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爭霸,幕後廝殺

臺前爭霸,幕後廝殺

魔術,又稱幻術,作為一種舞臺表演藝術,它利用特殊的設備以及特別的技巧,營造出視覺上的錯覺,給觀眾帶來認知上的偏差。

有些朋友可能有這樣的一個觀點:魔術是從西方國家興起的。但其實,我們國家的魔術發展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時期,而在唐宋時期,則迎來了中華魔術的發展高峰。中華魔術,也叫幻戲,它並不只是在舞臺上故弄玄虛以博人驚歎,而是一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在文化懸疑作家巫童的新作《魔術會:幻戲陷阱》,就通過一場場舞臺上的激戰,把中華魔術的精彩之處,一一展現在讀者面前。

故事發生的時代,正值日軍入侵上海,中華大地上一片血雨腥風,而故事的緣起,則與中華魔術界的一件聖物“龍圖”有關。相傳,這件“龍圖”是一代宗師陳摶老祖傳下來的。可以這樣說,龍圖在幻戲界的地位,就好比是武林界了不得的武功秘笈。

在三十年代的上海灘,幻戲界的一些領袖人物,紛紛想把龍圖收入自己囊中。我們的主人公易希川,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登場的。

本書的精彩看點,主要有這麼三個方面,下面,我就為你一一道來。

本書看點之一,就是對中華魔術,也就是幻戲的介紹。本書作者巫童是位魔術發燒友,而且他本人對中華傳統魔術有著數年的研究。所以,在這本書裡,一場又一場精彩的魔術表演,可以說是層出不窮。

“畫骨附魂”、“神仙索”、“天火焚身”、“凝水成冰”……這些看起來玄之又玄的名目,正是中華魔術裡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技藝。而這些平時難得一見的幻戲,卻被作者在書中描繪得精彩紛呈。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巫童並不只是描述魔術表演,他更為我們揭示了中華魔術的傳承與魅力,而這正是本書的另一個亮點。

在人們看來,變戲法、耍手藝的,不過是為了博人一笑,賺些銀錢。但是,這本《魔術會:幻戲陷阱》讓我們看到,以幻戲為生的表演者,不僅肩負道義,更有著愛國情懷,雖然,並不是所有的幻戲表演者,都良善而正直,但對於幻戲的痴迷和熱愛,卻是他們的共同之處。而那些與幻戲表演有關的歷史傳說,更是把我們帶入到另一個神奇的世界。

這本書的亮點之三,就是作者對於人物的塑造。在這個故事裡,陸續登場的人物有日軍、有間諜、有愛國志士,還有幻戲師。作者著力塑造的人物,除了主人公春秋彩戲派的大弟子易希川之外,還有日本最年輕的幻術大賽冠軍秋本久美子、名震上海的幻戲高手羅蓋穹、安徽彩戲王牧章桐,等等。作者擅長通過語言行為來刻畫書中的人物,而這些性情迥異、身份不同的人物,經作者之手,便活靈活現。

如果,我們只是把目光放在舞臺上的對決,而忘掉了幕後的熱血廝殺,那麼我們就將錯過本書真正的精華:舞臺上的對決,畢竟只是技藝上的比拼,而幕後的廝殺,則是公理道義與個人私利的較量。那些重創日本士兵的幻戲豪傑,固然值得人們敬佩,而那些為了堅守心中道義,堅決不肯與惡勢力妥協的人,也是頂天立地的英雄。

中華魔術的要義,不在於神,不在於玄,而在於表演者的內心,是否有所堅守,這種堅守,既是對於道義的擔當,更是人格境界的堅持。一個真正優秀的幻戲師,必然首先是個心地純良的人,否則,不過是賣弄技巧的小丑,終將被世人唾棄。

臺前爭霸,幕後廝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