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你沒有見過的馬雲創業初期吹牛視頻,偏偏都實現了!


網友:你沒有見過的馬雲創業初期吹牛視頻,偏偏都實現了!


上圖是馬雲在創業初期的一張照片。從照片裡馬雲的姿勢就可以知道為什麼他後來喜歡打太極拳了,馬雲當年應該就是太極拳業餘愛好者。當時的馬雲在北京混不下去了,於是他回到杭州,他的家在湖畔花園,位於當時杭州城西一個城郊接合部。

1999年3月,馬雲在家裡創辦阿里巴巴。照片上與馬雲一起創業的一共是17個人,加上馬雲自己,就是18個人,也就是常說的阿里巴巴創業“十八羅漢”。

我們看看馬雲早在1999年吹的牛吧:

In this clip from 1999, Jack Ma delivers a speech to 17 friends in his apartment to introduce Alibaba and lay out his plan to compete with U.S. internet titans.

馬雲在創業時候講過兩段話,後來他的這些“羅漢”朋友們也經常對外講這兩段話。

第一段話是他創立阿里巴巴的未來三大願景。第一個願景,“阿里巴巴未來要成為服務中國中小企業的一家電子商務公司”。講完這句話之後,大家一起鼓掌,認為這個願景非常好。

第二個願景,“阿里巴巴在未來要成為市值50億美金的企業”。事後其中的兩個“羅漢”曾跟我說,在馬雲講完這句話的時候,大家的掌聲小了很多。因為馬雲的創業資金才50萬,而他發給這些人的月工資是600元——1999年的時候我的月工資大概有3000多了吧。他們覺得,就憑我們這幾個人,一個月拿600塊錢工資,創業資金50萬,還在人家家裡辦公,就這樣還要做到50億美金市值的企業?等到猴年馬月吧!

馬雲講到第三個願景的時候,大家又開始熱烈鼓掌了——“我們要做一家生存102年的企業。”——反正大夥兒也活不到那一天,鼓掌也挺好。

其實,馬雲在那個時候對失敗這件事就已經有很高的警惕了。他創業的50萬元資金也不是他一個人的,而是這18個——包括他太太在內的創業者一起湊的。馬雲是一個大股東,但大家都有股權,所以阿里巴巴一開始就是一家集資創建的企業。馬雲當時就說:“你們拿出來所有的錢都必須是閒錢。第一,不能向親戚朋友去借;第二,如果這是你吃飯的錢,那麼也不要投進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所做的事業是一個風險非常大的事業,失敗的可能性極大,我們必須準備好接受最倒黴的事情。”

但同時他又說:“即使是泰森把我打倒,只要我不死,我就會跳起來繼續戰鬥。”

這就是馬雲創業時候的一個景象。


網友:你沒有見過的馬雲創業初期吹牛視頻,偏偏都實現了!


2011年3月的《福布斯》雜誌亞洲版封面文章寫道:

像馬雲這樣白手起家的勵志故事並不多。馬雲生於1964年,在文化大革命中成長,當時很多學校都被關閉。馬雲自學英語。在他還是孩子的時候,他每天都騎自行車去杭州唯一一家允許接待外國人的酒店,給外國遊客做導遊。


網友:你沒有見過的馬雲創業初期吹牛視頻,偏偏都實現了!


在兩次高考失敗後,馬雲被杭州師範學院錄取。這所學校並不出色。1995年,馬雲被派去美國出差,為一個商務代表團做翻譯。在美國,他第一次接觸了個人電腦和互聯網。回國後,馬雲借了2000美元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商業網站。但是中國黃頁作為一個在線的黃頁網站失敗了。

幾年後,當馬雲還在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工作時,他與一位在臺灣出生的年輕企業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個人就是雅虎的創始人楊致遠。

網友:你沒有見過的馬雲創業初期吹牛視頻,偏偏都實現了!



馬雲很喜歡講一些關於早期投資者的故事。比如1999年,高盛用400萬美元取得了阿里巴巴23%的股權。“我不關心收入。”這並不是在裝樣子。馬雲的左右手以及至交,阿里巴巴集團CFO蔡崇信(工號19號)也對此表示不解。“一開始我並不太能理解他的想法。”蔡崇信告訴我,“他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創建一個市場的核心基礎,那就是很多很多的信息,大量的賣家,然後是大量的買家。”

2000年年中,馬雲成了《福布斯》雜誌的封面人物,他是全中國企業家中第一個登上《福布斯》封面的。馬雲就是靠著這個封面一舉成名的。


網友:你沒有見過的馬雲創業初期吹牛視頻,偏偏都實現了!


2000年7月份《福布斯》雜誌封面上,馬雲穿著一件格子襯衫。一個小趣聞是,其實馬雲身上的這件衣服是借來的。由於馬雲的個子實在是太小了,美國攝影師在給他拍照片的時候說,你這個人連鏡頭都填不滿。那怎麼辦呢?當時邊上站著一個副總裁,那個人個兒挺高,有一米八十幾。攝影師就對他說,你把衣服脫下來給馬雲穿。因為這件衣服的袖子很長,馬雲穿上後一晃就像水袖一樣,於是攝影師跟馬雲說,你把袖子捲起來。因此從封面上就能看出馬雲把袖子卷得很高很高。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姿勢,馬雲一戰成名了,他在“屌絲”創業早期就獲得了很大的名聲。

最後,到了2002年,公司的錢都燒光了。馬雲開始對網站進行商業化操作。他從高盛、富達投資以及軟銀等風投那裡獲得了2500萬美元。“我同意了,‘好吧,我們來賺點錢吧。’”馬雲回憶道。到現在他還認為當時向賣家收取發佈信息的費用限制了阿里巴巴的發展:“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馬雲堅持讓淘寶走一條不同的路。為了阻擊eBay進入中國市場,馬雲於2003年成立了淘寶網。當時eBay通過收購中國的易趣網進入了中國市場。馬雲拒絕向淘寶網上任何信息的發佈以及交易收取費用。但是eBay卻輕蔑地說:“免費並不是一個商業模式。”馬雲卻憑著“免費”這個招牌吸引客戶。而且他做到了。但是,對於蔡崇信這個耶魯畢業的高材生、律師以及前私募高管來說,馬雲的做法讓他無法理解。2004年的某天,蔡崇信找到了馬雲。今天,他還清楚地記得兩人當時的對話:“我告訴他‘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但是我們不能再這麼虧下去了。’馬雲回答說‘你看,淘寶將要變成一個龐然大物。我們現在也不知道3年或者5年後淘寶會變成什麼樣子。所以我們不能讓收費來限制淘寶的發展。’”

蔡崇信說,他再次回想起這段談話,是在去年,他和妻子在紐約看《社交網絡》這部電影時,馬克•扎克伯格對他的搭檔愛德華說先忘了賺錢吧,在他還不知道自己創造了什麼或者將來它會變成什麼的時候。“當我看見他們的這段談話時,我真的一下從座位上跳起來,說:‘我的天啊,這跟馬雲2004年時跟我說的話幾乎一模一樣啊!’”蔡崇信說,“這就是互聯網企業家和其他企業家的區別。普通的企業家會覺得只有創造收入才創造了價值;而互聯網人會覺得當有許多人到你的網站、使用你的網站並對你的網站產生了很高的忠實度時,你才在創造巨大的價值。”

高盛一定希望自己也有像馬雲那樣的毅力和遠見。2004年,高盛變現了當年投資阿里巴巴的400萬美元,作為5年的投資回報,高盛最終拿到了2500萬美元。在今天,這一持股比例將佔集團的10%,也就是20億美元。(另一個早期投資者,日本軟銀,持有31%的阿里集團股份,目前市值60億美元左右。)

----18羅漢名單------------

1馬雲 董事局主席 非執行董事

2張英 顧問 顧問

3孫彤宇總裁、執行副總裁淘寶

4吳泳銘資深總監集團

5盛一飛總監支付寶-產品技術及用戶體驗部-產品部

6樓文勝產品規劃師B2B-CCBU-中國市場運營部-核心產品部

7彭蕾CHO集團-人力資源部

8麻長煒經理淘寶-產品研發中心-PMUE-用戶體驗設計

9韓敏總監支付寶-市場運營部

10謝世煌資深總監B2B-ICBU-網站產品發展執行董事

11戴珊副總裁B2B-ICBU執行董事

12金媛影資深經理B2B-ICBU

13蔣芳總經理助理B2B-ICBU

14金建杭資深副總裁集團

15周悅虹技術部B2B-ICBU

16蔡崇信CFO集團非執行董事

17師昱峰資深總監

18饒彤彤 國際事業部

夢想從來不是一蹴即成,需要腳踏實地!

擁有夢想只是一種智力,實現夢想才是一種能力。

臺灣歐漾淨水,為夢想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