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妻子親手送給了別人」:生離的痛,永遠比不上死別!


“我把妻子親手送給了別人”:生離的痛,永遠比不上死別!


前兩天,王小波遺孀李銀河,時隔21年了,寫了一封信給他:

如果你健在,也該66歲了,咱倆同歲,可以共同步入晚年。可惜沒有如果,咱們只好天各一方、陰陽相隔...... 你離世已經21年了,雖然21年在時間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在人的生命裡卻是老大的一塊兒.... 你經常回到我的夢裡,每次在夢裡見到你,我都會著急的告訴你:“你知道你有心臟病嗎?” 我愛過你,仍然愛著你....... 萬一靈魂存在,但願我們還會相遇……

信中字句溫婉,情緒也相當剋制,但樸實的話語間,還是流淌著藏不住的情深。

多年前,王小波給李銀河寫信,每封信開頭都是:“你好哇,李銀河”。

在那個晦澀的年代,他的愛明亮張揚,赤誠如火,像是一個提起心愛姑娘就忍不住神采飛揚的少年,美好的讓人驚歎。

他對李銀河說,想起你,我的醜臉就泛起微笑。


“我把妻子親手送給了別人”:生離的痛,永遠比不上死別!



在他離開21年後,李銀河想起他,卻笑不出來。她被歲月刻下印痕的臉上,只餘滿滿淚痕。

她說不出“你好哇,王小波”那般輕快飛揚的愛,只能在午夜夢見他的時候,哽咽著、試探著問一句:“你還好嗎,王小波?”

王小波不回答,只望著她笑,她也笑,笑著笑著醒來,窗外一輪孤清的月,枕上已濡溼一片。

不是每一對有情人,都能相攜白首。

這世間,幾乎每時每刻,都有人在體味著生離死別的痛。

據“世界人口時鐘”顯示,每秒有1.8人死亡,每一分鐘有106人離去,每一小時有6360人告別這個世界,每一天有152640個家庭不得不面對陰陽相隔。

人與人之間最遠的距離,不是你在地球這頭,我在地球那頭;而是一道生死成河,你在河這頭,我在河那頭。

這輩子最難過的一道坎兒,不是冷戰,不是貧窮,而是生死。


“我把妻子親手送給了別人”:生離的痛,永遠比不上死別!


馬航失事了4年,有一個女子,還在執著的等待丈夫歸來。

四年前,出差回國的丈夫,登上了MH370,她在家做好飯菜,等他回家。這一等,就是1700多天。

事發後100個小時,她堅信丈夫在世界某個角落活著,等待被救援;


“我把妻子親手送給了別人”:生離的痛,永遠比不上死別!



160天時,他還沒回來,連空氣也變得很苦;


“我把妻子親手送給了別人”:生離的痛,永遠比不上死別!



花開了兩回了,你怎麼還不回來?


“我把妻子親手送給了別人”:生離的痛,永遠比不上死別!



日復一日,滿懷希望又屢屢絕望的她,甚至崩潰質問,“為什麼在飛機上的人不是我?”“快回來吧,要不把我帶走”;


“我把妻子親手送給了別人”:生離的痛,永遠比不上死別!



後來,她終於能正常開始生活,但還是想他,想著能有奇蹟發生,把離開的他,再送回自己身邊......


“我把妻子親手送給了別人”:生離的痛,永遠比不上死別!



可不論她怎麼祈求,那個人,卻是再也不會回來了。

甚至,連抱抱他,摸摸他的臉,笑他新長出的胡茬,也成了一件奢求。

《剪刀手愛德華》裡,離開佩格的愛德華,看著自己的機器手,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如果晚上月亮升起的時候,月光照到我的門口,我希望月光女神能滿足我一個願望,我想要一雙人類的手。我想用我的雙手把我的愛人緊緊地擁在懷中,哪怕只有一次。如果我從來沒有品嚐過溫暖的感覺,也許我不會這樣寒冷;如果我從沒有感受過愛情的甜美,我也許就不會這樣地痛苦......

生離的痛,永遠比不上死別。


“我把妻子親手送給了別人”:生離的痛,永遠比不上死別!



身邊一對吵了半輩子的夫妻,因終是忍受不了對方而離婚,只願這輩子不再見面。

但有一天,聽到另一個人驟然過世的消息,還是忍不住雙眼模糊:“怎麼說走就走了呢?”

曾經相愛過,爭吵過,被生活折磨的狼狽不堪過,明明曾那麼討厭你,但在死亡面前,還是捨不得。

《霸王別姬》裡,程蝶衣說:“說好的一輩子,少一天、一個時辰、一分,都不算一輩子。”


“我把妻子親手送給了別人”:生離的痛,永遠比不上死別!



可一輩子有多難得?誰又能保證一定能陪著心愛的Ta走到最後?

面對不可抗的生死,除了珍惜眼前人,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記。

金嶽霖愛上林徽因時,林徽因已經結婚,他將愛埋在心底,從不打擾。

只在多年後宴請賓客時,情不自禁落淚道:“宴請諸君,沒什麼喜事,只是今天是徽因的生日,這世上總得有人還念著她~”。

此時林徽因已過世多年,丈夫梁思成也新娶佳人,這世上,只剩他還記得,今天是她的生日.....


“我把妻子親手送給了別人”:生離的痛,永遠比不上死別!


如果連他也忘了,這世上,她便徹底消失了......


“我把妻子親手送給了別人”:生離的痛,永遠比不上死別!


比起不要忘記,在生離死別面前,更難的,是學會放手。

前不久看了一部電影《鎌倉物語》讓我淚流滿面。

裡面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個男人死後依然守護家人的故事。


“我把妻子親手送給了別人”:生離的痛,永遠比不上死別!



正在為未來奮鬥的他,得了重病,不久於世,但他不想死,捨不得妻子和年幼的孩子。

痛哭過後,他開始安排後事,拜託朋友照顧妻兒,但是因為他對妻兒的牽掛,感動了死神,破例允許他多留一會兒。

因為陰陽相隔,為了不妨礙妻兒的生命,他心甘情願變成了妖怪,守護家人,而且從此以後再也不能變成人。

後來,變成醜陋青蛙妖怪的他,不能去見家人,只能遠遠偷看、默默守護。

看到妻子被房東欺負,他氣的差點衝出去,但因為害怕嚇到妻子,不得不忍耐。


“我把妻子親手送給了別人”:生離的痛,永遠比不上死別!



為了幫妻子補貼家用,他在公園裝青蛙玩偶派發氣球賺錢,掙了就塞入信箱給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有一天,女兒剛好來玩,想買一個氣球,他最開始因為自己樣子醜陋怕嚇到女兒想逃開,但是躲不開後,他就將所有的氣球送給她,女兒高興的抱了他一下,他愣了,而後忍不住緊緊摟著女兒,為這突如其來的幸福落下眼淚。


“我把妻子親手送給了別人”:生離的痛,永遠比不上死別!



妻子有了新的追求者,他最開始很憤怒,忍不住去恐嚇那個男人,但當他發現那個男人是好人後,卻選擇了釋然放手。

他對那個男人說:“他們是我的,但是現在我守護不了她們了,希望你好好呵護她們。”

當看到這一句的時候,我忍不住淚流滿面,對一個男人而言,做到這樣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那一刻,我終於明白,原來愛的最高形式就是:放手。

我知道自己給不了你幸福,所以心甘情願的放手並祝你幸福。

《這個殺手不太冷》裡,里昂曾對瑪蒂爾達說:

“如果我死了,請把我的骨灰帶在身邊,遇到壞人就揚出去,讓我再保護你一次。”

《下一站幸福》中,好不容易走到一起的曾大姐夫婦,多年前因一首《戀曲1990》相識,兩人說好要將這首歌唱到頭髮都白了為止,但一場重病,讓大哥生出了放棄的念頭。

因為藥費太貴,拖累家庭,覺得活得是一種虧欠;但死了也覺得是一種歉疚,因為孩子還小家就散了......

一天一千多塊的治療費,加上絕症的壓力,讓這個堅強的漢子覺得連累了妻子,多次生出離婚的念頭,但大姐卻不答應。

即使經濟上不幸福,大姐還是想和大哥在一起,因為他們精神上很幸福。

而在現場,大哥唱起兩人相識的歌曲,卻為妻子開始徵婚,他希望自己走後,能有個好男人,代替自己,做所有自己沒做的事情。


“我把妻子親手送給了別人”:生離的痛,永遠比不上死別!



世上最讓人心酸的,不是“我不愛你了”,而是“會有好人,替我愛你”。

曾經規劃的未來,有了你,有了孩子,也有了家,卻唯獨沒有了我。

我知道,也許有一天會有人代替我,做我想做的一切,像我一樣深愛你,但我心裡,卻只有祝福和遺憾,沒有怨懟和憤怒。

因為比起你日復一日的傷心難過,我還是更想看見,餘生你都快快樂樂的活。

即使最後陪在你身邊的那個人,並不是我。

好多故事的開頭都是“我給你幸福”,結局卻是“祝你幸福”。

死亡存在的唯一意義,大概就是給愛設定了一個截止日期。

你永遠都不會知道,屬於自己的那份美好,會在什麼時候到來,又會在什麼時候過期。

唯一能做的,就是當它到來的時候,好好把握,不要妨礙別人,也不要委屈自己。

趁著光陰未老,趁著一切還來得及,在人生還未散場的時候,認真的愛,用力的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