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行,通向故鄉另一種夢境


遠行,通向故鄉另一種夢境

日月記憶

亙古以來,太陽和月亮恆定不變的過客。它們對故鄉許下了忠誠的誓言,賜予著故鄉白晝與黑夜,不厭倦地交替。任故鄉的人們演繹新人新事,幾經流年。那些鮮活的生命,在故鄉的年輪中,寫下一段段生命的延續,終了。

和祖輩一樣,日月也在我們的頭頂上日新月異劃過,並不干涉祖輩們世代用生命撰寫故事。祖輩們生長在犛牛背上,撰寫著遊牧民族的故事,太陽和月亮只是一頁,一夜,次第翻閱。世世代代陳舊的、新鮮的屍骨描繪著每個故鄉與春天的故事,一段一句入心,入骨。

每個遠去和終老在故鄉的人,在日月間輕描淡寫。山腰古剎殘存故鄉破碎的記憶。一個從小出家的老僧人,圓寂在山腳的小廟宇裡。他仰望了無數次日出日落,劃過他頭頂上的山群,山坳眼球映射的凹鏡山巒,最後矮了下去。

屾之山,沝之水

恆久不變,太陽雕琢著每一個故鄉的山水,月亮將它打磨的有稜有角。日月從來都是公平的,只是地面起伏。日明月亮,山清、水秀,林箐中陽光營造著隱士惻隱之心。

雪山之巔陽光灑下白茫一片荒涼、狂野。日的傑作,也是月的玄妙。

月之玄妙將故鄉打磨圓潤,凌空、深邃,神秘,幽黯。而忠誠仰望每個故鄉日月星辰的只有靜靜安眠的屍骨。人心隨著故鄉的變化而動搖,滋生鄉愁。距離越遠,惆悵越濃。

我的確沒有忘記小時候要離開故鄉的夢。

長大,遠行被鄉愁所牽絆。故鄉不只在山谷裡,這裡每座山都有聖潔的名字。如,屾之山。最長山脈巴彥喀拉山仰最高山峰望珠穆朗瑪。

的確,我洗澡的次數並不多,在高原。我沒有遵循祖輩赤膀沐浴烈日的習俗。長江,黃河,瀾滄江之源,流淌在身邊。年幼時,我淌過其中一條江的一個支流。許是匯入雪山積水,三江之水,生硬,清澈,有重量。是作為釀青稞酒,敬鬯佳釀。我們世代愛護敬畏。

轉山轉水,是一種夙願,山裡人的夙願。記得低海拔一個古村落裡,粉牆黛瓦,淡霧縈繞。清雅的霧氣繚繞,蔥鬱綠植勾勒遠景白素,仟佰間農耕氣息。平淡白霧茫茫隱含文雅,銀水若善清淨倒影深山幽谷回眸,水質細膩,輕盈,依山伴水緩流。雪山冰水,地下湧泉。沝之水,區域一方,好山水。

春風會在草原上輕飄野花芳香,小花瓣簇擁染繽紛。寒冬裡高原某個洞穴內入眠了一隻晚睡的棕熊。山頂覆蓋層層玉質般的雪花,就像細碎的雲朵粉末落滿在山頂。像磨碎的糌粑粉推在山頂,鍾愛故鄉高原雪跡,雪蓮花獨自守望。

遠行,佇立異地。難免惆悵故鄉圓月不比他鄉的月圓。因為我們同我們的祖輩一樣,世世代代生活在海拔3700米以上的高原,這裡乾冷。而這就像是站在生命的制高點上,用壽命熱愛這青藏高原的壯美和雪山的巍峨。

遠行,通向故鄉另一種夢境

遠行

我從故鄉的冰川凍土走來,步入了的四季如春的異鄉楊柳下。楊柳青青,我心思念,回味雪山一絲寒意。四季放佛偏心,給異鄉富裕的春景。觀望這裡的人們,圍坐木質的小茶館,三三兩兩飲茶。四人湊成一桌麻將,閒聊一碟野菜鮮美的烹飪方法。無暇顧及遠道而來的我。我是帶著雪山的寒氣,穿著臃腫,觀察著他們的悠閒。我是闖不進他們的生活裡,我是一個遠行的人,是過客。洞悉著他鄉生活的邊緣,我無法闖入,不能擾亂他們。

繼續遠行,真的未曾見識過。一座山,兩重天。山腳幽綠,山頂積雪。濃濃雲層,縈繞山頂與山腳間,彷彿隔開了春與冬。

恍如隔世,猶如進入夢境。一山,四季。一日,一世。生命原來如此短暫,就像將壽命縮短在此刻。才知道我帶著故鄉的夢闖進了異鄉的夢裡,也許我從未醒過。生命不是故鄉耗盡,就在他鄉消磨。

故鄉夢

我的故鄉有雪山,我長期嗅著雪山的味道。寒冬時,吸進肺裡幾絲寒氣、幾絲甘甜,是參雜著雪蓮花的涼意清馨。嗅得一股冰涼,一縷清淡。

那頭雪山撒上雪蓮花的味道,聳立在大山蜿蜒中。猶如碗中拌著糌粑粉堆。

遠眺,積雪覆蓋的並不均勻,山頂邊沿荒蕪山脊裸露岩土,又能嗅到淒涼的塵土的味道。這味道接近於我小時候嗅過的牛糞曬乾後的味道,太熟悉了。

山裡漫步的犛牛,青草咀嚼在牙槽裡磨碎送至牛胃裡反覆揉捏,變成草之糟粕,也就是牛糞。牛糞曬乾後,在土灶內生火,會在黑帳篷內升起裊裊炊煙,煮沸了幾壺奶茶,熱騰了牧民幾段寒暄,最後升騰成潔淨雲朵。擦淨了淺藍的天空,天空透出微弱的藍,透出雪山白皙的輪廓,將山脊行走之人的影子放大到天際。

世世代代的人,也許做著離別故鄉的夢,可在遙遠的夢境裡,深邃海洋中鯨魚血盆大口吸進魚群,紅巖石雕塑的大佛被風侵蝕。沉睡在故鄉卻清晰地醒在異鄉的夢裡。清醒時才發現,是一個從未走出大山的老人,悲憐吞噬生命的殘忍,風化雕像的痛惜。

人離開世間一剎那,離開故鄉一回眸,才恍然看清。遠行,通向故鄉另一種夢境。

◉ 本文審閱校對:散文欄目編審 追夢之翼

遠行,通向故鄉另一種夢境

作者簡介:元旦達吉,男,藏族,青海省玉樹人。魯迅文學院第二十三期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班學員。青海省作家協會會員,玉樹州作家協會協理事,玉樹市作家協會秘書長。《唐蕃古道》漢文副主編。《小小說在線》《西北作家》簽約作家。創作的小說、散文、雜文刊登於《中國民族報·民族文萃》《黃河文學》《湖南散文》《青海湖·藏族小說十二家》《青海湖·文學》《現代作家文學社》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