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醉花海,回忆乡愁

地处三县之狭,却埋不了桃李的芬芳,卧于深丘之中,却藏不住山水的俊秀。孕育于丘陵间的瑰丽——柏山村,是否能让你记起儿时的回忆?勾起多年的乡愁?

自金堂大道转入乡间小道,落英夹道,步行两公里,景致初现,名日桃花岛。

“心驰神往,游于太虚”,醉于桃花岛的神秘。自《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桃林。夸父已去,但他的手杖却化为了而今的柏山村“桃花岛”。“桃花岛”占地千亩,暮春之时,千亩之地皆是桃红一片,置于桃林间,景色绵绵,浮浮勾魂,让人流连忘返,林间春露夹着春天的温凉躺在桃花花蕊中,晶莹剔透,宛如珍珠,千朵桃花就是千颗珍珠,一片桃林就是一林珍珠,阳光洒下,桃林化成了银河,游人仿佛重回神话世界中,在太虚中畅泳。

“红黄相接,青烟不歇”,醉于桃花岛的景色。立于丘上,俯视一望,桃花的艳红与油菜花的鲜黄分割一线,却又天然自溶,春风拂绿,红与黄便随着歌颂春天的赞歌摇摆,身娇姿柔,风停则屏足,是歌剧情节的流转,风起则舞起,是歌剧高潮的浪点,实在是一场视觉盛宴。人处在丘上,油菜花的芬芳和着桃花的花香迎面扑来,好似醉人的美酒,让人不禁想大喝三碗,却皱眉摇头,这不过是花香而已,哭笑不得间又颇感失落;丘岭间,坐落少许人家,星星点点,青烟寥寥,像一条条丝带自云间抛落人间,“敢问仙子何许兴?朝游暮思望回还”,想必仙子也留恋此间乐,留置云梯,好改日游玩。青烟中夹杂着农时人家炊食香味,溜进出游路人的鼻中,炒米饭、熬浓茶、煮浊酒、煎彘肘的香味一并混入,像是一条似有的线牵着人,引颈待餐,这实在是一场嗅觉盛宴。田埂上,老人刚干完农事牵着小孩,怡然自乐,黄发垂髫,再看看这大好风景,仿佛做了回武陵人,来到了桃花源,可这不是梦,它确实存在这柏山村里。

桃醉于这乡间花海之中,“观赏”的方面确实达到了极致。美景素来要配美食,才算完美,要“品尝”出归乡的感觉。

柏山村种植最多的是桃树,当然最美味的应该是桃果、桃花。柏山村当地的优质桃,皮薄肉多,甘甜多汁,当地产业抓住商机,带领全村民众加入“三入股三分红”机制中,共生产共得利,使柏山村的优质桃闻名省内外,经常有人千里迢迢,慕名而来,只为在这生机盎然的时候尝一尝这春桃,品味浓浓的乡愁。不仅桃果鲜美,桃花也是鲜美的,当地人为保留春天的记忆,采集刚落下的桃花,用清水清洗之后制成桃花茶,泡入煮沸的清泉水中,漫起轻烟,浓浓的乡愁味再次勾魂摄魄,让人梦回当年,恰同学少年,游玩田间,盘坐河岸,煮茶笑谈。

柏山村有几处池塘,池塘主人每年都会开展趣味活动,养些虾鱼在里面,供大家垂钓,来游玩的人挽起袖子,别上裤脚,扣顶草帽,嘴里吧嗒着烟卷,身旁伴个小桶,不时有鱼儿不服羁押,扫尾浪出水花,这是大人的乐趣。而孩童就可以在池塘边邀友结伴,提上小桶,操起小网捞龙虾;或者三五结队的找个空旷的地方,各自拿出自己自制的风筝,竞争谁放得最高;或者就在田间地里,光着膀子下田去捉泥鳅,泥鳅滑溜溜,少年更胜一筹,鼓起腮帮子,铆足了劲儿死抓着不放,翻身一丢,就将泥鳅扔入篓中,不一会儿篓就满了,大获全胜似踏上回家的路,这是10多年前甚至20多年前才普遍有的情景,而在柏山村可以原滋原味的展现出来,同样原滋原味展现出来的不仅如此,还有美食的滋味。池塘里的鱼儿,肉质鲜嫩,一口下去可以滋出油来,蘸少许辣酱,给人登入仙境的感觉;池塘里的虾,善斗喜游,虾肉紧致,壳薄而易祛,吃起来并不麻烦,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尝一尝,再加上几句赞言,仿佛重温了孩童时期的滋味,只有从妈妈厨房里才能窜出来的味道。

游毕,我们开始踌躇了,不想放走这醉人的梦幻花海,也不想放走这难寻的乡愁气息,只能在村口桃树下望望,再怀揣着期待离去,期待来年仍然可以到此故地重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