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老破小」是種什麼樣的體驗?聽聽住過的人怎麼說……

老破小這種產品,一眼就看出來有致命的缺陷,一是老,二是破,三是小。老意味著被淘汰,破意味著沒品位,小意味著增值慢,三者疊加,堪稱自住的雷區、投資的黑洞。

然而主城學區房卻大多是“老破小”,花大價錢買來的學區房不論在房齡、裝修、設施上都遠不如自家的情況,而值不值得,很多家長在內心打了一個問號。

住“老破小”是種什麼樣的體驗?聽聽住過的人怎麼說……

觀點一:三無老破小 讓人生太憋屈

市區老破小與郊區遠大新,這是房產群經久不衰的互懟主題之一。“新”和“老”絕不單是指“房齡”(當然房齡也直接影響房子的金融屬性),最主要的還有:小區、物業、電梯、戶型合理性、容積率、綠化率的綜合。關於遠大新,不少網友都表達了支持和簇擁。

“咳嗽聲可以從一樓傳到六樓、房齡比我年齡還大。別說人車分流了,路窄得快遞電瓶車都推不進去。業主停個車得從天窗鑽出來、嬰兒車要全家人一起抬上去的老破小,請問哪來的優越感?我地庫直接電梯入戶、中央空調新風地暖全配,綠化率40%……”

“三無老破小,讓人生太憋屈,唯一堅持的就是所謂的地段,心裡的苦與不甘只有住在其中的人才能瞭解。”

“準備租掉市區老破小,搬到遠大新的路過,上面有些人應該沒住過老破小吧,車位,隔音,房型,電梯都是問題,我寧願住的舒服點,以後如果有能力再賣掉老破小和遠大新到市區買近大新嘍。”

“還以為老破小各個都是學區加商業中心的配置。其實,環境差學區差配套差的老破小才佔大部分吧。”

“房子主要的功能是用來住的,公共區域環境,小區環境,業主素質,是我比較關注的,市區老破小,真心不能接受。住的感覺天差地別。同樣都是遛狗,一邊是穿著汗衫的大叔牽著中華田園犬一邊吐痰一邊走過停滿助動車小區道路,另一邊是9歲的穿著公主裙的蘿莉跟著秋田犬在滿眼綠色的草坪上奔跑。我寧願多開10分鐘看蘿莉。”

住“老破小”是種什麼樣的體驗?聽聽住過的人怎麼說……

然而,如此不堪的老破小卻也有自己的追隨者~

觀點二:虎爸貓媽的需求才是王道

南京的“老破小”,集中在新街口、鼓樓、大行宮、南湖、邁皋橋、水西門等主城區,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地方有我們最熟悉的現實生活,成為新老南京人塵封的舊時記憶。

這些房子,有的是早期國企建設的職工房,後來從集體產權轉為個人產權可以入市買賣了,比如金陵小區就曾是金陵造船廠的職工房;有些,是早期拆遷的安置費,不過現在已經有了兩證了,比如怡康新寓;有些,則是幾代人相傳留下的老宅,比如秦淮河邊的老房子,因為老城南文保的原因,免於拆遷,一代代傳承了下來,歷史長的,已經跨越上百年……

學區房可能是家長們育兒競賽裡,最大的一筆支出了。我們總以為義務教育是免費的,但是,要讓孩子上優質公辦學校,花銷並不低,甚至要一對家長奮鬥一輩子給孩子買一套老破小來升學。

當然,有些老人可能本身住的房子就是優質學區房,為了孫輩能上個好學校,毫無保留的把自己住了一輩子的房子讓出來給孩子,我甚至聽過有老人把自己住的房子賣了買到寶華去,把錢用來給孫輩的買學區房。

在南京驅動房價上漲的最主要因素,大概排序是:第一是學區,第二是地鐵交通,第三是自然環境,第四是生活便利性。而在這四個因素裡,與“宜居”相關性最小的,可能就是學區了,但這卻是驅動房價上漲的第一重要的因素,也是主城老破小的魅力所在。

“雖然老破小,地理位置在黃金地段,孩子9年內不用折騰學區房了,加上價格早已翻倍,出租租金非常豐厚,超過郊區大三房。感覺做了一筆很成功的投資。”

“買了天目路50平,真是住得很舒服,因為近,路上時間節省了很多,樓下什麼都有,很方便。”

“最大的缺點,東西沒地方放,週轉不開的感覺。最大的優點,生活各種方便。”

“裝潢完後覺得:哎呦,不錯哦!然後看看周邊環境,太方便啦,吃早飯方便,坐地鐵方便,哪哪都方便,哈哈。”

“買了還沒住,租金已經抵房貸,還很好租。房價持續上漲就不說了。要是有錢還想買一套。”

“租金才是地段的真實反映…那些新遠大的郊區房子,一旦房齡整體老去,難賣難租,風險更大…”

“有不少人在嫌棄老破小,表示各種不能忍,拜託,不老不破不小的也有啊,今朝天下、民國別墅,鈔票夠就可以,學區和生活兼顧。再或者,關係硬也可以啊,不買學區房照樣進拉力琅芳的大有人在。

住“老破小”是種什麼樣的體驗?聽聽住過的人怎麼說……

以上這兩種人嫌棄老破小我覺得沒毛病,人家有這個資格矯情。如果這兩者條件都不具備,還表示各種嫌棄,那就呵呵了......哪怕有個二三線學區也行啊,別最後啥學區都沒有,住在非學區的新房裡,自己是快活了,孩子有沒有前途就是煩不了了,是嗎?而且,親身體驗,只能好好挑好好選,老破小裡條件相對不錯的房子多得是,好好裝修一下,怎麼就住不了了?說忍不了的各位大神,去看看老破小的小區裡的車,豪車多得是,人家土豪能忍,小中產就忍不了?”

除此之外,老破小的優勢還體現在,它們大多數都處於城區內的黃金地段,公交網路發達,地鐵貫穿各大主幹道。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在事業的上升期,是不適合經濟重壓和花費大量時間在路上的。

其次,老小區發展歷史悠久,各種生活配套應有盡有,娛樂休閒設施齊全,周邊居住氛圍濃厚,尤其適合居住。

另外,南京市今年已將240個老舊小區列入整治計劃,240個老舊小區集中在主城六區,經過整治之後的老破小,房屋亮麗如新,道路平整、停車有序,居住的舒適程度絲毫不輸郊區的新房。

其實,關於宜居,每個年齡段有每個年齡段的考慮。

大致會考慮以下因素:距離近(上班,上學,就醫,菜場,超市,商場等);自然環境好(小區環境,周邊環境);人文環境(人口素質,周邊圖書館,書店,電影院,以及劇院等)以及人口密度(適宜,過低或過高都不好)。

不管是哪個年齡層次,如果不差錢,肯定會選城中心一些環境好年代新的大房子。但是這樣的房子貴,而且不多。在預算有限的前提下,每個年齡層次的人在考慮宜居問題時,各個因素的優先級都會不同。

對於首次置業的人群來說,“老破小”可以作為一個階段的“跳板”,等有了合適的機會再考慮其他。因此這部分人群,可以優先考慮主城內房齡比較新的二手房源,既可以享受主城的各項利好,後期出手也比較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