年,一開始是打漁,後來專門收購漁貨。島上的艱苦條件,他記憶猶新。

“缺水少電,那時的日子真是難過啦。”謝勝清說。

當時,謝勝清自己買小型發電機發電,一天只能發電四五個小時。這些電既不能保證生活用電,也帶動不了冰櫃,也不敢多收漁貨,怕因沒電而變質。別的漁民家連做飯、燒水的電都沒有。不少漁民在島上砍樹做柴燒,對島上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破壞。

而現今,謝勝清家有六個大冷凍櫃,每個大冷凍櫃裡滿滿是剛收購來的各種漁貨。其它漁民家家戶戶都有大冰櫃,做飯、燒水用電足,漁民再也不用砍樹燒柴了。

“有了電,我們的生活才真正發生了大的變化。”謝勝清說。

七連嶼工委管委會成立後,立即著手解決漁民的用電問題。趙述島先後購置兩臺150千瓦發電機組,實現趙述島居民用電“雙保險”,保證了居民一天24小時用電。

用水問題也是七連嶼工委管委會要立即著手解決的。

過去,趙述島漁民用水靠兩個途徑,一是裝雨水喝,二是有收購漁貨的船從海南島帶淡水過來。淡水貴如油,那是趙述島的真實寫照。趙述島一年四季高溫高溼,漁民出海打漁,外出幹工,常常汗流浹背,洗個澡的淡水都沒有。如果遇上臺風天,沒船來,吃的淡水都緊缺得很。

2014年,七連嶼工委管委會先後在趙述島購置了兩臺平均日產100噸的海水淡化設備,建設了海水淡化廠,不僅保障了漁民的生產生活用水,而且保證了島上的建設用水。有了水,漁民們不僅可以痛痛快快地洗澡,洗衣服,漁民家還可以種菜。趙述島一畦畦的菜地裡,有南瓜、黃瓜、葫蘆瓜、蒜苗、青菜,一有盡有,基本解決了趙述島漁民蔬菜供應。

“以前想都沒想到這裡還能種菜。現在有了水,家家戶戶都種了菜。”漁嫂王春珍說。

赵述岛:文明之花在这里盛放

漁嫂在趙述島菜地澆菜。許文 攝

2015年,7800噸的三沙一號船正式啟航。此船強大的補給能力也給趙述島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變化。飲用水、所需的油鹽柴米等各種生活必需品,每週運到永興島,再用小船從永興島運往8 海里外的趙述島,補給及時而充足。

補給能力增強,還加快了各種項目的建設,特別漁民定居點的建設。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從2015年開始,七連嶼工委開始在趙述島建設漁民定居點。目前,漁民定居點第一期16棟26套二層樓房已經建成。漁民定居點內道路已鋪設好瓷磚,路邊空地上都種了草皮、樹木、三角梅等,展現了海島新村風貌。第二期9棟48套樓房正在建設。這些樓房建好後,將分配給漁民居住,漁民的居住條件也將大大改善。

赵述岛:文明之花在这里盛放

趙述島漁民定居點。宋起來 攝

精神文化有了長足發展

孫海珠是瓊海譚門人,跟隨愛人來到趙述島已經有六年多了。剛上島這一兩年,做做飯,曬曬漁貨就成了孫海珠的日常工作,沒什麼娛樂生活,日子過得平淡無味。

為了改善漁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七連嶼工委管委會專門從海口請來廣場舞專家,教漁嫂們跳廣場舞。經過一個多星期培訓後,孫海珠等十多位漁嫂都學會了跳廣場舞。現在每天吃完晚飯,漁嫂們就來到工委辦公大樓前,跳廣場舞。悠揚的舞曲聲在寧靜而偏遠的小島之夜響起,顯得是那麼清脆而沁心。漁嫂們爽朗的笑聲,劃破夜幕,縈繞在微涼的海風中。

“漁民日子過好了,我們就要想辦法滿足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七連嶼工委書記王春說。

幾年來,七連嶼工委管委會不僅在島上改造了數字電視,能收看60多套電視節目,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還致力於打造文化品牌。

上世紀七十年代,趙述島漁民就地取材,用珊瑚石建造具有島礁特色的珊瑚石屋。在趙述島的規劃建設中,七連嶼工委保留了這一具有紀念意義的石屋,作為還原祖輩漁民在七連嶼生活的一處人文景觀,並進行了修繕。如今,石屋內展示有更路薄文化、絲綢之路文化、美麗七連嶼圖片和漁民的生產生活畫面,賦予了珊瑚石屋更豐富而深刻文化內涵。這裡也已經成為了上趙述島的人們感受島礁文化的必去之處,成了島礁文化品牌。

赵述岛:文明之花在这里盛放

珊瑚石屋。許文 攝

在趙述島漁民定居點一期建設中,七連嶼工委管委會樹立島礁文物保護意識,寧可少建一棟房,也要特意留下了舊的居委會辦公室,作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在這一新一舊辦公地的對比中,讓人感受到過去工作的艱辛,和現在辦公環境改善的不易。同時,工委管委會在環島路用花圃園藝打造各類特色景點,在海邊沙灘上打造濱海風情文化長廊,讓七連嶼文化韻味更足。

文化能盪滌人的心靈,而人的文明素質的提升還要從細微的實處著手。

設市前,島上沒有廁所,漁民都在野外解決。島上天氣炎熱,不少漁民一年四季都光著膀子四處走動。隨著趙述島建設進程加快,上島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不文明現象不改變,不僅有礙觀瞻,還影響趙述島的文明建設進程。

2014年,七連嶼工委管委會就制定了趙述島《文明公約》,但真正執行起來相當困難。自由慣了的漁民,並不想受到太多的約束。

“要漁民改變過去一些不良習慣,真難呀。”趙述島居委會幹部詹道全感慨道。

七連嶼工委管委會在趙述島建設了公共廁所,讓漁民逐步改變了在野外解決“內急”的現象。後來,又給漁民家都建了廁所。

倡導文明之風中,工委管委會一班人帶頭遵守鄉規民約。班子成員還利用晚上時間,深入到漁民家,跟漁民聊天,教育漁民改變不良習慣,瞭解漁民的需求和困難。對有困難的漁民,工委管委會派人幫助解決,讓漁民真正感受到工委管委會就是他們的“家人”。

長期的細緻工作,感化了漁民。如今,在趙述島,人們再也看不到光膀子四處走動的人。趙述島已經形成人人自律,爭當文明公民良好風尚。

“漁民非常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大家都很文明,很自覺。”七連嶼管委會主任科員劉明秋說。

生態環保有了明顯成效

9月6日,知名作曲家孟軍赴趙述島採風,沿著趙述島環島路看點看景,不由地發出了連聲讚歎:乾淨、美、震憾!

雖是上午十點左右,氣溫達到三十多度,孟軍一行走在趙述島環島路上,還是顯得蔭涼。

設市後種下的道路兩邊的椰子樹,已經長得四五米高,有些已經結果了。在海風的吹拂下,挺撥蒼翠的椰子樹婆娑起舞。椰子樹下的草皮,已長得厚厚實實的,青翠可愛。路上不時還看到鷺鳥安靜地覓食。海邊細沙,清澈透明的海水,是這樣的純淨。這些無不引得孟軍一行讚不絕口。

赵述岛:文明之花在这里盛放

趙述島環島路。許文 攝

趙述島的變化也是有目共睹的。

原來,趙述島生活垃圾、螺殼、海漂垃圾隨處可見,漁民村到處都有垃圾堆放點,蚊蟲滋生,環境衛生髒、亂、差。七連嶼工委管委會上島後,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清理整治,歷時15個天,清理出各類垃圾50餘噸。隨後,在村中安放18個環衛垃圾箱,開展垃圾分類管理。加強對漁民村、辦公樓等各區域的衛生保潔,做到“一日兩掃、全天保潔”,實現島礁衛生無死角,保持了趙述島乾淨整潔的面貌。

隨後,又加強了趙述島的建設規劃,建設了趙述碼頭,可以停靠大型船隻。在島上新種植樹木60多畝。

種樹是艱難的。每棵樹苗都要用船從海南島運到永興島,再從永興島用漁船運到趙述島,再由吊機吊上岸,人拉肩扛運到種樹地。同時種一棵大樹要一噸黃土,小樹也要幾十斤,這些黃土同樣要從海南本島運來。樹種上了,還要澆水、鋤草。每種活一棵樹都要付出艱辛的勞動。

從2017年9月開始,七連嶼工委管委會還在七連嶼實行了“島長制”,島長負責島礁的綠化、生態保護、垃圾清理等。 “島長制”實行後,趙述島的生態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改善。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對 “島長制”進行了專門報道。

如今,人們站在觀景臺俯看趙述島:滿目蔥蘢,綠樹成蔭。環境的改善讓多年不再上趙述島的成群鷺鳥又在這裡“安家落戶”了,趙述島已經從一個髒亂的小島華麗轉身,變成了文明整潔美麗的海島“村莊”。

文明之花在趙述島處處盛放!

“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大文明建設的力度,為三沙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城市作出更大的貢獻。”王春滿懷信心地說。(文/宋起來)

赵述岛:文明之花在这里盛放

趙述島海灘。許文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