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盡頭應是光明——收視率造假該結束了

中國電視劇的黃金年代,全民觀劇是最主要的娛樂方式,經典好劇層出不窮。

這些劇的收視率非常高,口碑也非常好。


黑暗的盡頭應是光明——收視率造假該結束了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韓劇、日劇、美劇甚至是英劇風頭更盛,國產劇漸漸的不那麼受歡迎了,行業的怪相也開始越來越多:摳圖演繹法,面癱式表演,便宜的特效,實力演員往往擔任配角。。。觀眾們不禁要問:電視劇行業到底怎麼了?


黑暗的盡頭應是光明——收視率造假該結束了



近日,導演郭靖宇公開發博揭露電視劇行業收視率造假,宣稱新作《娘道》播出前曾被某衛視要求購買收視率否則不予播出。郭靖宇稱自己沒有妥協。他呼籲整個影視行業團結在一起,徹底清除假收視率毒瘤。

黑暗的盡頭應是光明——收視率造假該結束了


通過沃德社會氣象臺的實時數據分析,小編看到,短短几天內,全網有關收視率造假的信息共有12302條。收視率造假受到各界廣泛關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中國電影導演協會、中國電影文學協會、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紛紛表示收視率造假應遭到嚴懲。陳思誠、王長田、白一驄、陸川等眾多業內人士均聲援表示支持對收視率造假宣戰。


黑暗的盡頭應是光明——收視率造假該結束了



沃德社會氣象臺的情緒分析顯示,針對收視率造假,全網悲傷情緒佔比52.9%,憤怒情緒達到10.11%,可謂悲憤交加。

收視率造假如此可惡,產生它的溫床是什麼呢?收視率造假又是如何實現的?造假是誰,利益有多大?收視率造假帶來怎樣的危害?面對電視劇造假,以後該怎麼辦?小編將一一為您解答。

索福瑞的壟斷和唯收視率論,成了造假的溫床


電視收視率,指某一時段內收看某電視頻道(或某電視節目)的人數(或家戶數)佔電視觀眾總人數(或家戶數)的百分比。收視率作為“注意力經濟”時代的重要量化指標,是深入分析電視收視市場的科學基礎,是節目製作、編排及調整的重要參考,是節目評估的主要指標,是制定與評估媒介計劃、提高廣告投放效益的有力工具。

但現在收視率造假、收視率與口碑不符、為博收視率製作低俗節目等情況使收視率從一個“好東西”變成了“萬惡之源。” 其實可怕的不是收視率,而是“唯收視率論”——這種單一的評價體系。


黑暗的盡頭應是光明——收視率造假該結束了



另外,在收視率統計行業,索福瑞一家獨大的現狀從未改變過。1996年前後,合資公司索福瑞與外資巨頭尼爾森先後推出收視調查服務。但尼爾森最多也只能佔據20%的市場。2008年底,尼爾森退出了中國市場,索福瑞一家獨大。儘管近年來也有酷雲EYE、歌華有線等新產品入市,但目前為止仍然無法撼動索福瑞的壟斷地位。2014年出臺的電視收視率調查國家標準中曾要求“收視率調查機構接受獨立的第三方審核”,但由誰來審核、由誰出錢,一直沒有下文。收視率統計一家獨大的行業壟斷局面,也方便了造假者的操作。

一個統計機構、一個數字維度,這樣單一的評價模式,成為收視率造假的溫床。

一場場對賭,衍生出假收視率的購買需求


一直以來,收視率服務的不是觀眾,而是各類想要在電視臺投放廣告的廣告商。收視率數據可以告訴他們產品目標受眾在哪個時間段或哪個節目聚集得更多,若是將廣告投放在此處預期效果會怎樣。

早期廣告投放渠道單一,電視廣告效果獨佔鰲頭。電視臺話語權佔上風,收視率即便有造假也是零星幾個,不成氣候。

但後來隨著廣告投放渠道多元化(電視、樓宇、電梯、網站......)、製播分離(節目的生產製作與節目的播出分別由不同的單位負責的管理制度)模式的普及、“一劇雙星”(一部電視劇最多隻能同時在兩家上星頻道播出)政策的實行,讓電視臺的地位下降,廣告商開始強勢。他們非常重視收視率,這一區域商品銷售情況的重要指標。

當電視廣告不再是廣告商唯一且最佳選擇,他會對播出效果要求更高。為了避免買了某個時段廣告沒人看,他們會與電視臺簽訂相關協議,收視率達到某個標準,才結算費用。對電視臺來說,每日的運維成本以及購片費用已經不堪重負。廣告商成了主要經濟來源,為了順利拿到廣告費,維持機構的正常運轉,只能完成它們的要求。

黑暗的盡頭應是光明——收視率造假該結束了


“先上車,後視情況補票”的對賭協議(製作方須向電視臺擔保,節目播出時可以達到一定的收視率,否則電視臺會按照一定比例扣除購片款)愈加普遍。製作方就成了最後承接壓力者。電視劇要想播出,就必須達到收視率標準,這樣才能從電視臺手中拿走購片費,達不到就只能買了,買不起就不能播了。

假收視率造售:簡單粗暴利潤高、現金交易


收視率造假方法有三:“汙染樣本戶”“竊聽和截留數據”“直接篡改數據”。第二種經索福瑞的技術改進已被清除,“直接篡改數據”至今未得到案例支持,而最低級的是“汙染樣本戶”,但它成本最低,最容易也是唯一可能在用戶層面實現的。“汙染樣本戶”成為了收視率造假的主要手段。

那麼這種造假手段的流程是什麼樣的呢?

先僱人跟蹤到樣本家庭,然後竊聽到樣本家庭的私人信息,最後掏錢讓樣本家庭看購買收視率的作品,這就完成了一整個“汙染收視率”的鏈條。


黑暗的盡頭應是光明——收視率造假該結束了



這是一筆簡單、高效,粗暴,甚至毫無技術含量的買賣。

由於樣本家庭數量極小,所以干擾收視率的操作非常簡單。有數據顯示,2006年索福瑞在西安只有300戶樣本家庭,只要干擾到其中10戶,就能影響當地3%的收視率。換而言之,需要一部戲在西安當地的收視率達到1%,那麼只要操縱三個樣本戶就可以了。數據顯示,40塊錢,就能買到一集電視劇的“有效收視”。所以,還是以西安為例,120元,就能買到當地1%的收視率。


黑暗的盡頭應是光明——收視率造假該結束了



在過去十年,購買一集電視劇的收視率的價碼,已經漲到了50萬。郭靖宇的新劇《娘道》被播出平臺要求購買收視率,且價格高達90萬/集,全集算下來要花7200萬。成本幾十塊,價格幾十萬,收視率造假每集的利潤是幾十萬元。

據業內人士透露,有收視率造假資源的人,大部分不願意親自露面,因為他們要藏在後面。這樣一個信息極為不透明的市場,那就產生一個可能性,到了一些競爭激烈的檔期,比如說開年大戲、暑期這種時候,片方被逼在這個檔期上線,又被電視臺說必須要對賭收視,這個時候片方就只能找一個要麼朋友介紹,要麼之前用過的資源方。


黑暗的盡頭應是光明——收視率造假該結束了



這個市場屬於特殊交易,特點是先拿錢,而且都是收現金的。買收視率的片方並不知道對方是誰,這種資源方卷著錢走,也時有發生。被騙的片方也不會選擇報警。知法犯法,報警的同時也把自己告了。


黑暗的盡頭應是光明——收視率造假該結束了



成本幾十塊,價格幾十萬,利潤高。現金匿名交易,查處困難。每年產出的電視劇達幾百部,每部幾十集,整個收視率造假的產值驚人。收視率造假慢慢成為了業內公開的秘密、巨大的毒瘤。

誰都不會贏的怪局面——收視率造假危害巨大


崔永元說過“收視率是萬惡之源”。


黑暗的盡頭應是光明——收視率造假該結束了



收視率造假讓整個演員行業變得光怪陸離,越來越不公平。收視率虛高激化了對流量演員的需求,這些演技平平甚至拙劣、時常在劇組缺席、到處出席各種商業代言活動的流量明星非常火。而追求藝德和演技的眾多實力派演員、老戲骨淪為幫忙抬轎,變成點綴的綠葉。他們的演技更高,收入卻更低,轉行的人會越來越多。

收視率攀比對製片界的負面效應更正在日益凸顯。不少從業者將收視率作為唯一目標,不僅扭曲了創作和宣傳出新,為了吸引眼球而低俗炒作,製片方公司還失去了內容之道製作的評判依據,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日趨抬頭,大量優質作品因為缺乏綜合客觀的評價體系而被埋沒。

觀眾在選擇電視劇時得不到有效的參考目標,只能憑運氣盲目選擇,浪費了時間,卻看不到好的作品,觀眾自然對國產劇越來越失望。

廣告主也無法對營銷投放的效果做出合理評估,投放成本不斷增加,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也會水漲船高,最終導致消費者滿意度下降,廣告主利益受損。


黑暗的盡頭應是光明——收視率造假該結束了



廣告商損失利益,製作方被裹挾,電視臺喪失公信力,“唯收視率論”帶來的虛假收視率造就了國產電視劇的一片虛假繁榮,使不少國產電視劇的投入重心由前期製作轉向後期購買收視率,行業的法外不當競爭也導致電視作品良莠不齊,最終造成電視觀眾流失,重傷中國電視劇產業,整個行業健康可持續成長的土壤遭到破壞。

黑暗的盡頭應是光明,新的聲音開始出現


此次郭靖宇向收視率造假宣戰,受到了眾多圈內人的支持站臺。越來越多的真相被解開,越來越多的新聲音被聽到。

黑暗的盡頭應是光明——收視率造假該結束了


拔出收視率造假的毒瘤,必須從購銷環節出發。從市場角度,可以借鑑電影分賬模式,以廣告收入為標準,播出方、發行方與製作方,按一定比例分賬,不再“唯收視率論”。從產業角度,首先製作方要生產優質電視劇,其次要建立公開透明的電視劇採購系統。 強化節目成本、受眾和美譽度標準,吸引優質電視劇向平臺聚集,使廣告投放者對平臺的選擇更科學、合理、規範,進而淡化對收視率的依賴。

收視率調查的供給不應是索福瑞一家獨大,還應有更多公司加入供大家選擇。國內目前就有有線電視機頂盒能做到收視數據實時採集。類似的公司應當給予扶持。


黑暗的盡頭應是光明——收視率造假該結束了



中央電視臺提出過“綠色收視率”的理念,主張“通過收視率、觀眾滿意度、專家意見、社會效果等角度進行多方位、多層次的節目或媒體評估”,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也多次提到了這種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如何讓這些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落地,非常重要。目前我國AI智能技術方興未艾,隨著AI智能測算的發展,多元化評價體系技術層面的問題,相信可以逐步被解決。

郭靖宇這次向收視率造假的宣戰能被聽到,除了他的聲嘶力竭,更因為整個行業長期以來都在翹首期盼問題的解決。黑暗的盡頭是光明,希望這次郭靖宇沒有白忙活一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