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輪迴」中,保持開放的心態最重要|世間·悉檀

身處“輪迴”中,保持開放的心態最重要|世間·悉檀

楊師說:

“學佛修行,乃是面對人生的省思、改革與揚棄的一連串過程,所以它必然是以人生為觀察體驗的主題。

而說人生,則不能離開具體的世俗生活。離開具體的世俗生活,不但沒有‘人生’可得,說佛法、談修行,也都成為搬弄概念的空談。”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內容非常精彩哦~

(以下是音頻文字整理版,

不方便收聽的可以點擊收藏,先看文字)

▼▼▼

問題

許多人成為父母前,都下決心:我有了孩子以後絕不會像我的父母那樣!將自己的期望加諸於孩子身上。但是成為父母之後,卻發現,自己走上了父母的老路。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一種惡性循環嗎?怎麼樣才能夠擺脫呢?

身處“輪迴”中,保持開放的心態最重要|世間·悉檀

楊師回答精選

這是一個偽命題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遇到,但是我感覺這個問題是一個偽命題。

因為這個問題從一開始,就認為我們重複父母的方式是一個惡性循環,它內在地就已經隱藏了我們與上一代的對抗。

哪怕是父母說得再對,子女總是不想按照他們的方式去走。

人,內在地想要維護一個“我”的存在。小朋友也是一樣。有時候雖然你說得對,但是小孩子不一定會想要按照你的說法做,那麼他就用否定或者對抗你的方式證明他的存在。我們自己也是一樣,不要以為只有小朋友們會這樣。

剛剛說的就是這個問題。

父母親的教育方式有他們的時代的背景。任何父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所以在我們看來,他們的方式或許是過時了,但他們的動機仍然是好的。

過去的父母親不像現在的父母親。第一,過去的子女相對比較多,他們沒有辦法花過多的精力專注在孩子的培養教育上面。可是這也有一個好處,就是過去小孩子的問題不會被放大。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很容易就把他的問題都放大了,父母在面對的時候,就會特別的焦慮。

所以說,這個問題,不是要不要跟我們父母親走同樣的路,而是要想清楚:

面對孩子的教育,我們想要用什麼方法?也就是說,你期待孩子未來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才是最重要的。

重複,是因為人性沒有太大的差別

我現在五十幾歲了,我也曾經年輕過,我年輕的時候其實也是蠻潮的,會去蹦迪,也會去夜店。隨著年紀的增長,年輕時做的事,慢慢的現在就不太去做了。表面上看起來,我們做的事情好像跟年輕的時候不一樣了,但人有一種內在的習慣,其實是很難改的。

上一代的人在他的環境當中形成了他的習慣,我們這一代的人在我們的環境當中,雖然環境一直在變,可是我們也養成了一些習慣,這些習慣都自然而然地在我們的孩子身上重複出現。

而我們為什麼會不自覺地會重複父母的老路,是因為我們生長的時代與環境,跟父母親的時代和環境相重疊,自然而然,也就養成類似的習慣。

更重要的其實還是人性,自古到今,人性如果沒有太大的差別的話,對孩子的教育的問題,總是會重複。

把孩子帶到哪裡去?這個問題最重要

同樣的,你很希望孩子按照你的方式成長,但是你做不到。

其實父母親不也是這樣嗎?我們走的道路,往往不是父母想要我們走的。就算是我們走的是他們想要的,但我們內心可能是抗拒的,或者在這個過程中跟父母親發生了相當多的衝突。

所以你先不要期待擺脫父母的老路了,它不是一步到位能解決的。你跟父母的相處當中,父母在學習成長,你也在學習,在成長。反過來說,未來你跟孩子相處,也是一樣要有一個學習成長的過程,而不是急於想要擺脫某種模式。

先理清你到底想把你的孩子帶到哪裡去,我覺得這最重要。

六道輪迴

佛教知識小貼士

佛法當中有一個名詞叫“輪迴”,大家都耳熟能詳,很多人理解輪迴是生命的輪迴,就是說你離開這個人世之後,投胎六道輪迴。

可是事實上所謂的“六道輪迴”或者“輪迴”,不是隻在你生命結束的時候才發生的。

“輪迴”,是在我們生活中不斷地重複演變的。

什麼意思?就是有一些模式,會反反覆覆地出現,或是以不同的模式反反覆覆地輪流出現。

佛法當中講的“六道輪迴”,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以及地獄,也可以理解為六種境界。

但是人不是隻有離開這次生命之後,才會換一個境界,一個人在一天當中,可能六個境界就重複出現了。

比如你一天中吃飽了,在那曬曬太陽,這時候你的狀態就是天人的狀態。比如你在路上看到有人超車,不守交通規則,很生氣,這時候你就是阿修羅;有時候你吃完飯之後,昏昏沉沉的,就想打盹,或者肚子餓了,很想去吃東西,其實這時候,你跟畜生沒兩樣,有種動物的維繫生存的本能;有時候你心裡面對有些東西就是放不過,有些事情就是邁不過去,一直糾結,這時候你就變成一隻鬼;更何況有時候你遇到一些事情很痛苦,就如同活在地獄當中。

所以說,人並不是只有離開了這個世界,才會進入六道輪迴,我們可能一天之中都一直在六道輪迴裡面翻轉,甚至一個小時裡,可能在六道輪迴裡面翻轉好幾次了。

我們看孩子,好像把他當做一個作品

根本的原因,是我們對事情往往有過度的期待

這個提問者自己也說了,往往會把我們自己很多的期待,曾經被滿足的、或者是自己沒有做到的部分,加在孩子身上。我們的父母親,其實也是這樣在面對孩子。

我們看孩子,好像把他當做一個作品,要把它雕塑成一個完美的作品。那個完美的方式是什麼?是我們曾經不足的地方,我們就朝向這些地方去雕塑我們的孩子,可是事實上沒有一個東西叫做“完美”。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開放的心態

每一個孩子不一樣,每一個時代也不一樣。

我們小時候,不可能像現在的孩子整天玩手機,我想很多父母親都很頭痛,孩子沉迷於電子遊戲。可是在這個時代,他們的生活就是這樣子,你無法阻止他們去接觸這些東西。我們自己內心要先放鬆一些,面對這件事情的時候,要有這樣的一個心態:

接納現在的環境正在變化。

我們為什麼會覺得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好?

就是因為他們固守,你認為他固守了他以前認為好的東西嗎?他沒有跟上時代嗎?你自己如果也固守著你堅持、你認為一定對的,或者是你認為較好的,那麼你在孩子眼中,就自然變得就跟你的父母親一樣。所以其實不是時代在變化的問題,而是人的慣性的問題。

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有一個開放的心態,一旦心態開放了,就能接納更多的可能性。

世間·悉檀

往期回顧

以禪者之心,話世間百態 | 世間·悉檀

其實,我們可以平等地面對“生老病死”

持平等心,相信手握方向盤的人

身處“輪迴”中,保持開放的心態最重要|世間·悉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