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真的就那麼好嗎,你怎麼看?

水韻風


我對經濟、文學和和平這3個諾獎不熟,所以只評論物理化學醫學這3個諾獎。在我看來,諾獎的權威性還是在的,它的問題不是不夠好,而是過時了。諾獎委員會的思路太過陳舊,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

我之所以說諾獎過時了,主要理由有三:第一,科學已經從過去的“小科學”進化到了現在的“大科學”。第二,即使在“小科學”領域,少數英雄獨當一面的情況也越來越罕見了,而是變成了各個學校,各個國家,甚至各個領域的科學家相互合作,集體攻關的局面。第三,今天的科學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涵蓋的範圍越來越廣,如果還是每年挑其中的一個項目頒獎,根本無法準確地反映出科學的進展。

先說第一個變化。我想大多數人都會承認,萬有引力定律、進化論和相對論大概可以稱得上是古典時代的三大科學裡程碑,它們都是由少數天才科學家相對地獨立發展出來的,這是那個時代科學研究的普遍方式。載人登月、人類基因組計劃和引力波的成功觀測(好吧引力波有爭議)大概可以算作是新科學時代的三大里程碑事件,它們都屬於命題作文,是一大群來自不同領域的科學家集體合作攻關的結果。

我把前者稱為“小科學”,後者叫做“大科學”。“大科學”的出現意味著大眾所熟悉的科研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甚至科學本身的屬性也已經變了。

具體來說,“小科學”指的是一個人(少數情況下也可以幾個人合作)運用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通過邏輯思辨和實驗檢驗的方法找出大自然的運行規律。“小科學”通常被認為是科學研究在所謂“古典時期”的唯一一種類型和方式,從中誕生了一大堆科學明星,比如牛頓、達爾文、伽利略、哥白尼、法拉第、圖靈、霍金……事實上,一般人眼裡的“科學”就是“小科學”,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的“科學家”指的就是古典時期出現的那些偉大人物,愛因斯坦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小科學”所建立的一整套行為規範和準則經過科學家們的多年實踐被證明切實有效,即使是像愛因斯坦這樣的絕頂聰明之人也不得不遵循這一規範。

所謂“大科學”,則是科學進入“現代時期”才有的東西,歷史並不長,但卻做出了一系列驚人的發現,取得了許多完全可以名垂史冊的偉大成就。大家公認的第一個“大科學”項目就是大名鼎鼎的曼哈頓計劃,這是由美國陸軍部於1942年開始啟動的研製原子彈的計劃,先後有超過十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參與了該項目,最終在耗時3年多,花掉了美國政府20億美元后才宣告完成,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都很大,是研究“大科學”發展史的經典案例。

“大科學”的出現改變了科學研究的行業規範和行為準則,甚至可以說改變了科學本身的定義,科學家在科研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在“小科學”時代,一名科學家所要做的就是選擇一個大自然未解之謎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通過獨立思考提出假說,再設計出一個可行的實驗方案去驗證自己提出的假說,甚至還需要自己去籌措實驗經費。如果實驗成功便可以將其上升為科學理論載入史冊,自己也名垂千古,但最可能的結果往往是實驗失敗了,這位科學家要麼改進實驗方案再做一次,要麼推翻自己的假說,再去尋找新的課題。整個過程相當於科學家和大自然之間玩的一場捉迷藏遊戲,充滿了不確定性。

相比之下,曼哈頓計劃在很多地方都正好相反,從一開始這項計劃的目標就十分明確,實現目標的手段和方法也大致清楚了,只剩下一些小細節需要完善,甚至連完成計劃的時間表都已寫好,大家只要按部就班去做就行了。參與計劃的每一名科學家都只在這場大戲中扮演一個小角色,把其中任何一個人單獨拿出來都沒有多大的價值,只有合起來才能成事。

換句話說,“大科學”時代,科學家不再是明星了。引力波理論和愛因斯坦直接掛鉤,後者甚至比前者還有名,很多人以前只知道愛因斯坦,不知道他曾經提出過引力波理論。但引力波測量事件只捧紅了引力波這3個字,普通老百姓頂多記住了LIGO這個項目名稱,幾乎沒人說得出該項目的負責人叫什麼名字,到底做出了哪些貢獻。換句話說,“大科學”時代的主角不再是科學家了,而是科學項目本身。

諾貝爾獎面對這一改變幾乎毫無招架之力,完全不知道應該去如何應對。

當然了,在“大科學”時代,“小科學”仍然沒有消失,但其行為模式也已經發生了變化,相互合作已經逐漸取代了競爭,成為科學研究的新範式。這就是我所說的第二個變化,諾獎委員會同樣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只能硬著頭皮上,試圖通過微調來解決這裡面的矛盾。

各位想想,你們有多少年沒看到某位科學家單獨獲得物理、化學和醫學這三大理科諾獎了?在如今的科學界,幾乎每一項成就都是由很多人前仆後繼集體攻關的結果,很難說到底哪個人的貢獻更大,今年的癌症免疫治療就是經典案例。類似的爭論未來肯定還會有,比如基因編輯技術如果獲獎的話(應該很快了),肯定還會引發新一輪類似的爭吵。

再說第三個變化。以前每次諾獎頒獎都是科普作者們的一個好機會,可以藉此普及一項科學知識。但是如今這個機會卻變得越來越無足輕重了。比如今年的生物醫學諾獎,只要平時稍微關注一下癌症領域的讀者肯定早就知道癌症免疫療法是怎麼一回事了,科普作家們也肯定早就寫過文章,所以這一次大家擔心的不是如何寫諾獎,而是如何把冷飯炒出新味道。

總之吧,我想說的是,諾貝爾獎是舊時代的產物。在那個時代,科學是隻有少數貴族或者聰明人才有資格參與其中的一項智力遊戲,其地位是相對邊緣的。如今的科學早已轉變成一項為全人類謀福祉的系統工程,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已離不開科學,科學成了現代生活方式的核心支柱。在這種情況下,由少數“聰明人”負責評選的、只頒發給少數“聰明人”的諾獎就顯得不合時宜了。

但這恰恰是一件好事,反正我很慶幸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


土摩托看世界


每年的諾貝爾獎時刻,總能刺痛我們的心靈,而對於這個獎的重要性討論總會一次次的被拿來說事兒,諾貝爾獎重不重要?我們該不該重視?就像我們電影界討論的奧斯卡一樣,它到底有沒有說服力,有沒有含金量?

實際上,我們的行為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諾貝爾獎仍然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獎項,我們的態度騙不了人,如果國人不重視,我們不待見,那麼我們連討論都不會討論,我們之所以每年此時都會拿出來討論一番,這足以說明我們是重視的,我們對諾貝爾獎是看重的,是嚮往的,是崇拜的,我們應該坦誠的接受這個現實。

曾幾何時,我們忘了莫言得到諾貝爾獎時的舉國狂歡嗎?看看我們媒體和社會對待莫言的態度,就已經現明白不過了。獲獎之前,莫言雖是一線陣容,但還難算得上國內作家的翹楚,但自從他得獎之後呢?不但名譽加身,而且作品一版再版,同時還成為與很多文化沾邊活動的座上賓,成為絕對的權威和大家。他從前臺一躍跳上了主席臺,這就是我們對待諾貝爾獎的態度,你是重要不重要呢?

在對待諾貝爾獎上,我感覺不必自欺欺人,得不到就是得不到,也不必清高到自己找理由找臺階,再權威的大獎都會有遺珠,它可能不會是最強大的那個,但絕對是最好的那些,我們得承認這個獎項的權威之處。


元芳有看法


孩子在幼兒院就曉得拿到獎狀是好兒童,這是人類天生的榮譽自尊感。進入高年級的學生總盼著出成績獲得獎學金。

科技工作者追求技術發明創造,對科技作出貢獻外還有專利權益。將士上戰場追求殺敵立功。官員管轄一方百姓,夢著造福一方顯示政績。

科研家,博士寒窗數十年,大有耗幹腦細胞之苦,誰願慵碌一生毫無建樹。雁過還留其聲呢。

諾貝爾獎代表著全世界科研,文學,世界文明,人類和平進步的最卓越的成果。與奧運冠軍相似且勝過奧運冠軍。因為諾獎項目能促使人類獲得更大的利益,甚至引領科技領域的飛速跨越。

事實證明獲得諾獎多的國家,必然科技領先發達,經濟利益豐盛,百姓相對富裕文明。


南榮姬


對於獲獎人的一種肯定吧,就像學校設立獎項,就是鼓勵那些努力學習取得優異成績的人,也是激勵沒有得到很好名次的人,希望他們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