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外交忽悠團創始人
2018年生產的殲11B與2008年生產的在技術上的差別是有的,但並不大——沒有軍迷期望中的“大改”。比如說,熱議的殲11B換裝有源(或者是無源)相控陣雷達,就未出現。詳細的改進之處,現在還沒有官方的明確說法,可以確定的改變有這麼幾處:一、換裝我國第二代光電跟蹤瞄準系統(EOTS)。二、火控兼容能力得以提高。三、根據央視的報道,殲11B裝備了新型的高性能雷達。
一、殲11B換裝了我國第二代光電跟蹤瞄準系統(EOTS)。EOTS就是位於飛機雷達罩上端的小圓型雷達,換裝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戰機的事態感知能力以及作戰效率。EOTS的主要用途:在火控雷達受到干擾的情況下(或者說是受其它限制),飛行員能夠根據紅外探測等手段發現敵方目標。可以把光電跟蹤瞄準系統(EOTS)看作是“機載雷達的補充”,屬於被動式紅外探測手段,該裝置具有高度解析成像、自動跟蹤、紅外搜索和跟蹤、雷達指示、測距與雷達點跟蹤等能力。
二、火控兼容能力得以提高。2008年的殲11B對外宣傳的性能遠高於實際性能,火控兼容能力根本達不到宣稱的水平。很多導彈根本無法兼容,不具備發射性能先進導彈的能力。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技術的進步,殲11B在這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消息稱,07批次(2017年重啟殲11B生產線後,生產製造的批次)的火控兼容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有望兼容PL15空空導彈,但這個消息無法證實其真實性。
三、殲11B裝備了新型的高性能雷達,這是央視報道中的說法,但可以肯定不是相控陣雷達(外觀上就能夠很明顯的看得出來)。換句話說就是,殲11B最有可能的就是改進型國產脈衝多普勒雷達。其航電系統是否進行了改進,現在還不得而知,並沒有這方面的官方報道。2017年9月,央視記者近距離報道殲11B,駕駛艙內部並未公開。07批次殲11B使用的國產渦扇10A型發動機,也較之前更加成熟,可靠性也更高。
從技術上來說,2018年生產的殲11B比2008年的沒有根本性的變化,或者說是沒有“質”的變化——殲11B還達不到三代半戰機(我軍方標準)的水平,性能上的差距並不明顯。有人說“沈飛這是沒得造了,只好拿出老的殲11B來應付”,只能說這些人腦子有問題,夠無知:沈飛也好,成飛也罷,造什麼戰機、造多少架,是他們自己說了算的嗎?空軍不下訂單,沒有資金,拿什麼造?即便是能造,造出來的東西給誰用?
那麼,空軍在殲10C、殲16、殲20這些新裝備已經開始服役後,又為何要重啟殲11B生產線?
裝備任何一款武器裝備的唯一原因就是需求,儒道之主認為,重啟殲11B生產線就是因為空軍有這個需要。2015年,殲11B的“大改版”殲11D就已經首飛,沈飛絕對有能力把殲16的技術複製到殲11D的身上,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有一個問題需要認清:就像由殲10B大改成殲10C一樣,性能、戰鬥力確實得到了相當大的提高,但費用同樣要高出去一大截。殲10C屬於單發中型三代半戰鬥機,費用要比重型三代半戰機便宜很多——殲11B升級成三代半?空軍可沒那麼多錢。
再有,我軍已經有了殲16戰鬥轟炸機、殲10C多用途戰鬥機的對空作戰能力都相當強,殲20又是以奪取制空權為主,再來個空優重型的殲11D?從作戰需求的角度來說,純屬是“雞肋”。有購買殲11D的錢,還不如多買幾架殲16,更實用——短期之內,殲11D註定沒有市場。未來,殲11D計劃也沒有太大希望,個人對其前景並不看好,最有可能的就是:對殲11B進行“有限度”的升級,大改的希望非常小。
我空軍需要殲11B,一方面的原因是:空軍還有大批二代殲7、殲8戰機及其改進型需要更換。不考慮殲轟7A在內,這些二代機總數有近七百架。此外,早期從俄羅斯進口的蘇27SK戰機也已到期,這些部隊都急等著換裝。殲20仍處於小批量產階段,產量有限;殲10C、殲16的生產速度,無法滿足老舊戰機的淘汰速度。在這種情況下,空軍訂購殲11B也就不奇怪了——我國包括自研、仿製在內的三代機就這麼幾款,空軍也沒其它的可選。
第二個原因就是擴編了,團改為旅,戰機數量由24架提高到了32架,這個“窟窿”也需要填補。一個團改旅就需要至少8架戰機,可以想象一下:這個“窟窿”有多大?老舊戰機已經到了服役年限,急等著換裝;擴編還需要更多的戰機,眼巴巴的望著。總不能為了確保先進性,全都在那乾等著吧?
第三個原因就是應對周邊的緊張局勢,想要確保戰鬥力、威懾力,這不僅需要“質”,更需要量。周邊的三代半、四代機如蘇30MKI、F35等自有蘇35、殲16、殲20等來對付,殲11B則完全可以應付那些老舊的F15、F16等——閒著沒事瞎搗蛋的小國也不少,殲11B倒是可以對付它們的戰機,包括某島。
結束語,儒道之主認為,殲11B重啟生產線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補充我國戰機裝備數量的不足,確保我空軍裝備的戰機規模,提高我空軍的整體作戰能力。至於經濟原因、發展方向等都屬於次要的,戰爭不等人——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儒道之主
讓廣大軍迷失望了,基本上沒什麼差距。
近期,官方媒體密集報道了即將換裝殲20的空軍航空1旅“先鋒大隊”的模範事蹟。在這些報道中眼尖的軍迷發現了07批殲11B的身影(上圖就是)。07批是停產多年後的殲11B在去年開始復產的最新批次。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我軍第一個裝備殲11B的單位,1旅目前非常罕見的混裝了AL31F版和太行版的殲11B,再加上一批殲11BS。
網絡上很多軍迷對復產的07批次抱有很高的期待,甚至有人幻想這是沈飛用殲16、殲11D技術對殲11B深度改進的三代半戰機。在殲16正在大規模鋪貨的當下,將殲11B改裝成三代機也是很合理的,但是現實總是不盡如人意---復產的07批次殲11B與之前的批次在技術水平上基本沒什麼不同。
當然,以沈飛目前的能力,在殲16和殲11D兩個項目之後,弄出一款三代半水平的殲11B並沒有技術上的障礙。對於殲11B來說,主要換裝先進的AESA雷達和電傳飛控技術,再整合點多用途能力的航電系統,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時髦的三代半戰機。但是,上述幾條改進方向都沒有體現在07批的殲11B上,黑色的雷達罩就是最明顯的證明。
至於07批的殲11B為什麼沒有進行明顯的改進,這要從這批殲11B的出生講起。
目前我國軍隊正在進行熱火朝天的改革,對於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來說最大的改革就是“師改旅”,就是把原來的一些團級部隊改成旅級作戰單位。這樣的改革最明顯的結果是原來一個戰鬥機團下轄24架飛機(典型的殲11團),改成旅之後變成32架。多出來的8架就需要相方設備籌集。從別的部隊抽調是一個辦法,但是最根本的解決方案就是多采購一些,結果就是復產的07批次。
除了師改旅擴大編制需要補充的飛機,07批次的殲11B還有其它用處。
這是滄州飛訓基地的07批殲11B。按說,裝備了殲20、殲16、殲10C等先進戰機的飛訓基地不應該再裝備殲11B這樣的“落後”裝備。其實,這是該部用於編寫新大綱下的殲11B使用手冊,為使用殲11B的部隊進一步挖掘該機的戰鬥力。
在殲20、殲16、殲10C正在如火如荼換裝的當下,空軍再裝備一批老掉牙的殲11B確實顯得有點開倒車的意思。其實,正如前文所說,並不是我們沒有那個技術能力,而是軍隊在權衡性能和軍費支出後,以戰鬥力標準作出的合理選擇。
誠然,我們可以開發出一款三代半水平的殲11B,但是那樣會付出不菲的資金和時間上的代價,軍隊也得重新建立一套體系,這些都意味著額外的資源投入。既然這批殲11B是為了補充編制,數量也就是區區幾十架,沒有必要搞一個新型號。而技術水平相似的殲11B交付部隊後,輕車熟路的使用單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戰鬥力,這就足夠了。畢竟,雖然這些年來軍費稍微寬裕,但是空軍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不是?其實與軍迷一味對武器裝備的性能吹毛求疵不同,軍隊更看重裝備能否快速、可靠的形成戰鬥力。
與其花費巨資舔幾十架不痛不癢的三代半空優戰機,倒不如省下錢多來點這個。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2018年還在生產殲-11B,就別提技術上和十年前的殲-11B有沒有差距了,沒有,至於為什麼殲-20、殲-16都出來的今天,還要生產落伍的殲-11B?
一句話,鬥爭形勢嚴峻,空軍嗷嗷叫要飛機,三班倒都不趕趟了!
最近一段時間的國際形勢,不便細說,各位肯定都很清楚,中國海、空軍面臨的壓力在增加;海軍新船如下餃子,空軍則到處要飛機,廉頗老矣的殲-7、殲-8系列亟待換裝,四代機沒指望,三代機至少你得管夠吧?
另外還有一個重大情況,空軍在進行改革,從“團-師”的兩級體系改為“旅”,也就是把團擴充為旅,一個航空兵團的24架編制數量至少要提升到32架、甚至更多,那麼很明顯,改制一個裝備三代機的航空兵團,就要補充至少8架三代機。
一方面替換老舊機型,另一方面補充編制,這麼多的戰鬥機從哪來呢?
咱國家的戰鬥機研發、製造基地,一共就兩處,瀋陽的601所、112廠(沈飛)和成都的611所、132廠(成飛),現在全都在開足馬力造戰鬥機。
成飛這邊沒說的,殲-20是天字第一號工程,此外就是殲-10C,預計年產能為24架殲-20、24~32架殲-10C,粗略估計可整體換裝一個航空兵旅、補充一到兩個航空兵旅的編制;
而沈飛呢,情況就很複雜了,殲-16是重點工程,殲-15低速維持生產,殲-31還八字沒有一撇呢,此外還有啥?沒了。
每年24架殲-16,再加上幾架殲-15,這就是老牌大廠、沈飛的貢獻?
可拉倒吧,沒看見現在空軍、海軍航空兵都餓成啥樣了,看見戰鬥機就兩眼放光,上頭馬上發話,不行,你沈飛是共和國航空工業長子,每年吃這麼多國家撥款,趕緊拿戰鬥機出來,什麼什麼,蘇-35?
那是買老毛子的、和你有啥關係,趕緊的、別墨跡,會造啥就趕緊造點啥!
沈飛還能幹嘛,蘇-27套餐包裡扒拉扒拉,好吧,殲-11B復產走起……
話囉嗦,理不囉嗦,在2018年這個隱身戰鬥機滿天飛的時代,為啥還要繼續生產很不隱身的殲-11B嘞,誰不想機庫裡一水的殲-20,但沒辦法,別說一架殲-20要人民幣10億元,就是不差錢,也沒生產線造啊。
今年新生產的殲-11B,據稱,和十年前的殲-11B幾乎一模一樣,改進很小,就是為了和空軍、海航已有的200多架殲-11B兼容,造出來就能直接用。
總而言之,一切貼近實戰,準備軍事鬥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