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曾被我笑話的同事變成了我的上司

最近後臺經常收到讀者的傾訴,說自己付出了很多卻得不到想要的回報。

這種心態不正是我們所熟悉的:

“我為你付出了那麼多,你為什麼不能為我做什麼?”

“付出感”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一種補償心理,付出越多想得到回報就越多,這是人性的一種原始動力,但過度的付出感,會造就內心的不平衡,這也是很多人深陷煩惱的原因之一。

這篇文章,希望能為你解開這方面的心結。

1

相比於得到

不如先學會付出

記得剛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那會兒,公司要舉辦一個年會。

這個任務被丟給了我所在的策劃部,當時部門裡的每個人手頭都有很要緊的活,要想策劃好這個活動,必定會佔用掉大量的私人時間。

所以一時之間誰都不敢貿然表態接下這個任務。

看著這個燙手的山芋,一時間領導也不知道應該指派誰。而這時Yolanda站了出來,說她願意嘗試。

Yolanda是部門裡出了名的好脾氣,每當大家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會想到找她尋求幫助,在大部分時候,Yolanda都會爽快答應。也正因為如此,私底下大家都覺得Yolanda特別好欺負,笑話她像個軟柿子。

拿下這個任務後的Yolanda,在接下來幾周內,幾乎每天都是最後一個離開公司的。

直到年會前的工作彙報週會上,我們都被Yolanda的那個無懈可擊又富有創意的方案所驚豔,參會的副總當即決定,年會若辦得好,積極參與的同事可以獲得嘉獎令。

這下子大夥都積極起來了,最難做的部份已經被解決,自己參與一下就有紅利可分,同時又都想起了Yolanda曾對自己有恩,於是在接下來的細節分工上,大家都非常配合她的工作。

最終,年會舉辦非常成功,擔任主策劃的Yolanda則成了公司裡的名人,得到了許多部門領導的認可與賞識,在往後工作裡,她成了公司上下資源最好的那個人。

後來我問她,為什麼當時大家都不想接的項目,你怎麼就傻傻接下來了呢?

Yolanda笑笑說,

“每個人都想著得到的時候,總有一個人該選擇付出,既然這事他們不做,那就我來做吧。”

那個曾被我笑話的同事變成了我的上司

在沃頓商學院中《沃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思維課》這本書裡,講了一個故事:

那些在人們眼裡好欺負、好利用的職場“老好人”們,為什麼反而更容易取得成功?

其實很多不願意付出的人並不知道,那些付出者們看上去是犧牲自我,實際上他們是在創造價值。

一個耗費自己心血,為團隊做出巨大貢獻的付出者們,不僅能讓自己成功,更能獲得他人的支持,還能帶著更多人一起成功,這是一種漣漪效應。

很多人都抱怨自己懷才不遇,其實並不是懷才不遇,更多的是你懷的才能,根本沒有付出和展示,又何來職場伯樂的知遇?

無論什麼時候,相比於得到,不如先學會付出。

2

示弱不是軟弱

反而讓你真正變得強大

曾經參與一個招標會議,會場來了很多家投標方,每個人都提出自己的設計和想法,但是主辦方發言人一個都沒看上,還氣勢洶洶指責投標方們的腦子都是幹什麼的。

這時候我的老闆特別沉穩淡定地問:

“您這次的需求是什麼?您可以說出想要的東西,這樣我們也可以繼續根據反饋想法來做二次改進。”

就是這樣一句短短的話,一下子緩和了尷尬的局面,也贏得了在場人的讚賞。

談判桌上的兩人正在交流,一方強勢一方弱,到底哪一方最後能贏呢?很多人都會覺得談判就不能輸在氣勢上,其實不然。

按照傳統觀念,強勢的溝通者可以控制話題走向,但其實支配風格並不適用於所有談判。當對方對你並不信任時,你所展示的支配慾望越強,對方就越抗拒。

所以聰明人會採用看似吃虧的

“無力式溝通”,在實戰中更容易獲得成功:

在展示方面,他們一開始就示弱,大智如愚的樣子,顯得更平易近人;

在銷售上,他們提出問題,而非給出答案,最後從幫助對方解決問題的角度實現銷售目的;

在說服上,他們做出試探性表達,讓對方在冷靜的狀態下,能聽進自己的想法;

在談判上,他們還會虛心傾聽對方的建議,以示尊重。

這種軟弱的表面,雖不具有支配性,卻能幫助自己獲得聲望。而在最終結局的影響力上,聲望比建立支配性擁有更高的價值。

那個曾被我笑話的同事變成了我的上司

沃頓最年輕的終身教授、紐約時報暢銷書《Give and Take》的作者亞當·格蘭特對此研究了數年,他提出了一個經典的觀點:

有的時候,無聲更勝於有聲。

格蘭特認為那些用詢問而非確切語氣,使用探討性方式而非斷言式話語的人,往往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效的溝通者。

當人們認為你在試圖對他們施加影響時,他們自然會產生牴觸情緒。

然而,倘若他們認為你是在釋放善意幫助他們,或者是僅僅在與他們探討一個答案時,又或者你坦承自己有不足時,他們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見與看法,也就更願意聆聽你所表達的東西。

一時的“吃虧”並不會顯得自己無能。

反而能讓你在自然無戒備的情況下,更好地瞭解對方,從而一擊制勝解決核心問題,這才是以弱勝強的關鍵手段。

3

付出並不等於

無理由的接受

作為付出者,一定要記住一件事:

付出,不等於無理由接受。

職場裡很多小白,總以為一味付出能得到別人的好感,而這樣的誤區讓很多人忘記了“邊界感”

一個作家曾經講過自己的故事,姐姐從小被教育要謙讓,即使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她也先讓給別人,不敢爭取,而弟弟從小就敢於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後來弟弟長大了,也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成為一位知名導演,而姐姐的事業發展屢次受挫,就是因為一味地讓步,導致人生髮展困難重重。

這說明,當你無條件的退縮,你以為換回的是和諧,但其實卻是步步倒退。

這個道理用在職場上一樣適用。

付出者的成功秘訣,在於他們不只利他,同時也關注自我,他們也有進取的心思。

而失敗的付出者,通常犯了“取悅症”,他們很難拒絕別人,即使已經覺察到獲取者在向他們伸出索求無度的雙手。

作為一個付出者,如果不懂看人,必會成為獲取者的墊腳石。

那個曾被我笑話的同事變成了我的上司

在沃頓商學院中《沃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思維課》這本書裡,作者格蘭特認為:

人們只關注付出者是如何容易吃虧,卻嚴重低估了他們成功的可能性。

儘管最受欺負的是付出者,可事實上成功最多的也是敢於付出的這類人。

4

如何善用“付出感”

提升生活的幸福度

1、順天意做事,逆個性做人

“付出感”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一種補償心理,也是每個人做事的原始動力,順天意做事,是接受自己的“付出感”:

努力工作希望升職加薪,真心待人希望修成正果,有付出希望有所回報......

有付出感是正常的,但過度的“付出感”則會傷人傷己,逆個性做人,則是不要過於計較得失。

在付出之前,你應該先明白自己為什麼這麼做,如果是發自內心的,就不要過分看重結果,享受這種為熱愛而付出的感覺。

有機會為自己所熱愛的事付出,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2、有選擇性的付出

前文提到的,很多付出者都有“取悅症”,面對無度的索取也依然不懂拒絕。

這要求你需要對自己的“付出”進行審核:

1)針對於對方“真誠性”的篩選。一旦發現對方是個索取無度的獲取者,你必須學會拒絕或切換到互利者模式,進行自我保護。

2)給自己設置一個付出界限。在這個界限內無怨無悔的付出,就算對方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也沒關係落差感也不會差距很大。

3)確保自己的付出行為,是出於快樂與內心認可的意義,而不是出於外界用洗腦的方式強加於你的“義務和責任”。

有選擇地付出,方可積累快樂和價值,收穫成功。

3、把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

付出感給自己帶來傷害的最大特徵是:

“我為你做了多少,而你為什麼不為我做點什麼!”

這是赤裸裸的利用正常人類的內疚感進行道德綁架,也是因為這種索取回報的心理,“謀殺”了自己身邊很多的人際關係。

做事之前,把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自己做這件事的意義,能為自己帶來的成長和感知,而不要把關注點放在別人身上,盼著對方能為自己帶來什麼。

那個曾被我笑話的同事變成了我的上司

貧窮的思維裡 ,寫滿了抱怨和算計。

富裕的思維裡 ,全都是感恩和付出。

但其實,一個人只要在某一方面付出努力,並不會毫無結果。

說到最後,想起自己在「逆習」最開始,如果不是一心奔著自己所熱愛的事情付出努力,甚至做好沒收入的心理準備,而是在眾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過於在意得失,恐怕我現在只是某個公司裡的職員,而不是今天的逆習君。

人生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付出的每一點都會有意義。

與君共勉。

作者:逆習(ID:nixi173),正能量爆表的逆境成長研習社,不講純雞湯,只講關於成長和麵對逆境的思考

——End——

陪伴最有夢想的你,

成長為實現夢想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