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後身價暴漲至600億,但是老總卻是一名中專生!

公司上市後身價暴漲至600億,但是老總卻是一名中專生!

2018年9月26日,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和公司首席運營官楊利娟敲響了標誌著公司上市的銅鑼。

公司上市後身價暴漲至600億,但是老總卻是一名中專生!

上市發行價為17.8港元,當天上午以18.8港元開盤,高出發行價5.6%,隨後股價繼續上漲,最高上漲到19.64港元,市值衝破千億港元,成為了全球第五大餐飲企業。

海底撈是1994年成立的,如今已歷時24年,終於被大家吃上市了,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舒萍夫婦也被大家“吃”成了600億的富翁,2017年張勇家族以50億元的財富名列胡潤富豪榜第825位,如今,隨著海底撈的上市,排名躥升至35位,真是比火箭還快。

任何一個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張勇也是歷經磨難。

一、三次創業均以失敗告終

張勇1971出生在四川簡陽,家庭條件一般,父親是廚師,母親是小學老師,沒有背景,沒有財產。

1988年,張勇17歲,從技校畢業後就進入了四川拖拉機廠,開始了6年的工作生涯。

但是張勇並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人,他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像別人一樣,一直工作到退休,這樣一眼望到頭的工作不是他想要的。他常常利用休假和長假出去“旅遊”,但是並不是遊山玩水,而是考察市場,尋找機會。

1990年,張勇被身邊的萬元戶吸引了,怎麼回事呢?

原來他們住的大雜院裡,有一家人祖上傳下來燻鵝的手藝,香氣撲鼻,回頭客很多,靠著賣燻鵝慢慢成了萬元戶,當時張勇一個月才90塊錢,要想成為萬元戶,不吃不喝也要攢十年。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張勇從此更加堅定信念,一定要自己創業,不能這樣一直拿死工資,否則永無出頭之日。

公司上市後身價暴漲至600億,但是老總卻是一名中專生!

有一次張勇去成都,發現一種押大小的撲克遊戲機,很多人爭先恐後的押注,張勇興奮的不得了,心想著搞一臺放到簡陽,錢不是就嘩啦啦的進口袋了嘛。

但是從哪買呢?這種賭博機,肯定不會公開銷售的,找了好久,在報紙的接縫處,找到了售賣機器的福建賣家,結果一問,要6000塊錢,最後讓步到5000元,但是張勇哪有那麼多錢啊,工作2年多,僅僅攢下2000塊錢,但是張勇認定的事就一定要幹,回家以後四處借錢,終於湊夠了5000元。

為了以防萬一,張勇帶著同學保護著5000元坐上了長途客車,準備去交錢買機器,但是,在客車上被騙子用假金錶的把戲騙去了11200元,結果,遊戲機也沒買成。

第一次“準創業”以失敗告終。

公司上市後身價暴漲至600億,但是老總卻是一名中專生!

第二次創業是他看到了汽油的“商機”,90年代,汽油還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加油必須要油票才可以,張勇想當然的以為,從公家司機手中收油票,然後賣給私人賺取差價,但是堅持了兩天,此計劃就流產了,第二次創業也以失敗告終。

二次失敗讓他變得成熟了,此時他又把目標轉向了賣燻鵝鄰居,他覺得任何人都離不開吃,不管經濟是好是壞,大家都得吃飯。

但是他不想幹燻鵝,因為他看到成都有一種小火鍋很受歡迎,類似於麻辣燙,餐館把各種串串都串好,顧客自己在小火鍋裡邊煮邊吃。有點類似今天的呷哺呷哺。

張勇看好這個生意,於是再簡陽租了一個十幾平米的街邊店,從家裡搬來了桌子凳子,鍋碗瓢盆,開始了第三次創業,僅僅幹了半年,當時2毛錢一串的麻辣燙,竟然賣了20萬串,純利潤有一萬元,張勇也成了萬元戶,但是很可惜,不就以後就關門了,因為張勇被舒萍吸引了,陷入了愛河。第三次創業雖然失敗,但是這次創業為未來的海底撈奠定了基礎。

二、創立海底撈,越幹越好。

公司上市後身價暴漲至600億,但是老總卻是一名中專生!

戀愛半年後的張勇開始清醒,他知道坐吃山空肯定不行,還是要多掙錢,於是重開火鍋店的想法又湧上心頭。

張勇和舒萍,還有同學施永宏和他女友李海燕,湊了8000元,在1994年正式成立了海底撈火鍋店,四個人各佔四分之一的股份,這一年張勇才24歲。

四川可是火鍋的發源地,競爭肯定是非常的激烈,所有的火鍋店口味都大同小異,張勇為了讓自己的火鍋店勝出,想出來唯一能戰勝對手的辦法:那就是服務,用無微不至的服務,吸引客人。

公司上市後身價暴漲至600億,但是老總卻是一名中專生!

如何無微不至呢?老顧客鞋子髒了,張勇給擦乾淨;客人說喝了酒胃難受,張勇給熬了小米粥;顧客說店裡的辣醬好吃,張勇給打包幾罐送給客戶。

這種幾乎變態的真心服務,打動了所有的客戶,也為海底撈樹立了良好的口碑,一傳十十傳百,名氣越來越大。

1999年,西安客戶鼓勵張勇把火鍋店開到西安,在考察以後,4月份,西安首家海底撈分店開業。

2003年,焦點訪談對海底撈進行了專題報道。名聲大噪,自此之後開始了大規模擴張。

2011年,張勇獲得2010年度中國餐飲業十大人物。

直到2018年9月上市,這些年來所獲得的榮譽無數。這些榮譽的獲得,都仰仗於張勇的用心服務。

但是問題來了,張勇能用心做好服務,當成百上千的分店開起來以後,如何保證數萬名員工跟他一樣做好服務呢?這就不得不說張勇的管理才能和用人之道了。

三、張勇用人之道:談錢不傷感情

公司上市後身價暴漲至600億,但是老總卻是一名中專生!

海底撈出版過一本書叫做《海底撈你學不會》,可見海底撈是有著自己深厚的內功的。

黃鐵鷹老師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了海底撈的案例之後,香港有一個餐飲大佬找到黃老師,想讓他挖一個人,這個人是北京大區經理袁華強。這個大佬以為只要給錢給到位,肯定能挖過來,但是黃老師斬釘截鐵的跟他說,不是我不想挖,是真的挖不動。

海底撈有一個說法:離職“嫁妝”,用來感謝他為海底撈的付出。任職一年以上的店長離職,給8萬元嫁妝(也就是離職補償),小區經理離職,給20萬,大區經理離職,送海底撈火鍋店一家,價值800萬左右。

這就是張勇的用人之道,充分重視員工的價值,大大方方的談錢,因為談錢不會傷感情,越是羞於談錢,最後越是因為錢鬧的難看。

海底撈的店長,月薪一般都是兩萬起步,多的甚至達到十幾萬。海底撈有設計完美的升職通道和薪資體系,店裡很多的初中畢業生通過努力工作,逐步升遷為公司的管理層。

如果僅僅是高工資,那麼肯定也不能留住員工,因為你出2萬,有人會出4萬,所以,海底撈還有一項絕技,就是深厚公司文化。

海底撈的公司文化之一就是:把員工當人看。

為什麼這麼說,很多飯店餐館的老闆都把服務員當做下人,生怕他們多拿工資,多浪費錢,幾個人擠在一間小地下室裡,冬天冷,夏天熱。

公司上市後身價暴漲至600億,但是老總卻是一名中專生!

但是海底撈不這樣,海底撈把所有的員工都當成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服務員住的都是居民樓裡的正規住宅,有空調和暖氣,人均面積不會少於6平米。而且宿舍就在門店附近,這樣也是為了員工著想,累了一天,走幾步就到宿舍了,可以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

而且海底撈也不考核很多飯店都考核的指標,比如利潤、利潤率、單客消費額、營業額、翻檯率,張勇說不想因為考核利潤導致省吃儉用,給客戶吃不甜的西瓜,用掉毛的拖把和破洞的抹布,海底撈只考核客戶滿意度,幹部培養,員工積極性等。

還有一個體現尊重員工的規定就是公司的授權。

100萬以上的簽字,張勇負責,100萬以下的簽字由副總財務總監和大區經理負責,大宗商品採購部長,小區經理有30萬的簽字權,就連服務員也有特權,只要服務員認為有必要,可以為任何一桌客人免單。

李嘉誠曾經說過,自己能如此成功,都要歸功於自己會分錢,賺了錢自己永遠拿小頭,把大部分利潤分給大家,張勇也做到了,不光自己賺錢,員工也能賺錢甚至賺到很多錢,海底撈的員工在北京買房的大有人在。

公司上市後身價暴漲至600億,但是老總卻是一名中專生!

一家企業能不能走遠,不光看帶頭人,還要靠公司千千萬萬的員工,很多時候公司留不住人,一個是因為給的錢少,另一個是因為受到冷遇,而這兩點,正是張勇的海底撈都具備的,所以,很多人都很感激張勇,感激海底撈,不會輕易被挖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