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外的茶消費市場來嚴肅探討中國的茶企爲什麼走不出國門?

我們先來看看歐美人喜歡喝什麼茶和哪個國家的茶在歐美賣的比較好:

從國外的茶消費市場來嚴肅探討中國的茶企為什麼走不出國門?

英國品牌 Whittards Tea

一個禮盒八種茶款混合裝,綠茶和紅茶均來自印度阿薩姆邦,阿薩姆綠茶可能你沒喝過,但阿薩姆紅茶你應該品嚐過,還有其它6種茶均是拼配混合茶。

從國外的茶消費市場來嚴肅探討中國的茶企為什麼走不出國門?

英國品牌 English Tea Shop

12款茶混合包裝禮盒,是哪12款茶呢?

香草,白茶,超級漿果,伯爵茶,英式早茶,調和茶,姜桃茶,熱帶綠茶,薄荷,檸檬草姜,柑橘,日本綠仙茶,是不是很多沒聽過。

國外的袋泡茶基本就是以上這種款,袋泡茶為主。

有散裝茶嗎?有

從國外的茶消費市場來嚴肅探討中國的茶企為什麼走不出國門?

斯里蘭卡紅茶

斯里蘭卡紅茶,原名錫蘭, 斯里蘭卡紅茶國際茶飲界以其強勁的口感和明顯的芳香風味而享譽世界。

這種錫蘭茶是有機的,是橙色的Pekoe或“OP”級別,指的是葉級系統的最高級別。

從國外的茶消費市場來嚴肅探討中國的茶企為什麼走不出國門?

美國品牌Tealyra的西湖龍井

Tealyra是這麼介紹這款西湖龍井的:龍井茶是中國最好的綠色茶之一,口感清爽,柔滑,香甜,細膩。好吧,柔滑香甜,果然國外人偏甜食。

我們中國描述西湖龍井是這麼描述的:龍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葉底細嫩呈朵。

從這款西湖龍井可以看出國外人不注重茶葉的外形,而且往往在中國採購的綠茶為葉子偏大點的形狀。我個人認為你與外國人口味比中國口感更重有關係。

從國外的茶消費市場來嚴肅探討中國的茶企為什麼走不出國門?

美國品牌Tealyra的日本煎茶

本煎茶的特點是口味重帶少許澀味,茶香清爽,回甘悠長,這種形狀的茶放在中國估計都沒人喝,但這款茶在國外賣的不便宜,110g差不多11歐元,摺合人名幣87元左右。

從國外的茶消費市場來嚴肅探討中國的茶企為什麼走不出國門?

美國品牌Tealyra的日本炒糙米綠茶

它提供了一個更甜,更豐富的味道 ,這種芳香的混合茶將清爽的輕盈、甜蜜和獨特的烤米飯味道融合在一起。

它有一種溫和的甜,草綠茶的味道與美妙的烤大米味道;它比其他日本茶含有更少的咖啡因,嚐起來也不那麼澀。

少咖啡因、有機概念、口味偏濃是日本茶行銷歐美的關鍵,日本玉露在國外銷路也不怎麼樣。但抹茶銷量很高。

從國外的茶消費市場來嚴肅探討中國的茶企為什麼走不出國門?

美國品牌Tealyra的椰子香草茶

另外越南、柬埔寨的白茶和紅茶,肯尼亞的紅茶等在歐美都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總結一下,有機、低咖啡因、口感偏濃、香氣高的花草茶和拼配茶普遍在歐美市場普遍銷售比較好。茶葉的外形根本不重要,口感調配得當是最重要的,歐美市場人民幣100元-250元左右/100g左右。

其實歐美的市場好好分析和研究大有可為,也不是沒有條件切入國際市場,但國內的茶企為什麼不給力呢?

我來說說我們國內的茶企的普遍現狀吧。

我們的茶企短時間內可以說根本解決不了以下幾個問題。

從國外的茶消費市場來嚴肅探討中國的茶企為什麼走不出國門?

展會上大大小小的茶企

1、國內大大小小的茶企去掉國家農業補貼和項目資金,一年憑銷售賺的錢不知道夠不夠發員工的工資。中小茶企沒有內部兼併整合的動力, 區域小品牌山頭林立,資源分散、相互壓價、少見在國際市場有競爭力的強勢地方品牌聯合體,能量都內耗掉了。

從國外的茶消費市場來嚴肅探討中國的茶企為什麼走不出國門?

2、國內茶企缺少具有國際視野高學歷的營銷人才和科研人才。

一是薪水遠遠不及其他同類行業。

二是國內茶企鄉鎮企業氛圍濃厚,大多是茶企遠離城市,待久了會有與社會脫節之感。

每年大學裡培養的這麼多茶學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茶企待不了幾年就會跳槽另謀高就,國內茶學的高知人才基本在外貿企業、茶飲企業、大型連鎖快消品行業。

從國外的茶消費市場來嚴肅探討中國的茶企為什麼走不出國門?

3、國內茶文化過於講究儀式感,失去了茶葉作為快速消費食品的本意,繁瑣複雜,讓年輕人產生不了文化認同感。相比較而言國外茶消費市場只是把茶當做茶本身,簡單是未來的趨勢。

也就是國外茶文化和國內茶文化不在一個頻道上,在這點上,其實日本茶道做得更好一點。

現在還有70後80後到了年紀會喝喝茶,90後00後這些在互聯網快節奏文化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人不知道還能不能接受。

從國外的茶消費市場來嚴肅探討中國的茶企為什麼走不出國門?

天價茶

4、過度包裝的茶產品,無論是“天價茶 ”還是產品本身的豪華外包裝,我認為就是對茶的一種傷害,實在是沒有必要。我曾經見過不少茶包裝比裡面的茶葉還貴的情況,簡直是主次不分。

從國外的茶消費市場來嚴肅探討中國的茶企為什麼走不出國門?

毫無道理的豪華茶包裝

5、國內茶企有機茶的難產,大部分茶企用來用於檢測的有機茶是哪來的,自己心裡有數,國外為什麼很少用中國的有機茶?

所以,一定要抓住國家對農業的大力支持,發展生態有機農業,而不是用項目資金去搞茶園旅遊,這麼多茶園茶文化旅遊,會有多少收益?

不管是什麼企業不管是什麼行業要想基業長青,在經濟越來越全球化的今天融入國際市場是大趨勢,不是我們的茶企要不要去做國際市場,而是不做必然會被時代淘汰或位於食物鏈底端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