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處理器、內存,中國在這個領域也70%靠進口,被日本卡著脖子

自從4月份中興事件之後,大家的關注點就一直是芯片,並且主要是指處理器和內存,確實這兩項對於中國目前掌握的技術來看,生產難度大,每年從國外進口的金額也高,關鍵是國外對中國還進行技術封鎖,所以大家都希望能夠早點用上國產的處理器和內存,早點擺脫國外的壟斷。

除了處理器、內存,中國在這個領域也70%靠進口,被日本卡著脖子

但其實在這個領域,中國甚至70%多的產品要靠進口,其中60%左右來自於日本,中國自己生產的只佔30%不到,不是中國不能生產,而是中國技術水平不高,只能生產中低檔,滿足不了實際需求。

這個領域就是看著不起眼的電容電阻這些小玩意,如果說處理器、內存是現在的智能終端的大腦的話,那些這些小小的電容電阻則可以說是全身的細小的神經元。一臺終端中可能只有1個處理器,但可能是幾百上千的電容電阻,其中任何一顆出問題,終端就無法使用,從重要程度來看,毫不遜色。

除了處理器、內存,中國在這個領域也70%靠進口,被日本卡著脖子

而這些電容電阻廣泛應用於所有的電器之中,手機、電腦、家電、汽車,只要和電有關的產品中都可以看到這些小東西的身影。

也正因為這些東西的重要性,使用量又多,所以為了保證質量不出問題,廠商都儘量要使用好的,所以目前60%進口自日本,其次是臺灣,因為這些地方出的雖然貴一點,但出問題的機率低很多,而國產的雖然便宜,但質量沒那麼好,一旦一顆出問題,整個機器都用不了。

除了處理器、內存,中國在這個領域也70%靠進口,被日本卡著脖子

而中國又是消費電子製造和生產大國,一年要消耗掉萬億顆這樣的小東西,所以一年的進口額也不少,也因為如此,價格上一向被日本、臺灣地區的這些企業控制著,雖然不像內存漲得那麼狠,但也基本可以說是由他們說了算。

所以說要掌握核心科技,要打破國外的壟斷和控制,處理器、內存這種關注度高的東西要努力,像電容電阻這種不被人注意的小玩意也要努力,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