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萬字背後的20多年探索,李澤湘要培養的是一批批「大疆」

近日,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創始人兼董事長

李澤湘教授1.7萬字闡述如何培養創新人才的文章大火,引起廣泛關注與熱議。

1.7萬字背後的20多年探索,李澤湘要培養的是一批批“大疆”


文章的核心是李澤湘教授針對我國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科技轉化機制等方面的不足,通過深入分析工程教育的幾次重要改革的經驗及當前新工科教育改革的若干著名案例,總結提出了新工科教育實踐的定位、措施與評估標準,並結合粵港機器人學院的具體實踐,提出了一套新工科教育背景下機器人學院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初步建設方案。

對於創新人才培養,李澤湘教授早已成為業界創業導師的“代表性人物”,固高、大疆、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等成為其孵化的典型“代表作”。就在今年7月2日,李澤湘與大疆創始人汪滔這師徒二人一起榮獲了2019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大獎(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Award)。

其實,李澤湘教授從20多年前就開始了創新人才培養的思考與實踐。

創業者有一個共同點:喜歡玩

1979 年,中南礦冶學院 ( 中南工業大學的前身 ) 17 歲新生李澤湘被公派赴美留學,他先後獲得卡內基—梅隆大學電機工程及經濟學雙學士學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機工程與計算機專業的碩士和博士學位。1992 年,李澤湘加盟香港科技大學。致力於研究人工智能的他最想做的是成立一家企業,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商品。1999 年,深港產學研基地的啟動提供了契機,他創辦了主打運動控制系統的固高科技公司,併成為基地入駐企業。

這次創業讓李澤湘對於產業發展需要什麼人才、學生創業應具備什麼能力有了深刻認識。後來,他在港科大開設了一門新的課程——機器人設計,讓不同專業、不同背景的學生在一起,通過溝通合作,解決產品設計的實際問題。他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做畢業設計,因此,學生必須到深圳採購零部件,瞭解深圳的產業鏈。而汪滔正是這門課程的學生之一。

“汪滔當時說,他想做個航模飛行控制器,他從小就喜歡玩航模,我說你能自己找到問題去做,挺好。”李澤湘曾介紹到,創業的學生都有一個共同點:從小喜歡玩。玩機器人、玩航模 …… 但高考的壓力使他們的興趣被壓制了。" 實際上,你只要提供一個環境,就能讓學生把原來的興趣激發出來。後面,老師的事蠻簡單,支持他們去做就行了。"

李澤湘回憶道,汪滔創業碰到很多困難,比如前期在深圳招的工程技術人員都跑光了,有的人還拿他的技術出去搞個小 " 大疆 "," 你就得幫他重新創建團隊,不過,學生更多還是需要精神上的安慰,跟他聊聊天,聽他訴訴苦,年輕人還是能做敢闖的。"

至於為什麼中國原創和領先的市場會發生在無人機行業,李澤湘認為,這是偶然也是必然。首先,這個技術在實驗室的研究已做了很長時間,有很好的基礎 ; 深圳的 3C 製造產業很成熟,能又便宜又好地將技術轉變成產品。" 大疆不是第一個做飛控的,關鍵是,當時這幾個年輕人能不被傳統的山寨思維左右,自己去定義這個產品,把它做到極致,做出風格,所以,他們走出來了。"

如何批量培養 “大疆”

大疆的成功給李澤湘很大啟發。他不斷思考,如何把單個成功案例系統化、規模化,培養出一批“大疆式”的科技創新企業。"

產學研結合這條路,我在香港探索了 20 多年,大家可能覺得這是老生常談,但要真正做到真不容易。" 李澤湘坦言,最大挑戰是,不管內地還是香港,大學教育都遠遠落後於科技產業的發展,高校沒有充當科技產業的發動機。" 中國大部分創新科技公司都是由草根創辦的,學院派創業非常少。雖然香港有幾所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學,但這些大學都是在論文發表排名上不錯,成果與產業結合還是非常小的一部分。"

在他看來,這一現象的深層次原因是,高等教育的評估和定位出了問題。李澤湘教授在第五屆中國機器人峰會作主旨報告時就談到,以前我們培養的學生,都是說他考試好、聽話、能寫論文,這就是好學生,這種學生我們也需要一些,但是我們更需要的是有夢想、敢折騰、能動手的一批人,但是很遺憾,我們的教育體系,沒有為這樣的年輕人提供一個空間。

李澤湘清楚地記得,1998 年香港科技大學派了一批教授去深圳培養人才、與企業合作。" 結果,很多人被退回來了。因為香港高校對教師的評價標準主要是發表論文,很多老師沒辦法把科研成果產業化。"

"我們也在檢討,在人才培養上,如何用更新的方法培養敢創業的學生,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學生畢業後都去了硅谷大公司和金融界。" 李澤湘認為,香港高校需要在創新人才尤其是理工科人才培養機制上大膽改革,將學生的課程設計自然延續到創新中。" 比如,學生做畢業設計時,能不能組織他們到工廠參觀,提煉出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去設計產品,就有產生創業項目的可能。"

“比如通過機器人比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系統設計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還有把想法變成樣品,通過追求極致去一步一步的走出去。”李澤湘在峰會中還講到,圍繞創新人才培養所要做的,他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因為他深知教育體制的改革不可能一朝一夕實現,選擇自己創業來解決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問題。

2014 年,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在東莞揭牌,李澤湘團隊負責基地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這是一個孵化平臺,他希望把香港、內地以及全球的創業者聚集到這裡,打造世界級的機器人產業平臺。

" 現在我們已經培育了 20 多家機器人創業團隊和公司,發展得還不錯。他們的成功就是我的終端產品。相信 10 年、20 年後,這裡將走出更多明星高科技企業。" 去年,李澤湘將這個模式推回香港,他與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香港大學陳冠華教授等共同發起成立 "HONGKONGX" 科技創業平臺,引導在港青年創業。

“只有這條路走通了才能夠抓住新的一波產業革命,才能打造一個又一個國際知名品牌。”李澤湘教授在峰會中表示。

注:本文結合虎嗅、《環球時報》、李澤湘教授在第五屆中國機器人峰會中報告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