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憂天!研究論文駁斥量子計算對比特幣的威脅

每一個研究過比特幣的人,都會被它絕妙的設計所震撼,它安全、可靠、堅若磐石的基礎被無數人視為信仰。但是也有人認為,比特幣並非堅不可摧,在他們看來,量子計算就是比特幣的天敵。

杞人憂天!研究論文駁斥量子計算對比特幣的威脅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近日,著名經濟學家傑弗裡·A·塔克發表了一篇文章,附在他去年10月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之後。文章中詳細地討論了量子計算對比特幣網絡構成的威脅。傑弗裡在文章最後表示:量子計算對比特幣幾乎沒有真正的威脅。

傑弗裡是在與新加坡國立大學量子技術中心的研究人員加文·K·布倫南會面後得出的結論,他們一致認為,量子計算並不像許多人所說的那樣,是對加密貨幣的致命威脅。

量子計算機經常被認為是比特幣無可辯駁的天敵。其觀點認為,能夠以比當今最先進的計算機快數百倍的速度處理數據的量子計算機,既可以在短時間內進行強力簽名,也可以足夠快地解決工作量證明機制,從而對比特幣網絡的安全構成威脅。這將使比特幣和其他類似的加密貨幣完全無用。

杞人憂天!研究論文駁斥量子計算對比特幣的威脅

儘管布倫南等人在題為“比特幣的量子攻擊,以及如何防範比特幣”的長篇論文中沒有完全駁斥這一觀點,但他們確實得出結論認為,這種威脅並不像許多人認為的那樣是宿命論。事實上,鑑於量子計算仍在發展中,作者認為有足夠的時間來保護比特幣網絡免受其影響。

在美國經濟研究所週一發表的一篇配套文章中,傑弗裡讚揚了加密貨幣社區在解決問題方面的高超技巧:

“如果存在已知的問題,就會有人致力於解決方案,成功者將獲會得巨大的專業獎勵。”

他指出,分權治理模式的適應性在為問題制定解決方案方面表現出色,特別是在這樣做的回報與比特幣一樣高的情況下。

在美國經濟研究所的文章中,傑弗裡總結了論文作者的立場。在談到量子計算機主導工作量證明的問題時,他提到了原始材料:

“未來對量子技術的改進,可以使量子計算機解決PoW問題的速度比現有技術快約100倍。然而,這種發展在下一個十年是不可能的,到那時,傳統硬件的速度可能會快得多,而且量子技術可能非常廣泛,以至於沒有任何一個量子授權代理能夠控制PoW問題。“。

杞人憂天!研究論文駁斥量子計算對比特幣的威脅

然後,他談到了量子計算機強迫簽名的威脅。他承認,這一威脅“更真實”,但“並非沒有解決辦法”。這些解決方案是“當今程序員所能企及的”,還有一個問題是,開發人員在創建更強大的方法以防止被察覺到的威脅時,仍然有十年的領先優勢:

“此外,還需要10年的準備時間才能達到這一目標,並使其適應該協議。”

布倫南在文章的結尾說,他認為比特幣所面臨的量子威脅主要是一種紅色的威脅。他指出,不斷提高網絡安全性的強烈動機,以及致力於網絡安全的集體思維,使任何問題都完全可以解決。

這篇文章的最後一段寫得太好了,請原諒我逐字逐句地把它概括進去:

“當我看了這篇論文和他提出的解決方案時,我突然意識到,與美聯儲、傳統銀行體系和現有法定貨幣相比,比特幣背後的這項技術是多麼精確和偉大。”現有的很多系統存在的問題足以填滿一整個圖書館:沒人知道這些傳統系統能產生多少錢,或隨時存在多少危機風險,甚至連負責管理該系統的人也不知道。這些問題在2008年就暴露出來了,但卻沒有得到修復,甚至以後還是無法防止那些情況再次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