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先頓悟心性本淨,煩惱本空,即不執法修行

須知雖藉對治功夫,暫調習氣,以先頓悟心性本淨,煩惱本空,即不執法修行,落於有修有得有證之劣見,故能念念歸宗,心心契道,不失頓悟之旨。反之,修在悟前,以未見性故,雖念念薰脩,但著著生疑。不能自在無礙,同時粘著法相,摶取功德,生死不了。故同樣用對治法門,於悟人份上,如假道暫宿。一時方便,不落法執,日久月深,自然契合道妙,成就無上菩提。與前勝機習淺,修而無修,無修而修者,更無差別,是又不可不知也。

以先頓悟心性本淨,煩惱本空,即不執法修行

又如修淨土唸佛者,未開悟前,不知念念歸宗,只向外馳求,著相修行。甚者,著功德相,以多為勝,趕唸經咒,反致生病。及開悟後,方知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唸佛即是念心,念心便是念佛;念念唸佛,念念喚醒本心,所謂心佛道交,打成一片。故古德謂,一句佛號,明心見性後,方能全提,以未悟前,既不知唸佛之落處,又復著著生疑,故不得真實受用。開悟後,識得心之本原,念亦得,不念亦得,無所謂念與不念;既不著相以求念,亦不避舍而不念。整日淨裸裸、赤灑灑,逍遙自在,隨緣無礙,到這時方才真正稱得起淨念相繼,無一念不是佛念。

關於“淨念相繼”一語,其中大有學問,它和禪宗悟後的保任功夫完全無異,它是念佛人修行進程的指標。茲不嫌辭費,略述於下:

蓋“淨念”二字非如一般人所想象的以清淨心念佛,即為淨念,而是念佛功純,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一時脫落,能所雙亡,空有皆泯之正念,始為淨念。

至於“相繼”,則又分靜中相繼、動中相繼與動靜一如等功夫深淺的差別。茲分析如下:

(一)靜中相繼。唸佛人念至能所雙亡,本性顯發時,為初顯淨念。嗣後,因無始曠劫著相習氣深厚,不能每坐皆顯,須隔數週、數月甚或一年再現,此全視行人的根基與修行的疏密而定。此時,行者須加勁精勤用功,使相隔時間漸漸縮短。由一年而數月,而一月,而數日,最後座座皆現;此為靜中相繼,相當於禪宗的“保”字功夫的第一階段,是為理一心。

(二)動中相繼。靜中能時時相繼,遇境緣動亂時,又復打失,不能稱為真相繼。須在日常動用中磨鍊,上而至於縱橫無礙,順逆無拘,如在靜中一樣,仍舊孤明歷歷,無有走著,方為動中相繼。但有時偶爾忘卻,遇境而動,馬上即覺而歸空。此相當禪宗的“保”字功夫的第二階段功夫,是為事一心。

(三)動靜一如。不管動中靜中,俱無走著,且無守住之心,純任自然。此相當禪宗的“任”字功夫的第一階段,是為理事一心。

(四)相繼亦不可得,不守之心亦無,昔日所有玄妙奇特,一掃而空,鎮日如痴如呆,淡而無味,然無味中有至味在焉。此相當禪宗的“任”字功夫的第二階段,是為事事一心。斯真淨念相繼者也。

——元音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