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真的跌了!錢包已經饑渴難耐,能再進入房產市場了嗎

房价真的跌了!钱包已经饥渴难耐,能再进入房产市场了吗

今天我來分享一下未來三年中國宏觀經濟和政策的大背景,以及未來的投資時機。

從全球來看,目前中國在經濟、軍事、科技等多個方面都已經成為世界第二,並且與美國的差距在不斷縮小。作為守成超級大國的美國自然會想辦法遏制中國的發展勢頭。所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中美之間的摩擦將會不可避免。即使中國在貿易方面讓步,還是會受到其他方面的壓力和打擊。美國在國際社會最在乎的是“輸出價值觀”,你必須按照美國的理念和方法治國,美國覺得這是唯一正確的解決方案;中國在國際社會提倡的是“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希望根據不同國家的國情,設計不同特色的崛起道路。

房价真的跌了!钱包已经饥渴难耐,能再进入房产市场了吗

整體來說,中國模式明顯更溫和、更容易被接受。所以,未來除美國以外的任何國家都可能成為中國的親密夥伴。我們在投資和工作上都要注意這些新變化,密切關注政策的動向,爭取把握住能夠改變人生命運的大機會。

房价真的跌了!钱包已经饥渴难耐,能再进入房产市场了吗

從國內來看,未來三年經濟領域的核心主題就是“在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的意思就是無論東部沿海地區還是中西部落後地區,無論城市戶籍人口還是外來務工人員,都要在總體上進入小康社會。

房价真的跌了!钱包已经饥渴难耐,能再进入房产市场了吗

所以新時代北上廣熱議的“消費降級”其實就是四五線城市的“消費升級”;精英白領喜歡吐糟的個稅改革,給中低收入人群帶來了大大的實惠;讓政府部門和國企領導工作量大增的精準扶貧,給了數千萬老百姓自食其力的機會。瞭解國家的戰略方向,跟政策永遠保持一致,才是投資的正道。

1

中美貿易摩擦升級,錢可能會更值錢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錢一直都在變得“不值錢”,我們去看看M2的增長,就能感受到錢在以多快的速度貶值。正因此,大家拿到錢後都喜歡去投資,特別是買房,而那些加了槓桿的,比如用按揭貸款買房的人更是獲得了超額的回報。但是從2018年以後,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

在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的大背景下,美聯儲持續加息,並計劃“縮表“;歐洲央行也正在跟隨美聯儲的腳步退出QE;隨著未來部分國家退出歐盟,歐洲的前景可能會更加撲朔迷離。

中國為了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成立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並且將銀監會和保監會合並,提高監管效率,延續了近十年的金融大創新時代已走向終點。金融強監管將是未來幾年中國資金面的最大變量,“破剛兌”、“去槓桿”、“期限配”、“穿透看”,中國的金融去槓桿大幕才剛剛拉開。

在此背景下,所有以貨幣計價的資產都有價格重估的可能性。錢,或者說現金管理類資產,可能會變得更值錢。

2

國家要求“房住不炒”,房地產市場沒有系統性機會

在樓市方面,從2016年10月起,全國範圍內的限購政策,已經給全國的房產投資者敲響了警鐘。在2017年“房住不炒”的指導思想下,各大城市共推出200多次調控政策,從“限購”、“限貸”、“限價”直到“限售”,徹底冰凍了房地產市場。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國家密集出臺政策,就是為了打擊“短炒”,從本質上大幅抬高交易的摩擦成本,真正限制的其實是流動性。

房价真的跌了!钱包已经饥渴难耐,能再进入房产市场了吗

對於房產投資者來說,還有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上,那就是未來五年內會推出的房產稅,將極大提高房產的持有成本。由於限售政策的影響,近期買入的房產很難在房產稅正式出臺前賣出。

當下的房地產市場,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已經在短期內翻倍,未來增值潛力並不大。而那些人口持續流出的三四線城市,房價也非理性的跟風上漲,未來不排除下跌的可能。

房价真的跌了!钱包已经饥渴难耐,能再进入房产市场了吗

綜合分析,2018年房價整體上橫盤的概率較大,這也符合國家的防風險戰略。國家既然要求“房住不炒”,那麼,別買,也別賣,咱們不給國家添亂,肯定是上上之策。

房价真的跌了!钱包已经饥渴难耐,能再进入房产市场了吗

你可能會問,那到底什麼時候才是我再進入房地產市場的良機呢?

房价真的跌了!钱包已经饥渴难耐,能再进入房产市场了吗

彆著急,請耐心等待。等到什麼時候?放心,國家會主動告訴你。等下次再放開限購的時候,等買房送戶口、買房返契稅的時候,等下次媒體再喊出“買房就是愛國”的時候,我們再來。

房价真的跌了!钱包已经饥渴难耐,能再进入房产市场了吗

3

一切固定收益類資產,都會變得不安全

原來錢多的時候,是一個美好的年代,隨著央媽的擴表,整個債市都可以玩“借新還舊”的遊戲,雖然好項目越來越難找,但不妨礙大家吃著火鍋唱著歌,躺著把錢掙了,因為錢整體是變多的。在這一季裡,沒有人受到傷害,結尾是部喜劇,於是皆大歡喜。

房价真的跌了!钱包已经饥渴难耐,能再进入房产市场了吗

但接下來的這個賽季,可能會不一樣。

今後整個金融行業很可能面對的情況是:鍋蓋正在變少,而鍋卻越來越多了。原來拆東牆補西牆的老套路已經玩不下去,隨時可能會砸手裡,到時候怎麼辦?

國家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最近密集出臺了很多金融行業新規,目標就是一點:打破剛兌。啥意思?該怎麼辦怎麼辦。一個債券,違約了,在華爾街那是多正常的事情,歷次產業革命的後期,都是過剩產能帶來的全行業大規模破產,債券違約。比如100年前的鐵路投資狂潮、20年前的互聯網浪潮,最後都是由幾家從屍山血海之中爬出來的大公司整合小散亂弱、支離破碎的行業,促進了經濟的再次騰飛,推動了人類歷史進程。

至於微觀層面,具體的金融企業,他們與監管層是一種典型的二元博弈情境。在國家引導打破剛兌的政策預期下,部分金融企業可能會為了完成政治任務而刻意釋放風險,形成“好企業”和“壞企業”一起“認錯”的奇觀。如果投資者買固定收益類產品,收益不再“固定”,甚至本金都可能虧完,那是不是還不如去買那些不帶槓桿的權益類產品?

4

結論:要麼拿著錢,要麼拿著股權

所以,在未來的三五年裡,請保護好你的現金或現金管理類資產,希望在大機會到來的時候,你口袋裡還有錢。

整個2017年,中國股市都在經歷“一九行情”,上證50迭創新高,大部分股票跌破“股災底”。指數失去了參考意義,市場被生生“漲”出來一個新低。在2018年,所有的股票無論業績好壞,不分行業板塊,都經歷了大幅下跌。而大部分股票所對應的公司,其實跟中美貿易摩擦沒關係,跟經濟結構調整也沒關係,甚至部分公司跟去槓桿都沒啥關係。在2018年9月份,在A股和港股市場上大量的行業龍頭股票估值已經低過十年前的2008年,而此時的美國股市正在創造著歷史新高。

但我們一定要理性的關注到美聯儲縮表就意味著以後全世界的美元總量要變少了。這個縮錶行為並不常見,在20世紀漫長的100年中僅僅發生過三次,分別是1929年開始的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及1990年的石油危機時。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次美聯儲縮表執行之後,日本就恰好出現了股市、樓市的大頂,經濟發展停滯,過了三十年都沒有漲回去。幸好中國當時還沒有融入世界經濟的版圖,所以並沒有受到影響。而今天,中國已經是世界經濟最重要的發動機。

而美聯儲不斷提高的利率,在金融世界中,是對“錢”的定價,利率越高,錢就越值錢。利率變化,所有金融資產,包括房子、股票、債券的價值都會發生變化。就如同物理學中的重力,會將所有資產的價格拉回地面,現出它的本來面目。

你可以設想一下,眼前有一棟很高的寫字樓,只要電梯數量安排合理,在上班的時間內,讓成千上萬的人順利到達所在樓層是不難做到的。但是如果這棟寫字樓在裝滿人之後突然失火,還能否做到有序撤離?這時候都不用去考慮什麼建築學、統計學、心理學,一切理性思考都不再重要,求生的本能會讓人們四散奔逃,甚至出現恐慌和踩踏。在金融市場上,這種大家集體撤離少數幾隻股票的情況會導致什麼結果?結果就是流動性的極度稀缺。之前通過統計歷史數據得出的波動率都不再適用,逃生的本能會讓波動率向下突破理性的極限。

房价真的跌了!钱包已经饥渴难耐,能再进入房产市场了吗

眼前有不少好公司的股票價格已經回到2014年,股票估值已經回到2008年,如果這些股票繼續跟隨大盤深跌,將可能會出現十年一遇的歷史性買入機會

什麼時候是“抄底”的最佳時機

最後,我再跟你分享一下我認為什麼時候是抄底的最佳時機:

當你看到朋友圈開始瘋轉《中國資本市場要推倒重來》的時候;

當上市公司大股東和高管開始實質性大比例回購股票的時候;

當騰訊和阿里巴巴開始在二級市場直接買買買的時候;

當還未上市的一級市場公司開始直接併購二級市場公司的時候;

當那些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不再提回歸A股的時候;

當你的親戚朋友因為你買了股票而流露出悲憫目光的時候;

請把你早就準備好的閒錢取出來,一起買入這歷史性的大機會。

《給新中產的投資私教課》精品語音節目已經在喜馬拉雅fm上線,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把握新中產的投資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