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這個夏天好像這就到了尾聲,隨著開學季的來臨,對於夏天的記憶,也從西瓜、遊戲機、風扇、汗水,變成了軍訓場上好看的學長和新學期要攻克的學分。

但也和以往很多個夏天一樣,這個夏天還充滿著很多熱血和荷爾蒙。

亞運會上中國男子游泳隊4*100接力賽讓所有人心跳到了嗓子眼,最後幾位年輕的男孩拿下了這項接力賽的金牌。

也就在前幾天,9月2日,中國男籃拿下亞運會冠軍,球迷們的歡呼聲,淹沒了整個賽場。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這次奪冠能讓這麼多人激動,不僅僅是中國男籃能夠在時隔8年之後重回亞洲巔峰,更是為他們此次“絕地反擊”的夢幻劇情而欣喜若狂。

比賽前期,中國隊經歷了開局的低迷和頻繁的失誤。在第二節中,甚至一度落後伊朗隊16分。

然而,年輕的球員們越挫越勇,憑藉強悍的球技和“大心臟”重新登上了王者之位。

堪稱“漫畫般的絕地反擊”。

要說大多部分人是為了這勝利歡呼嗎?我相信很多人的答案並非如此。我們熱淚盈眶,是因為那就是很多人,曾經燦爛的青春啊。

時間往回倒幾天的8月28日,《灌籃高手》再版。全新的封面上,是重新繪製的人物角色——櫻木花道、流川楓、三井壽、宮城良田等等。

原作者井上雄彥談到重畫封面的初衷時說:“有點想見這群傢伙了”。

這部在當年打開無數男孩的籃球啟蒙和青春記憶的動畫作品,不僅為一代人留下了時代記憶,也成為了一代人不可磨滅的青春徽章。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也是藉著亞運會和《灌籃高手》的東風,籃球再度成為全民廣泛討論焦點的同時,也會有很多人在看到這檔節目的時候又熱血又淚目吧——

不只是井上雄彥,我們好多人,也想和自己的青春問一聲好:嘿!青春,好久不見啊!

《這就是灌籃》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這就是灌籃》的節目設置就今天的綜藝節目流程來看,挺新潮的:

四位"明星領隊",他們都擁有著狂野不羈的“籃球魂”,都與籃球有著不解之緣。

周杰倫,作為華語樂壇的音樂才子,他不僅是籃球的狂熱愛好者,而且還拍攝過籃球電影《大灌籃》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李易峰,新生代演員,同樣熱愛籃球,作為科比的資深球迷,曾在科比的球衣退役儀式前用錄製的視頻表達崇拜之情。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林書豪,華人之光,NBA著名球員,曾在NBA上演“林瘋狂”

傳奇。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郭艾倫,CBA著名球員,被譽為亞洲第一控球后衛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明星領隊”帶領的隊員們,青春朝氣真是撲面而來。他們是來自CUBA、NIKE高中聯賽,以及虎撲路人王等比賽的球員。

雖然流派不同,實力各有高下,但都擁有著一個單純的願望——“我要打籃球”。

這樣單純地來概括他們是不是有點傻透了?可是沒辦法,我就是在這樣的一群年輕人中間,看到大部分人的青春啊。

誰的青春不透著點傻乎乎的信念感?

就好比5歲的時候被問起將來要做什麼,你大聲地回答:我要去種太陽!

是不是傻透了?

好比10歲的時候,你也許會憂心將來是念北大還是清華呢,是不是有點不知天高地厚?

我還最愛15、6歲時候的少年樣子,那時候最愛流川楓除了睡覺就是打球的簡單模樣,覺得那樣真是酷斃了。

那時候不知道天高地厚,反而時光才是最純粹和熱血的。

《這就是灌籃》最吸引我的,就是這種傻乎乎的純粹信念感。

出場就莫名自信的球員艾弗鋼,因為怪異的裝扮和出場,而被其他球員嘲笑。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我沒想笑,在我看來,不管是一個怎樣怪異的人,能走到這個節目,走進賽場,就天然帶著點傻乎乎的勁。

沒有所謂的光環,也沒有複雜的外界關於自我精緻的定位,就是這樣一個粗糙而怪異的艾福鋼。當他以精準的三分,和鬼魅的上籃得分的時候,所有人都大跌眼鏡,這是讓我心口發顫的熱血。

當年的三井壽說:“安西教練,我想打籃球。”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多少人記憶到現在?

為什麼出發,怎麼走到終點,走不到終點又如何?其實都不重要,最讓人眼紅的,是少年心氣不管不顧地說要出發。

悶頭打球的怪異的艾弗鋼,你看到這樣的他,不會不溼了眼眶的。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誰的青春沒有崇拜過大俠實力派?

小一點的時候,覺得老爸的長腿能踩動那麼高的自行車簡直是神人。

青春期對金庸的大俠們無限崇拜:獨臂的楊過還是能手揮大刀成為一代大俠;喬峰的降龍十八掌叱吒江湖;“老實人”郭靖竟也能正邪通吃功成一代。

雖然也曾幻想自己能威風無比,但還是希望是憑實力讓別人望其項背。

所以《灌籃高手》裡,赤木剛憲說“控制住籃板球就是控制住比賽”,簡直酷到不行。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而這種青春幻想和崇拜,放到《這就是灌籃》裡,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籃球不僅需要身高優勢,更需要擁有優秀技術的實力派。

節目中這位在3V3比賽中脫穎而出身高2米05的鐵牛,不僅長得像赤木剛憲,實力也是一頂一地叫人難忘。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在比賽當中,憑藉在籃板下搶球和進攻的姿態,燃爆全場。

面對三個球員的包夾,依然能毫不畏懼,能抗能打,球風穩健大氣,臨場發揮滿是大將之風,即使不是專業籃球觀眾,也能一眼在球場中pick到他。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看到了嗎?這才是青春時候我們最想成為的那種人啊!

最後,我想說,每個人的青春,都是憑著一顆強大堅韌的心臟“橫衝直撞”。

很多人回望自己的青春,並不是那麼地有計劃性。青春畢竟不是一款金融產品,要提前計劃好收益和損失才小心翼翼地向前。

反而是因為那種不知前方有什麼而全力以赴的姿態,才讓很多人的青春,那麼深刻而熱血。

你也有在一場考試的最後,手忙腳亂地填答題卡的時候吧?

你也有倔強地想過,不到最後,誰喜歡誰還不知道吧?

你也有體會過最後一刻反轉的強大震撼吧?

這都是青春那顆強大心臟賦予你的體會啊!

安西教練說:“直到最後一刻,都不可以放棄希望。一旦放棄的話,比賽就結束了。”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言下之意,不拼搏到比賽最後一刻,決不放棄。

《這就是灌籃》的球場,將這種青春的際會濃縮展現得淋漓盡致,因為熱烈的青春在他們的胸膛搏動,不到最後一刻,哪有定論?

第一集中曾兩次蟬聯中美街球賽MVP的周銳,就在和柳楊傑1V1的比賽中,帶來令人稱讚的“最後一擊”。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當場上僅剩8秒鐘的時候,兩人正好打成了7比7平。

這時,擁有“大心臟”的周銳果斷選擇突破上籃,拿下了比賽。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再比如,第一集中看似文質彬彬的楊皓喆,在3V3團戰中表現驚豔,堪稱全場MVP。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楊皓喆的藍隊,有兩個傷病球員和一個實力較弱的隊員。

而他們的對手白隊,則是來自CUBA的專業球員。

一句話,這就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比賽。

果不其然,一開場藍隊就被白隊打爆,7:0的比分刺痛著藍隊的每一位球員。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然而此時的楊皓喆,並沒有認輸,而是選擇絕地反擊,用一記上籃打開局面。

從此開始,他的進攻便一發不可收拾,精準的三分、強悍的腰腹力量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令人震驚的,還是楊皓喆在比賽時間僅剩下7.3秒、比分落後一分的情況下,他果斷選擇用犯規戰術把球權拿到手。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他抱著的唯一希望是賭對方罰籃不進,然後再次組織進攻。

沒想到,比賽的劇情果真是如此進行。

楊皓喆在最後1.41秒投出了一記三分,絕殺,書寫了屬於自己的傳奇。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當林書豪從睡沙發的落魄球員,到後來帶領尼克斯取得5連勝的“林瘋狂”。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當郭艾倫在飽受質疑多年之後,終於帶領球隊拿下CBA冠軍。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在這些光鮮的背後,是一顆無處安放的“強心臟”。

少年張禹童,一臉稚氣,但在球場上卻有著超越年齡的認真和執著。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高佳鉑雖然個頭不高,也並非專業球員,但面對有著路人王十三冠頭銜的平常心,同樣能夠打出自己的氣勢。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還有街球愛好者熱狗,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但也依然可以在球場上玩出風格,打出態度。

看過這檔籃球綜藝,我也想說:嘿!青春,好久不見

每一位,每一位,每一位節目中的選手,總能讓人看到點青春的影子:

他們不一定是最優秀的,也不一定是最專業的,但一定是這個夏天尾巴上最閃亮的一筆。

他們代表了每個人都熟悉的青春,傻乎乎的,崇拜實力主義的,且強大而執拗的。

與其說看的是精彩的籃球競賽,不如說是一場盛大的對青春的緬懷。

我們習慣用穩定來形容中年,用安逸來代表老年,唯獨青春好像是無法被定義的。

因為它充斥的熱血,和那麼多強大的未知精彩,實在是讓定義它的人,都不敢輕易下筆。

但,就是這個夏天,《這就是灌籃》用一場場霸道的比賽,點燃了你忘卻或者懷念的青春。

它簡單、純粹,正如青春本來的樣子,壯懷激烈,就是它本身的樣子。

有人可能會說《灌籃高手》不過是一個老掉牙的勵志故事,喜歡它的人大概也都早已過了結婚生子的年紀。

但誰說“青春”二字的涵義要僅僅拘泥於年紀?

那些並肩作戰的勇氣,那些肆意揮灑的汗水,從不曾因為時間的變化而有所改變。

因為熱愛,所以執著,而因為執著,才讓我們賦予了青春本身更為豐富而深刻的意義。

無論多少年過去,相信那些喜歡《灌籃高手》和籃球的人們仍然會保持著內心的激情和純粹,永遠年輕,永遠熱血。

因為喜歡這件事是不會老去的,正如青春不會老去一樣。

想看的,請每週六在優酷準時收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