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望成爲全球區塊鏈超級大國,憑的是什麼?

2018年,區塊鏈火遍全球,中國當然不甘落後。此前有報道稱,過去一年,與區塊鏈技術相關的中國公司增加了6倍。香港《南華早報》7月說,

中國現在有4000多家正式註冊的“區塊鏈”公司。

普華永道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作為區塊鏈技術發展公認超級大國的日子可能已經屈指可數。相反,預計中國將縮小差距並取代美國成為全球區塊鏈超級大國。 該調查詢問了14個國家的600名高管,調查發現29%的受訪者認為美國在區塊鏈發展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其次是中國,佔18%。

在調查當中,這些高層管理人員還被問及他們認為未來將會持有什麼看法。調查結果預計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這些情況將會轉變。研究發現,30%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將成為區塊鏈發展的世界領導者。只有18%的人認為美國在未來五年仍將保持領先地位。

礦池

根據BTC.COM官方網頁的實時統計顯示,在全網顯示22個比特幣礦池中,來自中國的礦池佔全網90%以上的算力。也就是說中國掌控著全球挖礦界佔據90%以上的份額。這極大地增強了中國在國際區塊鏈領域的競爭力。

中國有望成為全球區塊鏈超級大國,憑的是什麼?

全網礦池份額

在排名前十的礦池中,有8家礦池是來自中國的。其中全球最大的礦機生產商比特大陸,旗下已經誕生兩家礦池巨頭,BTC.COM螞蟻礦池。他們掌控著全網41.7%的算力。(http://htpool.com/)

F2pool魚池,老牌礦池了,相信只要是挖過礦的礦工肯定都知道魚池,七彩神仙魚,傳奇般的人物。魚池的穩定性還是不錯的,想求穩的朋友可以掛在那裡,一般不會出什麼問題,不過4%的礦池費能低點就好了。(https://www.f2pool.com/)

萊比特,相信大家對這家礦池也不會陌生,礦池技術團隊來自中科大計算機系,中科院計算所,自動化所,有著一流的技術能力,對數學建模,人工智能,自動交易算法有著深入的研究,很高大上的感覺,各個論壇各種推廣貼,想不認識都難。礦池2%的礦池費,收益一般,最蛋疼的還是給個101%的分紅,結果算是盈利還要再支付2%的礦池費,萊比特也算是老牌礦池了,這麼多人相信肯定有它的優點,如果找不到什麼山寨幣好的礦池挖直接掛在裡面也是不錯的。(http://ltc1btc.com/)

F3Pool,知名度沒前兩家高,這家礦池採用的是PPLNS模式,礦池費也只有1%,是一家良心礦池,不抽風的情況下收益不錯,抽風情況下好幾個小時不爆塊很鬱悶,收益不太平均有點運氣成分,不過總的來說收益還是不錯的,現在F3算力也達到10多個G了,希望以後做大了能繼續保持下去。(http://www.f3pool.com/)

螞蟻礦池Antpool

AntPool螞蟻礦池是全球領先的數字貨幣挖礦平臺,自2014年8月上線以來,通過簡單易用的功能、安全穩定的性能、高效貼心的服務贏得眾多用戶的支持,礦池比特幣算力突破3500PH/s,長期穩居世界前列。提供比特幣、比特幣現金、萊特幣、以太坊、以太坊經典、達世幣、雲儲幣、零幣等多種數字貨幣的挖礦服務。(http://www.Antpool.com/)

中國有望成為全球區塊鏈超級大國,憑的是什麼?

算力是王道

專利

在2012年至2017年期間,申請區塊鏈專利最多的9家機構中,有6家是中國的機構,其中為首的是北京瑞卓喜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部位於美國的支付巨頭萬事達是同期最活躍的公司,提交了25項申請,而列支敦士登的nChain Holdings提交了18項申請,該公司自稱是“區塊鏈技術研發的全球領導者”。

據國外媒體報道,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利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數據庫整理數據顯示,在2017年提交的406項與區塊鏈有關的專利申請中,超過一半來自中國。

據悉,區塊鏈領域的專利申請在去年增加了2倍。區塊鏈的用途很多,從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到追蹤中國放養肉雞。中國去年申請了225項區塊鏈項專利,全球最高,2016年為59項;其次是美國,去年為91項,2016年為21項;第三為澳大利亞,年為13項,2016年為19項。專門跟加密貨幣相關的專利申請(不包括在區塊鏈專利類別中)在2017年增長了16%,達到602項。

通過權威渠道查詢並梳理後發現,從2009年至今,全球公開的區塊鏈相關的專利家族約3500個,專利申請數超過5000件,中國企業佔一半。

在國內,平安、騰訊、華為、阿里、百度、國家電網等企業近年來都在搶佔區塊鏈技術高地,通過數量的對比,中國平安區塊鏈專利申請達到95件,其中海外專利申請24件,超過BATJ中任何一家。

中國有望成為全球區塊鏈超級大國,憑的是什麼?

區塊鏈專利申請

不過,對於專利,相比申請數量,授權數量更是其含金量的衡量標準。

根據公開公告的資料查詢,截至今年8月8日,國內獲得區塊鏈授權專利前三位的企業分別是國家電網公司、金融壹賬通和北京眾享比特科技。BATJ中,僅有騰訊與微眾銀行聯合體獲得一項國家專利授權,阿里和螞蟻金服雖然申請數量較多,但目前暫無專利獲得授權。

應用

區塊鏈的應用十分廣泛,包括保險、審計、醫療、能源、防偽、溯源、音樂等領域,各行各業的巨頭們都在積極探索、爭相佈局。

據媒體報道,第四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上,深圳市稅務局設置了區塊鏈電子發票體驗區,在智能手機上動動手指,就能在微信上開票和繳稅。一位在現場體驗了微信代開發票的消費者表示,“微信代開發票,操作簡單,掃碼取票就像自助打印電影票一樣方便。”

早在本月10日,隨著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在深圳國貿旋轉餐廳開出,宣告深圳成為全國區塊鏈電子發票首個試點城市,也意味著納稅服務正式開啟“區塊鏈時代。”

目前,除了區塊鏈發票以外,中國的區塊鏈應用落地屈指可數,但是這並不代表未來沒有發展前景。相反,中國對區塊鏈技術持看好態度,很多地方也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企業和政府將區塊鏈技術融入到未來的發展戰略中。因此,中國成為全球區塊鏈超級大國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事,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