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量巨大的阿里,是如何保持強勁盈利和高增長的?

2017財年,阿里中國零售業務GMV達3.8萬億,約為2012年的5.7倍,5年間的複合增長率為41.54%(注:阿里財年截至於每年3月31日)。

體量巨大的阿里,是如何保持強勁盈利和高增長的?

阿里平臺交易金額在國內生產總值(GDP)及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的比重持續增長。阿里2017財年的GMV相當於中國2016年GDP的5.1%,或全國商品零售總額的12.7%(因阿里2017財年大部分在2016自然年,因此以國家2016年GDP及商品零售總額做分母)。

另一方面,阿里旗下的創新業務,其營收卻停滯不前,虧損沒有收窄跡象。比如2017年Q4,阿里數字文娛的EBITA虧損達10億,虧損率達130%,其中最燒錢的當數數字文娛核心戰略資產——優酷。

商業世界裡有一個“詛咒”,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增長會越來越慢,盈利會越來越難。

目前看來,阿里仍未被此詛咒所控,市值一路上揚。這既得益於“強者恆強”,也得益於阿里高超的財務平衡術。哪怕新興業務仍在大幅虧損,阿里整體的利潤率仍保持在43.6%。。

今天的專欄,筆者就專門講講阿里近來的財務表現及其背後的緣由。

阿里的規模及增速

GMV構成的意義

代表電商規模最重要的指標是GMV(交易總金額),它是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的簡稱,只要是訂單,不管消費者是否付款、賣家是否發貨、是否退貨,都可放進GMV這個“大籮筐”裡。

除了關注GMV總量,我們還可從兩個維度關注阿里電商平臺GMV的結構:一是天貓佔比,二是移動端佔比。

2012財年,來自淘寶、天貓的GMV分別為5500億、1130億,天貓佔比17%。而到了2017財年,來自淘寶、天貓的GMV分別為2.02萬億、1.565萬億,天貓佔比達到41.5%。

隨著智能手機普及,沒有任何企業可置身於“移動大遷徙”之外,互聯網企業首當其衝、生死攸關。

衡量電商移動化成功與否的重要標誌是移動端GMV的佔比。2012財年,阿里的這個比例只有區區2.5%,2017財年達到79%。

從下圖看到,2015財年、2016財年是阿里最關鍵的年份,移動化進程非常迅猛。2017財年,移動化速度趨於平緩。

季度營收及GMV

季報能夠更精細、迅速地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是投資人動態把握上市公司經營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對於非長期持有式投資,比如說預計持有三個月,季報的指導作用遠高於年報。

目前只有在美國上市的中概公司才披露信息量豐富的季報。A股、港股公司要麼不披露季報,即便披露,提供的信息也非常有限。

看季度數據還能有一個收穫,就是能輕易發現季節性波動。阿里GMV的峰值總是出現在每個自然年的四季度,無怪阿里要把“雙十一”打造成購物節。

從季度交易數據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天貓的成長:2012年Q2佔比13%,2016年Q2佔比39%。另外,每年四季度,天貓佔比也出現峰值,2015年Q4達到42%。這些數據說明“購物節”的主角是B2C業務,C2C業務已淪為配角。

從下圖可以看到,天貓GMV的同比增長率遠高於淘寶,不過季度同比增幅已經從2012年Q2的147%降到2017年Q3的34%。

從2016年Q3(即2017財年)起,阿里不再披露季度GMV,體現出淡化GMV的思路。

“變現率焦慮”的治癒

所有互聯網公司做的都是流量生意,第一步是獲得流量、第二步是將流量變現,與之相對應的是“流量焦慮”和“變現焦慮”。

流量是互聯網公司的“食色”,永遠不嫌多、什麼獲取方式都要去試。BAT之所以能各自成為“一極”,根本原因是擁有龐大的自有流量,騰訊的流量不是從百度賣的,阿里也不靠騰訊倒流,但他們還是無法與“流量焦慮”絕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