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離不開的時間管理方法

每天我們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纏身,面對這些事情,有些人會處理的得心應手、高效率的對應每一件事;但有些人則會手忙腳亂,導致時間花費不上,但收效甚微。能高效率完成任務,那對時間的管理絕對是上佳的,效率低下則對時間管理絕對是混亂的。那今天我們就討論一下如何更好的進行時間管理——用四象限法則管理自己的時間。

先介紹一下四象限法則,美國著名管理學家科維提出的一個時間管理的理論,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象限”: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我們每天所面臨的事情都可以分為這四種類型,然後按照順序完成,那每天就會保持高效的完成所有的事情。

成功人士離不開的時間管理方法

四象限法則劃分方式

那我們就需要明確,如何把事情進行分類:

1 既緊急又重要的事。這一類的事情具有時間的緊迫性和影響的重要性,無法迴避也不能拖延,必須首先處理優先解決。比如,突發的緊急會議,而這個會議你又必須參與;上級安排的重要工作,需要你緊急對應等等;

2 重要但不緊急的事。這一類的事件不具有時間上的緊迫性,但是,它具有重大的影響,對於個人具有重大的意義,比如定期召開的例會;每天安排的英語學習等等;

3 緊急但不重要的事。這些事情很多時候會被誤認為是既緊急又重要的事,因為往往大家的觀念中,只要是緊急那必定很重要,其實不是這樣的。比如,突然收到沒有用的電話,自己追的劇有了更新等等。

4 既不緊急又不重要的事。這一類的事沒有任何的時間限制,也不重要,但是我們每天都會做,比如刷抖音、逛淘寶、與別人閒聊等等。

做好了分類,就要去考慮怎樣應對這些事情了:

1 既緊急又重要的事。毋庸置疑,這類事要優先做,並且通常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和較高的質量完成。

2 重要但不緊急的事。這類事是提升個人最重要的部分,這類事往往因為沒有時間上的緊迫性而容易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推遲,結果往往會變為了既緊急又重要的事,最後草草收尾。比如,為了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規定每天要學習半小時英語;每天要進行45分鐘的鍛鍊,但有時需要做一些別的事情,或者自己懶得去做,往往被推遲或者忽略,長此以往就是去了提升自己的機會。另外,如每次的定期領會、定期報告,因為時間是固定的,所以提前進行相關資料的準備等等,但如果一拖再拖,往往就會把定期的會變為緊急的會,那會議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因此,這一類是最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做的事情,需要制定好計劃,嚴格按照計劃執行。

3 緊急但不重要的事。一定要明確這件事是重要的事,還是不重要的事,如果是重要的事,那自然應該優先對應,而如果是不重要的事,那就要時刻提醒自己,儘快結束這一事情或者從這一事情中脫身。

4 既不緊急又不重要的事。這類同樣不用多說,避免去做,但我們確實每天又在做,將其視為日常工作的調味劑、放鬆調整也未嘗不可,但要時刻牢記,這一時間要努力壓縮到最短。

成功人士離不開的時間管理方法

每一象限內容的對待方式

把每日面對的事情做好分類,嚴格控制不同類型事情的花費時間,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每天都在做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