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醉花海,回憶鄉愁

地處三縣之狹,卻埋不了桃李的芬芳,臥於深丘之中,卻藏不住山水的俊秀。孕育於丘陵間的瑰麗——柏山村,是否能讓你記起兒時的回憶?勾起多年的鄉愁?

自金堂大道轉入鄉間小道,落英夾道,步行兩公里,景緻初現,名日桃花島。

“心馳神往,遊於太虛”,醉於桃花島的神秘。自《山海經•海外北經》記載: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桃林。夸父已去,但他的手杖卻化為了而今的柏山村“桃花島”。“桃花島”佔地千畝,暮春之時,千畝之地皆是桃紅一片,置於桃林間,景色綿綿,浮浮勾魂,讓人流連忘返,林間春露夾著春天的溫涼躺在桃花花蕊中,晶瑩剔透,宛如珍珠,千朵桃花就是千顆珍珠,一片桃林就是一林珍珠,陽光灑下,桃林化成了銀河,遊人彷彿重回神話世界中,在太虛中暢泳。

“紅黃相接,青煙不歇”,醉於桃花島的景色。立於丘上,俯視一望,桃花的豔紅與油菜花的鮮黃分割一線,卻又天然自溶,春風拂綠,紅與黃便隨著歌頌春天的讚歌搖擺,身嬌姿柔,風停則屏足,是歌劇情節的流轉,風起則舞起,是歌劇高潮的浪點,實在是一場視覺盛宴。人處在丘上,油菜花的芬芳和著桃花的花香迎面撲來,好似醉人的美酒,讓人不禁想大喝三碗,卻皺眉搖頭,這不過是花香而已,哭笑不得間又頗感失落;丘嶺間,坐落少許人家,星星點點,青煙寥寥,像一條條絲帶自雲間拋落人間,“敢問仙子何許興?朝遊暮思望回還”,想必仙子也留戀此間樂,留置雲梯,好改日遊玩。青煙中夾雜著農時人家炊食香味,溜進出遊路人的鼻中,炒米飯、熬濃茶、煮濁酒、煎彘肘的香味一併混入,像是一條似有的線牽著人,引頸待餐,這實在是一場嗅覺盛宴。田埂上,老人剛乾完農事牽著小孩,怡然自樂,黃髮垂髫,再看看這大好風景,彷彿做了回武陵人,來到了桃花源,可這不是夢,它確實存在這柏山村裡。

桃醉於這鄉間花海之中,“觀賞”的方面確實達到了極致。美景素來要配美食,才算完美,要“品嚐”出歸鄉的感覺。

柏山村種植最多的是桃樹,當然最美味的應該是桃果、桃花。柏山村當地的優質桃,皮薄肉多,甘甜多汁,當地產業抓住商機,帶領全村民眾加入“三入股三分紅”機制中,共生產共得利,使柏山村的優質桃聞名省內外,經常有人千里迢迢,慕名而來,只為在這生機盎然的時候嘗一嘗這春桃,品味濃濃的鄉愁。不僅桃果鮮美,桃花也是鮮美的,當地人為保留春天的記憶,採集剛落下的桃花,用清水清洗之後製成桃花茶,泡入煮沸的清泉水中,漫起輕煙,濃濃的鄉愁味再次勾魂攝魄,讓人夢迴當年,恰同學少年,遊玩田間,盤坐河岸,煮茶笑談。

柏山村有幾處池塘,池塘主人每年都會開展趣味活動,養些蝦魚在裡面,供大家垂釣,來遊玩的人挽起袖子,別上褲腳,扣頂草帽,嘴裡吧嗒著菸捲,身旁伴個小桶,不時有魚兒不服羈押,掃尾浪出水花,這是大人的樂趣。而孩童就可以在池塘邊邀友結伴,提上小桶,操起小網撈龍蝦;或者三五結隊的找個空曠的地方,各自拿出自己自制的風箏,競爭誰放得最高;或者就在田間地裡,光著膀子下田去捉泥鰍,泥鰍滑溜溜,少年更勝一籌,鼓起腮幫子,鉚足了勁兒死抓著不放,翻身一丟,就將泥鰍扔入簍中,不一會兒簍就滿了,大獲全勝似踏上回家的路,這是10多年前甚至20多年前才普遍有的情景,而在柏山村可以原滋原味的展現出來,同樣原滋原味展現出來的不僅如此,還有美食的滋味。池塘裡的魚兒,肉質鮮嫩,一口下去可以滋出油來,蘸少許辣醬,給人登入仙境的感覺;池塘裡的蝦,善鬥喜遊,蝦肉緊緻,殼薄而易祛,吃起來並不麻煩,來過這裡的人都會嘗一嘗,再加上幾句贊言,彷彿重溫了孩童時期的滋味,只有從媽媽廚房裡才能竄出來的味道。

遊畢,我們開始躊躇了,不想放走這醉人的夢幻花海,也不想放走這難尋的鄉愁氣息,只能在村口桃樹下望望,再懷揣著期待離去,期待來年仍然可以到此故地重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