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警想轉正成在編人民警察,機會來了,多地已實行了改革

大多數輔警有一個共同的心願,那就是期待能轉正,在公安部門,有公務員編制的人很少,我們通常看到的大多數都是合同制的輔警,我國約有200萬輔警,如果不能很好理解這個數字,這麼說吧,他們佔據了整個公安系統的半壁江山。他們雖然幹著跟正式工一樣的活,但就因為一個編制的區別,待遇大不同,社會上對於警察是認可度高的,對於輔警卻是另外一個景象,在執法中,更是缺少“威懾力”

輔警想轉正成在編人民警察,機會來了,多地已實行了改革

越來越多的人期待能有機會轉正成為正式警察,有網友說,那隻能去考公務員了,可是無奈很多考生在學歷這關就被難住了,但是也不用著急,如今隨著改革推進,一場輔警的改革首先出現了我們的眼前

《北京市公安局輔警獎勵實施辦法》明確規定,輔警獲得二等功,符合條件可招聘為文職,輔警個人獲得一等功,成績突出,符合條件的可以特招入警,這些信息都在向我們傳達,輔警的未來是可預見的光明。

輔警想轉正成在編人民警察,機會來了,多地已實行了改革

再者,陝西省,對於優秀輔警,重點發展的條文,還有新疆更是有輔警有限錄用公安局招聘,一年期滿各項考核合格就可以直接轉事業編,遼寧省更是規定在職工作滿3年,表現突出的輔警,可以報考事業編制,並且計劃了1300個編制,要知道編制是多麼難得,能申請下來這麼多編制,相必也真的爭取了很多。

輔警想轉正成在編人民警察,機會來了,多地已實行了改革

當然,機會也並非所有人都能抓住,你得更好的提升自己,畢竟成功是沒有捷徑,只有努力,再者也只有部分地區有輔警轉正的優待,並非普及,目前沒涉及的省份,也只能通過,國考招警。省考招警以及社會招警的形式來實現自己的警察夢。

如果想及時瞭解湖南考試資訊可加群:101486795

2019國考行測資料分析備考誤區總結

國考公告已經快要發佈了,很多同學已經全身心的投入到國考備戰中。在行政能力測驗備考的過程中,很多同學對於行測資料分析這一部分的題是愛恨交加,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改變大家對於資料分析錯誤的理解,中公教育專家在這裡就如何備考資料分析給予大家建議和意見。

從每年的考題方式來看,每年的資料分析都是材料、題乾和選項這三部分構成的,給出一篇完整的材料,進行查找列式和題目的求解,這也是初學資料分析感覺沒有任何熟悉感的原因,因為與之前的學習經歷和資料分析掛鉤不是很大。

從材料類型來看,以文字類、表格類、圖形類和複合類這幾種數據呈現形式居多,而且越來越以複合型材料為主,例如2018國考中資料分析考出材料類型為文字+表格材料2篇、圖形+表格材料1篇、文字材料1篇,這無疑對考生通過不同類型材料快速數據分析的能力提出了要求。總題量依舊是以20道題為主。

從考察方式來看,圍繞著計算、比較、排序這三大類為主,考點基本上圍繞增長率相關知識、比重相關知識、倍數和平均數相關知識這三大類,比重相關類的居多,例如2018國考中考察以增長、比重(比重計算、部分整體值計算、基期比重計算)、倍數和平均數為主,年均增長也有題目涉及,部分題目涉及多公式結合的較難題型,其中增長和比重為重點考查內容,比重知識點涉及尤為全面,考查的知識點較多並且較細緻。

從計算方法上看,首數法、有效數字法、特徵數字法和錯位加減法應用較為廣泛,觀察比較法、同位比較法為主要解決比較類問題的方法,絕大多數題都可以通過以上方法快速求解。

從行測各個部分得分率來看,資料分析這一部分是所有部分當中得分率最高的,20道題通常可以拿到17道題的分數,簡單,不佔用時間,重點是正確率很高。

在時間投入上,備考的複習時間應當拉長戰線細水長流的進行學習,材料讀起來比較費神,所以幾天的衝刺反而會容易產生厭學心態,堅持每天做4篇資料分析可以快速的提升資料分析的做提效率以及正確率。另外在考試當中投入的時間建議把握在30分鐘左右,絕對不能超過35分鐘,超過35分鐘就意味著佔用了其他部分的時間,那樣就會導致其他部分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了,可能會有部分考生會犧牲數量關係的時間來全部做資料分析,這裡建議每一個部分都要拿到自己應當拿到的分數,不要隨便放棄任意一個部分。

備考過程中學習資料分析通常會出現以下問題:一、閱讀障礙,就是在查找數據的時候找不到對應數據,這一部分會浪費不少時間;二、列式困難,找到相關的數據之後不能第一時間快速列式;三、計算障礙,列式後計算有些力不從心、花費過度的時間來計算的問題。這三大問題都是常規會遇到的,當然也是可以解決的,解決辦法如下:一、對於查找困難我們應當掌握相應的閱讀技巧,包括對材料的閱讀和題乾的閱讀,熟悉資料分析中材料的常規表達形式和題乾的常見問法;二、公式不熟練要自己先熟記所有的公式,要以理解結合背誦的方式進行記憶,對於公式的推導過程也要熟記於心,這樣可以幫助你更好的運用公式解題;三、熟練使用計算技巧。計算不熟練,不懂得用什麼方法來計算,關鍵的原因在於計算技巧使用的熟練度不夠,對於數字還是較為陌生,同時對於各個技巧針對的式子特徵沒有記憶和劃分。

中公教育專家希望大家可以在讀完上述講解之後有所收穫,同時也要少走彎路,避開死記硬背,機器人式的做題,而是以理解的方式來進行學習,祝大家“一戰成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