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仗準備撤退,傳令兵卻搞錯將軍的意思,糊裡糊塗把敵國給滅了

戰爭是個嚴肅的事情,兵荒馬亂,殺聲四起,由不得半點疏忽。然而五胡十六國時期,一個誤會導致了一場由敗而勝的戰役,進而覆滅了一個王國。乍聽起來彷彿是個玩笑,有點天方夜譚,而實際上這就是事實。

這場有點荒誕的戰役是由一個叫桓溫的人主導的。他時任東晉安西將軍,娶了皇家公主,所以還是個駙馬。一直野心勃勃,亂世之際,希望能做出點成就。

打敗仗準備撤退,傳令兵卻搞錯將軍的意思,糊里糊塗把敵國給滅了

但是整個東晉朝廷就希望過點安穩日子,不去搞這些花花腸子,能不動就不動嘛,可一個有志向的人怎麼能安心就這樣縮在一個小地方呢?況且現在周邊的形勢非常有力,成漢的國主昏庸無能,以為佔著一個好地方就能萬事大吉了,在軍事方面的投入非常有限,這樣的大好機會再不把握,等到啥時候啊?

打敗仗準備撤退,傳令兵卻搞錯將軍的意思,糊里糊塗把敵國給滅了

所以在朝堂上他一個人跟一群人槓起來了,可把他氣的夠嗆,好在這時站出來一人支持了他一把,這就是袁喬,時任東晉江夏相。可算說了一句讓桓溫舒坦點的話,強烈支持桓溫出兵攻打成漢,並具體分析了成漢現如今的情況。

打敗仗準備撤退,傳令兵卻搞錯將軍的意思,糊里糊塗把敵國給滅了

桓溫立馬上奏摺請皇帝批准了,這個人真的是個急性子,一審一批,再等到消息傳下來,他估計黃花菜都涼了,等得不耐煩,索性就直接帶著一萬精兵就走了。沒有等糧草,沒有等佈局,啥都沒有,這膽子也是賊大,要不然後面一群大臣都看得心驚肉跳,都思忖著多半要有去無回了。

打敗仗準備撤退,傳令兵卻搞錯將軍的意思,糊里糊塗把敵國給滅了

沒想到桓溫一去,連打三次勝仗,直逼腹地。就等著最後一搏就能拿下這個國家了,也許是逼到盡頭了,成漢的士兵們這才真正急眼了,憑藉著有力的地勢,實施頑抗,形成了鐵板一塊。這對桓溫來說,極為不利,因為他是孤軍深入的,沒有援軍接應,也沒有糧草可以補給,不說打仗,就是再拖個幾天,也能拖垮了。

打敗仗準備撤退,傳令兵卻搞錯將軍的意思,糊里糊塗把敵國給滅了

要不說人算不如天算,這最後一仗打得十分艱難,大部分東晉士兵精力都不濟了,又憂心忡忡,戰鬥力大大減弱,眼看要撐不住了,很多人都建議撤兵回去還能有活路。桓溫看這形勢也是無力迴天了,準備退了。

打敗仗準備撤退,傳令兵卻搞錯將軍的意思,糊里糊塗把敵國給滅了

萬沒想到成漢國主李勢來了這麼一出,他讓軍隊全都出城,恰巧一支箭射到了桓溫的馬前,桓溫趕緊下令撤退,沒想到傳令兵一看嚇懵了,腦子沒轉過來,還以為桓溫要繼續進攻,於是糊里糊塗的敲響了進攻的鼓聲,東晉士兵一聽原本要撤退,這會兒又這麼慷慨激昂的要進攻,莫不是事情出現了轉機,要勝了?

打敗仗準備撤退,傳令兵卻搞錯將軍的意思,糊里糊塗把敵國給滅了

一群人跟又打了雞血一樣往前衝了,這下將成漢的軍隊徹底嚇到了,這是準備血拼啊,不要命的打法,這一下給搞得措手不及,竟然沒抵抗住。成漢也就此滅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