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機會來了!OLED材料市場需求大增,中國企業準備好了嗎?

機會來了!OLED材料市場需求大增,中國企業準備好了嗎?

繼京東方成都6代線和天馬武漢6代線之後,中國越來越多的OLED生產線將陸續進入量產階段,對OLED材料需求將不斷增加。國外OLED材料廠商都想抓住這次難得的機遇,紛紛湧入中國市場。近日,在默克剛剛宣佈OLED技術中國中心正式啟用之後,又有消息傳出,LG化學打算在中國設立OLED材料技術中心,後續應該還有更多的廠商將在中國設立OLED技術中心。

與此同時,作為後進者的國內OLED材料廠商雖然大多還處於起步階段,與國外廠商有一定差距,但是近幾年發展速度很快,有的已經搭建起OLED實驗線,OLED材料也越來越接近量產水平。中國企業正在搶抓OLED材料市場機會。

OLED材料市場機遇大

國內企業湧入

OLED材料市場需求正在不斷增長。IHS報告指出,到2022年,OLED有機發光材料市場規模將達32億美元。DSCC報告也顯示,2017年OLED材料收入增長43%,達到8.69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OLED材料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將達24%,屆時市場將達到25.6億美元。

OLED材料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既包括三星Display和LG Display的產能擴張,也包括中國面板製造商多條6代柔性OLED生產線的陸續量產。

中國OLED產業聯盟常務副秘書長耿怡指出,2017年,我國大陸地區AMOLED面板營收12.6億元,出貨面積7萬平方米,出貨量超過1000萬片。2018年,隨著多條產線進入量產,AMOLED面板營收和數量有望實現大幅度增長。

預計未來兩三年內,國內十幾條OLED生產線都將量產。隨著這些產線良率的提升,產能的釋放,中國面板廠商對OLED材料的需求將大幅增長。近幾年來,阿格雷亞、吉林奧萊德、上海宇瑞、煙臺顯華、西安瑞聯、鼎材科技、三月科技、江西冠能等國內企業紛紛湧入OLED材料市場,希望分得一杯羹。

維信諾總裁張德強指出,維信諾PMOLED剛開始只能跟著吃“細糧”,一半以上的材料都需要進口,大部分材料都需要向日本、韓國、歐美企業購買,但是現在90%的PMOLED材料都由國內企業提供,大大提升了PMOLED面板的盈利能力,AMOLED也要走同樣的路。

與國外差距大

國內企業加速追趕

OLED材料包括紅色發光材料、綠色發光材料、藍色發光材料、空穴注入層(HIL)、空穴傳輸層(HTL)、電子傳輸層(ETL)等。目前,OLED材料整體市場雖然分散,但是細分市場已經出現壟斷。

其中,紅色發光材料、綠色發光材料、藍色發光材料和電子傳輸材料幾乎被壟斷,陶氏化學佔據74%的紅色發光材料市場份額,出光興產佔據69%的藍色發光材料市場,三星SDI佔據50%的電子傳輸材料市場份額、51%的綠色發光材料市場份額。輔助發光層材料和空穴傳輸材料雖然沒有被一兩家廠商壟斷,但是同樣被少數幾家材料廠商瓜分殆盡。鼎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任雪燕表示,這些材料廠商在材料細分市場中的地位一時難以撼動,因為它們的材料性能穩定,技術難度高。

而中國大陸OLED材料產業鏈可分為化工原料、中間體、單體粗品、高純度昇華品,其中化工原料、中間體、單體粗品技術含量較低,中國大陸參與者眾多,產能富餘,但是品質參差不齊,而接近量產使用的高純度昇華品技術含量高,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大部分中國大陸企業缺乏相關專利,涉足的較少。任雪燕指出,2015年,全球OLED材料市場10億美元,OLED中間體需求只有1.5億美元,高純度昇華品卻佔據OLED材料市場份額的85%,是最大的蛋糕,卻被國外材料廠商拿走了。

鼎材科技研發中心主任劉嵩指出,中國OLED材料廠商正面臨三大挑戰。第一,中國大陸OLED材料企業即使開發出產品,但是由於缺乏器件研究,不能準確高效地向面板客戶提供滿足屏體性能要求的材料產品及器件方案,這是最大的挑戰。第二,面板量產線出貨壓力、良率壓力、成本壓力巨大,國內OLED材料企業技術積累薄弱,無核心專利拳頭產品,大多以仿製為主,目前更偏向國外材料。第三,國內OLED材料企業大多缺乏量產配套經驗,品質管控手段尚未健全,產品品質較原廠產品品質差異較大。

雖然中國OLED材料起步較晚,存在諸多挑戰,但是中國OLED材料發展速度很快。據透露,近幾年,鼎材科技專利數量每年以50%的速度遞增。國顯光電OLED研發中心總經理高峰指出,國內OLED材料廠商也在建OLED實驗線,它們除了研發材料之外,也在研究器件,部分廠商材料越來越接近實際量產水平。而且隨著國內OLED產線不斷量產,採用國內OLED材料的比例也會相繼提升。

其中部分OLED材料廠商或者研究機構已經有一些小突破。三月科技對自主CPL材料擁有材料及器件應用的雙重專利保護,CPL材料折射率高、穩定性好、紫外阻擋性良好,並可將OLED器件性能至少提升5%。清華大學則在OLED材料研究上取得了新突破。清華大學教授段煉表示,他們採用熱活化延遲熒光(TADF)材料做主體,摻雜傳統的熒光或磷光材料,通過能量傳遞分離三線態激子上轉換與發光過程,突破了TADF材料的設計瓶頸。

著眼產業生態

上下游企業綁定發展

國內液晶材料發展過程對國內OLED材料發展具有借鑑意義。由於材料技術短期內不可能突飛猛進,過去像萬潤、瑞聯等剛進入液晶材料領域時都是先從為默克提供液晶單體開始,現在液晶材料自主化供應能力不斷提升。南京平板顯示協會副秘書長薛文進建議,OLED材料自主化生產也可以從切入中間體開始,這樣風險小一些。

OLED材料技術突破需要一個長時間的發展過程。國外OLED材料企業很早就開始佈局,像默克從1999年就開始研發OLED材料,而且十幾年來一直持續投入到OLED產業化。國內OLED材料廠商如果要走得長遠,需要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OLED材料。劉嵩認為,國內OLED材料企業唯一的出路是找到對標,做好品質,由跟進創新到自主創新,聯合上下游客戶協同創新,重視並加大自主專利產品研發的投入。

為了加速OLED材料技術突破,甚至可以進行一些收購。復旦大學教授谷至華表示,中國OLED企業要有全球視野,可以像三星一樣去投資或者收購國外的一些OLED材料企業,通過整合全球資源來提升競爭力。

福州大學教授嚴群建議,地方政府應該在引進面板企業的基礎上建立產業生態圈,通過面板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的發展,而不是讓上下游企業各自為政。所以顯示產業不只需要制定國家政策,還需要建立區域顯示產業生態基金,利用金融機制促進OLED材料和設備企業的發展。例如,區域基金資助京東方300億元,其中200億元是用於國內OLED材料驗證、研發,如果京東方採用了國內OLED材料,京東方就可以獲得區域產業生態基金的支持。國內OLED材料企業後期如果獲得一定利潤,可以將部分利潤上繳到產業基金中,進一步促進國內OLED材料的發展。

同時,相關部門在制定OLED產業政策時應該著眼於產業生態,將面板廠商和材料廠商綁定發展。不同材料之間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會相互影響,對於面板廠商來說,改換任何一種材料,其他材料可能也需要跟著改變。如果國內材料研發不成體系、不能持續,對於面板廠商短期來說有益,但是長期來看是一種傷害。劉嵩強調,材料的設計與器件的設計相互影響,不同材料在器件上體現不同的特徵。材料定製化開發更有利於顯示產品性能的提升。

机会来了!OLED材料市场需求大增,中国企业准备好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