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 · 泊於之變|看,威海泊於鎮生態環境「大變身

生態公園建在家門口

走在逍遙湖公園的松間小路上,呼吸著新鮮的負氧離子,欣賞著遠近高低的風車、木屋,再到網球場、羽毛球場上揮揮球拍、活動筋骨……這樣愜意的休閒生活,放在過去泊於鎮的村民們想都不敢想,而如今,這已成為他們茶餘飯後的必做“功課”。

特色小鎮 · 泊於之變|看,威海泊於鎮生態環境“大變身

俯瞰逍遙灣


入夏以來,家住泊於鎮松徐家村的村民車淑燕每天傍晚7點,便會準時從家裡出來,約上幾個朋友一起到村子北側的逍遙湖公園去轉一圈。

“以前,我們所謂的健身就是沿著村子裡的路走一走。現在逍遙湖公園建成後,離家也就5分鐘的路程,而且新安裝各項健身器材給我們增添了不少健身新玩法。所謂打造詩意棲居的居住環境,這不就是我們現在生活的真實寫照麼!”提及泊於鎮生態環境“大變身”,車淑燕滿心洋溢著幸福感。

車淑燕所說的逍遙湖公園位於東部濱海新城核心區,由逍遙湖和湖心島兩個部分組成,是泊於鎮“三河兩湖一帶”生態修復工程的重點項目之一,前不久該公園正式建成開放,為周邊居民提供了健身休閒場所。


特色小鎮 · 泊於之變|看,威海泊於鎮生態環境“大變身

石家河公園


美景如畫、歡笑如歌,這詩意棲居般生活,也讓土生土長的“泊於人”車淑燕感慨萬分:“以前,從遠處望向這裡,別說詩意了,就連整潔的建築都難看到。”

20多年前,逍遙湖公園所在位置還是一片荒灘,後來附近村民承包海區搞起養殖,將臨灘海域劃分成不同區域,並在水面不遠處的灘塗建起零零散散的小磚房,經多年的海風吹、浪花打,無人看管的小磚房早已變得破舊不堪,讓原本就不怎麼明亮的海灘變得更加雜亂。

“以前想到海邊散散步,我們都得開車到東邊去,時間長、路程遠。”車淑燕說,“現在好了,經過整治海、湖景觀僅一路之遙,推開家門就有兩種風景,看著就讓人心裡舒坦。

綠水青山繪出醉美畫卷,曾經的漁家小鎮儼然成了 “小而精”“小而美”的生態範本。如今的泊於鎮,越來越多的村民像車淑燕一樣,在家門口盡享小鎮詩意生活。


特色小鎮 · 泊於之變|看,威海泊於鎮生態環境“大變身

逍遙湖公園


“聽說大林格村東南面的大嵐山也要建公園,那邊村民今後可就方便咯。”車淑燕說。

據瞭解,為進一步加快生態環境整治步伐,提升村民居住歸屬感、獲得感,泊於鎮持續開展農村環境治理。近日,位於泊於鎮大林格村東南方向的大嵐山郊野公園,作為泊於鎮2018年重點民生工程之一,正式納入新一輪的生態整治項目中,並按照“綠色開發、區域一體、生態先導、山水融城”的建設思路,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推進。

“目前大嵐山郊野公園規劃方案已完成,下一步,將根據公園地勢地形及周邊配套設施,進行詳細測繪設計。”新城辦副主任、泊於鎮黨委書記賀傳軍介紹,大嵐山郊野公園建成後,將是一處集國際性山地自行車運動、青少年地質知識科普與環保教育、田園生態於一體的綜合性礦山公園,與周邊龍山湖、龍山湖文旅小鎮整合成為一體化旅遊資源,不僅為村民提供新的賞景去處,還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吸引更多市民群眾前來旅遊觀光。

田園好風景 農民好光景

漫步在經區泊於鎮泊於家村,村容整潔秀美,道路平坦,綠植遍佈、鳥語花香,錯落有序的農家小院靜謐幽雅,石牆內外種植著各種果樹和顏色秀麗的花卉,宛如置身於寧靜的“世外桃源”,讓人們安然其中、怡然自得。


特色小鎮 · 泊於之變|看,威海泊於鎮生態環境“大變身

泊於家村田園風光


“從村口一路走來,處處都是景兒,再往深處走還有一彎碧綠的荷塘,這麼美你再上哪兒找。”說起泊於家村秀美的田園風光,該村黨支部書記王可春便笑得合不攏嘴。

村間道路上方隴長的葡萄架掛滿即將成熟的葡萄,路旁栽種的高枝月季爭奇鬥豔競相盛開,隨處可見的新綠、紅花,給人一派怡人幸福景……

然而,就在幾年前,泊於家村不僅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還是十里八鄉的“空巢”村、“泥濘”村。


特色小鎮 · 泊於之變|看,威海泊於鎮生態環境“大變身

泊於家村田園風光


以前,村裡的年輕人大多到城裡工作,使得村裡的留守老人增多。想要發展鄉村經濟,勞動力便成為橫在泊於家村面前的大問題。

“老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然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鄉村經濟首先要算好‘生態賬’。因此我們不僅要把路修好,更要把景兒建好、守好。景兒好了,路通了,人才便留住了。”王可春說。


特色小鎮 · 泊於之變|看,威海泊於鎮生態環境“大變身

泊於家村葡萄長廊


近年來,按照“綠色發展,生態先行”的思路,泊於家村依託地處城郊、交通便利、耕地面積多、水資源豐富等優勢,大興土木搞起了休閒農業:搭架子、建大棚、整河道、平路面,將迤邐的田園風光與潔淨的村莊環境充分結合,讓美麗鄉村接軌鄉村旅遊,實現各類資源要素的有效整合,護航美麗鄉村持續美麗,生態田園悠然可見。

“我們將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等融為一體,以田園生產、田園生活、田園景觀為核心要素,實現生態農業、休閒旅遊以及田園居住等功能的有機整合。”王可春介紹,泊於家村先後投入2000多萬元,建起了觀光采摘區、休閒體驗區、垂釣遊玩區三大功能區。其中,觀光采摘區有采摘大棚100多個;休閒體驗區建起以餐飲、住宿、娛樂為一體的仿古民居院落,日可接待遊客100多人;垂釣遊玩區有兩個人工湖,130個垂釣位,另外還有兒童遊樂園、鄉村文化大戲臺等各類休閒場所近2000平方米。


特色小鎮 · 泊於之變|看,威海泊於鎮生態環境“大變身

遊客在泊於家村垂釣園垂釣


“暑假裡,來我們村遊玩的市民特別多,或到採摘園採摘瓜果,或到湖邊垂釣,漫步村間,遠離城市喧囂,盡享世外田園般的生活。”王可春介紹,市民可以享受別樣的田園生活,本村村民也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感受著“悠然見南山”的田園愜意。

去年,泊於家村加大美麗鄉村建設的環境提升力度,投入600多萬元,對村莊的硬化、綠化、亮化以及自來水、汙水、廁所進行提檔升級改造,在全市率先將農村的自來水和汙水併入城市大管網;投入500多萬元打造兩個人工湖,建起涼亭,放養魚苗,種上荷花,打造村民和遊客休閒觀光的理想場所;投入200多萬元,對全體村民的老舊院落進行改造,將破舊村莊打造成漂亮舒適的民宿民居。


特色小鎮 · 泊於之變|看,威海泊於鎮生態環境“大變身

泊於家村田園風光


最近這段時間,雖還未正式進入葡萄採摘季,但泊於家村的村民們一點不得閒。“十一假期即將到來,泊於家村將迎來一波旅遊小高峰。今年我們共引進三萬株高杆月季花都是歐式新品種,現在抓緊施肥、培育,等10月份月季盛開,也讓城裡人來看看,我們農村人的生活多幸福、多美好。”王可春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