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爲什麼要毒死自己的父親?

司馬炎為什麼要毒死自己的父親?

公元249年1月司馬懿乘著曹爽及其黨羽跟隨魏少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曹叡,都城洛陽空虛之機,發動高平陵之變,一舉摧毀曹爽陣營,奪取曹魏軍政大權,位居人臣,一呼百應。

司馬懿死後,司馬師繼承父業,曹芳密謀殺害司馬師,但事情敗露,司馬師廢除曹芳,立曹髦為皇帝,司馬師等同“幕後執政”。

司馬師病逝後,司馬昭繼承兄爵位。曹髦深知司馬昭之心,率宮廷衛隊殺入司馬府誅殺司馬超,但反被家丁殺死,立曹奐為魏帝,自此司馬昭掌握曹魏軍政大權。

司馬昭分兵滅蜀後,自稱晉公,後加晉王。鹹熙二年,昭中風猝死,享年54歲。

司馬炎,字安世,司馬懿之孫,司馬昭之子,公元263年,魏國滅蜀。265年,司馬炎廢魏帝,自稱皇帝,國號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司馬炎就是晉武帝。280年,西晉大舉進攻吳國,吳國投降。西晉統一南北,結束了東漢末年以來的分裂局面

正史記載:司馬昭是因為情緒激動,大喜大悲情緒波動而引起中風而死。

司馬昭滅蜀國俘虜後主劉禪,為試探劉禪是否有野心復國,當劉禪說出:“此間樂,不思蜀”時,司馬昭看到劉禪的窩囊相,禁不住哈哈大笑,突然就死了。

野史和《三國演義》中均記載司馬昭是被司馬炎毒死,原因主要有四:

1、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司馬家的大權理應歸司馬炎無疑,但司馬昭並不喜歡司馬炎,而是偏愛司馬攸,司馬炎見司馬昭要廢長立幼,自然是驚恐萬分,隨起了殺心,有意在酒中下毒,司馬昭飲酒之後,中毒而亡。

2、司馬炎對魏帝垂涎三尺,只要司馬昭活著一天,司馬炎就無法稱帝,司馬昭嚴重阻礙了司馬炎進位稱帝的進程,司馬炎於是對司馬昭有了殺心。司馬炎五月被立為世子,八月司馬昭便離奇死去,死的時間點值得人玩味。

3、司馬炎在登基之後,追加伯父司馬師為景帝,對司馬昭卻沒有任何表示,可見,司馬炎父子的感情不好。

4、正史的記載只說司馬昭中風,但司馬昭去世前幾天還臨幸了一個宮女,身體一直健狀,突然病死,未免讓人浮想聯翩。

但野史並不可信,野史上還說康熙是被雍正毒死的呢!

這件事情我真的是感覺很奇怪,一涉及到權利的問題,什麼骨肉親情破裂,同族之間相互殘殺,這種事情在民間小說裡面什麼都有,搞得為了登上一個皇帝的位子不殺兩個兄弟,不把自己父母給殺個遍,這都不算事。

那我們就稍微說一下,當時司馬炎有必要那麼著急,把自己的父親給殺了,然後去登基皇帝位子嗎?

很顯然沒有必要!

有人就說啦,因為司馬昭喜歡自己的幼子司馬攸,所以司馬炎害怕自己的位子會被自己的弟弟給搶走,才把他父親給毒死了!

這就存在兩個問題了,首先司馬炎認為司馬昭死了以後,他就一定會把握朝政,或者是能夠直接稱帝嗎?他有這個必勝的把握,能夠取代他父親,把控朝政嗎?

司馬昭在他年輕的時候一直跟隨自己的父親,包括跟隨自己的兄弟,然後最後自己獨立帶領軍隊,四處征戰,立下不少的功勳,憑藉著這些功勳,他才一步一步的走上權利的巔峰,最後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可是司馬炎沒有這樣的條件他沒有跟隨自己的父親或者是跟隨自己的伯伯自己的爺爺出去建功立業他在大成們心裡面只不過留著一個司馬昭的孩子這樣一個位子!說白了沒了司馬昭,司馬炎什麼都不是!

這個時候她如果去害死自己的父親,他圖啥?除非他是個傻子認為自己殺了自己的父親狂妄自大,夜郎自大,以後認為自己幹什麼都可以,但是事實上能夠謀朝篡位的能夠當上皇帝的,成為開國之君的有幾個是傻子?

這是第一個疑問。

第二個疑問,司馬懿還有曹丕,甚至是曹操都是親眼見證者,將自己的位子留給自己的小兒子,以後會鬧出什麼樣的亂子,所以每次立繼承人的時候都是求穩,找一個最成熟穩重的,至少不會受別人牽制的人去當主子。

所以說這個時候司馬炎肯定是在繼承人這個位子上不動的,自己的哥哥就是病死的,自己將來什麼時候嗝屁都是一個問題。如果說這個時候把位子或者說把繼承人這個身份交給自己最年幼的那個孩子,那才是對於整個家族的不負責任!萬一真出了事情到時候這個孩子不能夠處理事情是想引起家族紛爭,最後外來勢力入侵,這才是真正的大事兒!司馬懿一生可以說什麼機關都算進了會不說這件事情,不會勸誡自己的兒子要幹這種蠢事兒?

所以說司馬昭確實喜歡司馬攸,但是隻要自己的這個孩子還沒有徹底的長大,他是不會把位子交給這個稚氣未脫的孩子的,所以司馬炎也根本不可能,因為這個事情去挑戰自己父親的權威,去幹這樣的傻事情事情。萬一敗露了萬一自己下毒的時候被自己父親的下人給提醒了,那麼事情才是真正的大發了。

所以說,司馬炎下毒害死自己的父親司馬昭,這件事情純粹無稽之談。

其實司馬炎沒有毒死自己的父親的,致所有有這個歷史問題,主要在於在中國現代很多野史裡說到司馬炎毒死了自己的父親。

其實司馬炎的父親真正的死因中風引起的。

中風都是因為情緒激動,大喜大悲情緒波動而引起的。

司馬昭滅蜀國後,俘虜了後主劉禪,他為了試探劉禪是否有野心復國,故意試探他,當劉禪說出:"此間樂,不思蜀"這句話時,司馬昭看到劉禪的窩囊相,禁不住哈哈大笑,突然就死了。

由此可見,司馬昭是情緒激動而引起中風而猝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