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年齡小,老得慢

近幾十年來多項研究表明,“主觀年齡”比實際生理年齡能準確預測抑鬱症、糖尿病、高血壓和老年痴呆症等多種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風險。美國《智力》雜誌刊登的法國研究證實,心理感覺越年輕的人,健康程度更高。

法國蒙彼利埃大學研究員雅尼克·史蒂夫及其研究小組對一項大型研究數據進行梳理分析。參試者於1957年和2011年接受了相同的智商測試及“主觀年齡”評估。結果發現,20歲左右時智商較高的人70多歲時感覺自己更年輕,其“主觀年齡”平均比生理年齡年輕17%。研究人員將參試者的受教育水平和性格特徵納入考慮範疇後分析發現:“心理年齡越小,衰老越慢。”

史蒂夫博士分析指出,焦慮、疾病等不健康狀態會令人覺得自己老了;而“主觀年齡”大的人,身體活動不自覺地受到了限制,不願運動、應對壓力能力差、對身體狀況的想法也更消極,最終有可能導致疾病纏身,形成惡性循環。相反,智商較高的人群更擅於處理複雜信息,生活方式健康的同時,好奇心、求知慾和興奮感較強,自我感覺更年輕。這類人群容易克服與衰老有關的成見,幫助自己進入健康長壽的良性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