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看臉壺看型 給大家科普下紫砂壺中的戰鬥壺——石瓢

我發現我這人骨子裡真是有一股老幹部的氣質,不管說什麼都喜歡列個一二三四條。

其實這事真的不能怪我,我是個排版廢,別的人發個文,排版都能排出花來了,怎麼樣吸引人,哪些文字應該放大,突出重點又不影響美觀什麼的,我是真的不太懂。

所以只能儘可能的列的清晰點,閱讀的時候也好一目瞭然,我這麼寵粉絲,難怪你們不應該再多給我些愛的鼓勵麼。

人看臉壺看型 給大家科普下紫砂壺中的戰鬥壺——石瓢

言歸正題。

這段時間我光講了一些紫砂鑑別上的問題了,也總有壺友反饋說總講這些看煩了。那行,你們看膩了咱們就換個話題,來講講肉眼上能夠直觀辨別的——器型。

幾百年來,宜興的紫砂藝人數都數不清,他們又都把自己的智慧凝聚到了紫砂創作中,各種造型各種風格,不一而足,也談不上哪個更有韻味,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偏好,全憑一個眼緣。

但是,有些傳統器型卻是很早就流傳下來,經久不衰的。比方說,紫砂壺最常見的幾種壺型——石瓢、西施、仿古。說這三種大家沒有意見吧?

有意見我也不會聽的,略略略略略略~~

今天我們先來說說石瓢壺。

人看臉壺看型 給大家科普下紫砂壺中的戰鬥壺——石瓢

石瓢壺壺身呈梯形,曲線柔和流暢,造型渾厚朴拙,釘足呈三角鼎立狀支撐,給人以輕靈而穩重之感。壺嘴簡潔見力度、壺把多呈倒三角勢,與壺身之型互補,形成和諧的美學效果;平壓蓋及橋鈕乾淨利索、比例恰當,充分體現出秀巧精工為上的特點。

讓我們來逐步分析:

壺嘴:石瓢壺嘴稱作直筒暗嘴,長短粗細比例恰當,從嘴頭壺身逐漸加粗,從嘴面到流體的邊緣線的角度要清晰明朗,乾淨利落,如有楞角、菱角的處理皆為面貌萎靡之下策,不可取。由嘴平面到流的暗接根部之前端三分之一處(壺1釐米左右)應成直線,如此則能顯秀,隨後應漸漸舒展放開,看起來又有些喇叭形,這也是視力錯覺造成的美感。與壺身的連接,其意非流接壺,其勢應由壺身引出相接,若樹之新枝,渾然天生,好象是從壺體上長出來的感覺。嘴的角度恰到好處,流嘴面應當平而挺,內孔要圓,觜內徑是出水口小,越往裡越大,這樣出水有勁,不易涎水。

壺蓋:整體要求蓋面平而挺。蓋雖然為平蓋,但不是平如水面,實質上是中高周低,中間與邊沿僅差一毫米的差距,粗看平整致,細視略有高低,忌中間顯隆起狀。蓋之關鍵還在於蓋面到蓋沿的線條過度,必須呈自上而下之緩緩走勢,如此則能顯出一個壓字,這就是技術處理可讓眼睛的審美習慣有個變化。蓋板線厚薄正好,線要圓、潤,下邊要與口結合嚴密,上邊與蓋面的交接既要和順又要蓋板線的圓整有勁。

人看臉壺看型 給大家科普下紫砂壺中的戰鬥壺——石瓢

壺身:壺的體形是以兩條拋物線結合而成,一條是從口到底的轉角處,一條是底中心底的轉角處。兩條拋物線略有不同,但結合要恰到好處,感覺剛中有柔,和順有勁。身筒外觀整體形制為一幾何三角形,此形由上而下,即口沿下部之過渡關鍵。自口沿到下部的三分之二處為直線,忌太鼓、虛肥,越挺越佳,此為石瓢之骨力所在,應顯硬骨凌宵之意。底部到壺牆的線條應為,自底部中心往外走勢,線條上拋走成有上託之感,宛若平掌曲指,盡顯壺之託力,此曲折處系石瓢含肉所在。萬物陰陽需調和,無肉則虛虧,有肉則含力。若如此,壺身上下,則圓直相接,流暢和諧。加上蓋往下之壓力,二力相遇自然也就產生了張力,如此壺遂飽含氣度。

壺鈕:石瓢壺蓋上的鈕(橋樑)是關鍵之處,必須為橋形,高矮跨度都要有符合比例的形。橋中央狹處,慢慢向兩面延伸蓋,特別是與蓋的結合處要形成橢圓形,但又不是整個的。橋與蓋的交接處要似明似暗,看得清但不明顯,其內孔與蓋的結合處緩轉勻稱,內孔也是三分之二個橢圓,與橋形成呼應。橋的兩側對稱,處理手法難度較大,頗顯作者功力。正面平視看壺,在立面上除了透視原因,蓋與壺底呈弧線之外,鈕才是正直意義上的曲線,在一個又一個三角形的力度組合中,起到了整體線條過渡連接與調和的作用。鈕孔勿高,高則顯得突兀。鈕之兩端要求若隱若現,給人以遐想。若干要素處理得當,則剛柔互濟,壺自有神。

壺把:壺把要求與嘴對稱,與壺嘴同理,把之銜接及整體形態以壺身為基礎,根據壺身的體形,確定壺把的硬和軟,關鍵地方就是把的三角處理。把應依身筒而生,非強接於壺,不欠不贅,不張揚、不委頓,且流把呼應,如此壺便現筋。壺把的內外都是三角形線條,把手的橫斷面外圓內平似圓頭三角形,把握使用方便舒適。

壺底:石瓢的壺底部三足稱圍棋足,型為圍棋子。足與底面結合清晰利落,三足位置呈等邊三角形,要求勻稱不偏不倚,使整體統一,這樣才顯示出壺的神韻十足。

人看臉壺看型 給大家科普下紫砂壺中的戰鬥壺——石瓢

一把好的壺款是幹百年來眾人智慧的結晶,是美的集中體現。石瓢壺經多人改良,很多石瓢的器型是以人名命名。“彭年石瓢、子冶石瓢、石梅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等皆發軔於此,但終是萬變不離其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