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墨家,除了機關術,你知道還有一本書嗎?

說起墨家,除了機關術,你知道還有一本書嗎?

寫在前面

不少80後的男生可能對墨家比較熟悉些,一部分原因是源於中國傳統的兩劍遊戲之一,軒轅劍四,這部遊戲裡對墨家有個直觀的介紹,後來有了一部電影叫《墨攻》,讓大家對墨家的理念有了比較感性的認識:兼愛、非攻、節用、明鬼、天志。前不久我國也發射了一顆量子衛星叫做墨子號,可見墨子在我國社會的影響力也是不可小覷的。

歷史背景

不少人將墨家歸為道家的一個分支,從理念上來講,墨家確實和道家的入世、濟世有些淵源。

關於這些,大家都瞭解,今天講一些大家不是很熟悉的一本書,書的名字就叫《墨子五行記》,明面上這本書已經失傳了,大家只能耳聞,無法目睹了。

早起中國社會方術和煉氣士較為盛行,道教不少法術也源於此,巫道醫技尚沒有今天如此明晰的界限,墨家作為一個少有的部分符合現代科學觀的學派,對於當時方術,陰陽五行也是有所涉獵,後來,墨家有了一本書集,名叫《墨子五行記》。

墨子,就是墨翟的尊稱,就像孔子、老子、韓非子一樣,不是所有人都配的上這個子字,當年呂不韋集合門客做《呂氏春秋》,書成命名時曾有人建議叫《呂子春秋》,呂不韋有自知之明,沒敢,以秦國宰相尚且如此,可見子的重量是不一般的。

五行,就是陰陽五行,俗稱的金、木、水、火、土。

記,就是記錄,集合。

主要內容

《墨子五行記》講的啥呢,主要講的是一些方術,或者叫做法術、變化術。晉代,葛洪《抱朴子內篇.遐覽》記載當時的變化之術說:

其變化之術,大者唯有《墨子五行記》,本有五卷。昔劉君安未仙去時,鈔取其要,以為一卷。其法用藥用符,乃能令人飛行上下,隱淪無方,含笑即為婦人,蹙面即為老翁,踞地即為小兒,執杖即成林木,種物即生瓜果可食......其次有《玉女隱微》一卷,亦化形飛禽走獸,及金木玉石,興雲致雨方百里......其《淮南鴻寶》、《萬畢》皆無及此書者也。又有白虎七變法,取三月三日所殺白虎頭皮,生駝血,虎血,紫綬,履組,流萍,以三月三日合種之。初生草似胡麻,有實,即取此實種之,一生輒一異。凡七種,則以其實合之,亦可以移形易貌,飛沉在意,與《墨子》及《玉女隱微》略同。過此不足論也。

說成大白話就是:變化之術中,比較厲害的只有《墨子五行記》,本來有五卷。過去劉安沒有仙去時,抄出其中的要點,成為一卷。那方法是用藥用符,能夠讓人飛行上下,隱藏自己使沒有確定形態,含笑著變成婦人,面孔一縐,成了老頭兒,蹲在地上,又變為小孩子,執著木棍,立即長成樹林,種下什麼頃刻生成瓜果可以吃。。。。其次有《玉女隱微》一卷,也能夠變化成飛禽走獸的形象,以及金、木、玉石,興雲致雨達到百里方圓。。。。。。至於《淮南鴻寶》和《淮南萬畢術》,都及不上這書的。又有一種白虎七變法,取三月三日所殺的白虎頭皮,活駱駝身上的血,虎血,紫綬帶,鞋上的花紐兒,和浮萍一起,於三月三日混種下。初長出的草象芝麻苗,結有果實,就用這果實再種,長一次,產生一次變異。共七次種植,那麼便用其果實合成藥,也能夠用來變化形體改變面貌,隨意飛行或潛行水底,和《墨子五行記》、《玉女隱微》差不多。除此之外,就不足談了。

總結起來,主要講的就是道家的“變化”法術的行使理念和方法。其簡單分為兩類,化身和化物。

化身,主要是改變施術者自身的一些物理外觀形象,如易容術、隱身術、分身術等等,綜合了符咒和藥物,果然是巫道醫技不分家吧。

化物,主要是在各類物體間進行變化,如常聽說的縮地術、撒豆成兵、五鬼搬運、木牛流馬等等。(大家是不是有些熟悉了,哼哼)。

這些看起來很玄,但是都不是可以隨便用的,只能在緊急特殊的情況下用,否則對自己有百害無一益。天道是平衡的,你輕易得來的,總要付出代價,切記。

所謂道不輕傳,厚德才能載物,道法傳承首看品德,王生學了穿牆而過的法術,但妄想用之於入人之內室為盜,結果在牆上碰得頭破血流,無德之人不僅禍國殃民還要殃及自身。

另外,用編程來比喻的話,這些看起來很玄的東西尚屬於應用層,主要是對自然的觀察總結,至於最核心的原理,老子說強名曰道吧,大概還很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