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畢業四年,在國企上班扣除五險一金等到手月薪4千,該不該辭職,爲什麼?

布穀科技


該不該離職取決於你有什麼樣的追求。

1. 如果你追求生活品質,工作清閒,業餘時間自由支配,那國企無疑是最佳工作地方。正常上下班,工資正常發,幾乎不加班,五險一金最高標準繳納,生活質量很高。在國企你能學到很多東西,因為國企工作清閒但是工作標準要求很高,同時工作環境能讓你學到很多專業知識以外的知識,如人際關係處理能力等。

2. 如果你追求金錢,建議你儘早做其他打算,因為國企都是定崗定薪,職級升不起來,待遇就上不去。不如去私企或者外企好好拼一把,不一定哪天就混個部門領導或者總級別的,身份,地位,金錢都有了。

3.如果你準備離職,儘早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做評估,並做好職業規劃,堅持下去,要不然將會一事無成,浪費大好青春。

沒有一技之長,或者某方面能力特變強的從國企辭職,90%得人都會後悔,私企工作壓力大,待遇不一定比國企好,你目前到手四千多,公司得實際支出應該在7000多,考慮一下出去找工作能不能找到8000以上的,要不然就不如現在。

辭職要慎重!


眾興在線娛樂集團CEO


經常遇到這樣“這個工作舒服錢少、那個工作辛苦錢多、該不該辭職”等類型問題,錢多錢少都不是核心,而是你能不能辭職、敢不敢辭職、值不值那個價碼的問題。有時候,不是自己的問題,要綜合行業、城市、家庭的問題。比如,行業衰落,你的專業值錢,你早晚必須辭職。還有你辭職後,你的身價當下價格和未來價格,你能不能駕馭的了。也就是說:你可以在體制內,但一定要有離開體制存活的能力。

你入職國企追求是什麼?國企工作,由於企業性質,和公職人員一樣,不是讓你來發財的。薪酬上是有天花板的。這是一個定局。你要發財,必須去外企民企私企或自己創業,除非你在體制內違法違規收錢。所以,你進國企,追求兩個東西,要麼追求安穩,要麼追求報國的榮譽。跳出國企,百分之百為了追求高薪酬,那麼,核心問題是你值不值這個高價位?

不知道研究生是什麼專業?這個專業在市場上什麼價位?可以發展到什麼價位?這個基本判斷,你要有的。舉例說明:前幾年,石油行業火的時候,石油工程專業,在國企月薪4千,外企挖人起薪一萬,技術專家年薪百萬的也很多。有技術有本事的,市場價格就擺在那裡,許多人都有底氣跳槽的。現在石油行業不景氣,那麼,許多人都開始猶豫了。這種專業是與行業週期性並存的。不是說你想跳槽就可以跳的,行業不景氣,就要謹慎一點。

國企到手月薪4千,亂七八糟的福利加起來,實際收入一萬。如果你跳槽,算上跳槽成本,拋家舍業的成本,壓力成本和風險成本,沒有二萬起,性價比是不合適的。我有一個基本的算法:你要預估你的身價,十年內掙你一輩子的錢,你就大膽跳。

比如,你在國企到手4千,到手1萬,二十年後提拔最高到手2萬,30年後六十歲退休,大約能掙400萬。如果你跳槽年薪40萬,十年內400萬。你可以大膽跳槽。其餘的情況,你要計算跳槽後,多少年後可以加薪到國企的3倍以上。如果你有這個能力和這個信心,那就大膽去闖吧。


職場火鍋


這不是該不該辭的問題,而是你敢不敢辭的問題

碩士研究生畢業進體制工作的,大有人在。有的在事業單位,有的考公務員,有的在國企,扣除五險一金後,到手基本上也就在你說的4千左右。這部分人,如果在職位上得不到大的提升,基本上都會有抱怨,覺得自己工資低了,來虧了,去外面可能會更好,賺更多,都含著想辭職,但實際上,沒有哪一個人敢辭職。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因為他(她)知道,即便辭職出去了,也不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即便找到更好的,工資更高的,也不一定有現在的工作穩定。瞻前顧後,始終擺脫不了祥林嫂的角色。這樣的人,在體制內不在少數,且大多數都是鬱郁不得志的狀態。

說白了,還是對自己期望太高。覺得是碩士生,就應該享受到相應的待遇,就應該被提拔,我就不明白了,憑什麼?就因為是碩士研究生,要知道,學歷只是個敲門磚,進入體制就意味著從零開始,學歷並不會在你提拔上給予太大幫助。

真正有本事,有能力,有目標的人,不會糾結於自己是碩士生,該不該辭職的問題,相反,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提升自己,鑽研人脈,獲得領導的信任,進而實現升職加薪的目標。而這樣的人,即便不在體制內混,也可以在社會上取得立足之地。因為,他的行動永遠快於想法。換而言之,如果真有本事,還怕辭職嗎?也許,早就不幹了,另尋高就了。所以,像你這樣的情況,小公建議你別辭,因為,你還沒有資格談辭職

話重了,見諒!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我在國企工作多年,對國企比較瞭解。研究生畢業,月薪到手4000元,大多二三線城市國企就是這個水平。這點錢,勉強餬口罷了。但國企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工作比較穩定,沒有後顧之憂。至於該不該辭職,要綜合考慮。



首先,要考慮在國企的發展。如果是在二三線城市的省屬國企或者是央企子公司,研究生不多,你的學歷還是很有優勢的。如果在35歲之前能夠得到提拔,就不要辭職。眾所周知,國企的中層領導收入還是不菲的。

其次,要掂量掂量你的專業。如果你學的是工科類專業,應用範圍廣,就業面大,找一份技術類工作並不難。如果你學的是文科,那我勸你還是打消這個念頭,研究生比本科沒有任何競爭優勢。

再次,要充分認識自己。這個社會,研究生一抓一大把,在國企還耀眼一點,在私企沒什麼光環。所以,對自己要有正確認知。究竟有多大能力?立身的資本是什麼?離開國企能不能活的更好?

然後,要考慮自己的人生目標。自己有什麼人生目標,也就是說你想做什麼樣的人,達到什麼樣的高度。為了這個目標,你還欠缺什麼,這都是需要考慮的。如果就是為了掙錢,那還不如想辦法在國企混個一官半職。

最後,有沒有抗壓準備。相對私企來說,國企的壓力要小的多。如果離開國企,進入私企的話,你有沒有抗壓能力。私企的人文環境、工作節奏和業績指標等壓力都比國企大很多,雖然薪酬高一點,但是錢並不好掙,你有這個思想準備嗎?

你怎麼認為呢?歡迎大家交流。

閱後如果喜歡,請不要吝嗇你的關注喲,歡迎大家關注、點贊、交流、評論、收藏、轉發,謝謝😜


管理那點事


我哥是上海某著名大學研究生畢業(工科類),在成都某國企工作三年(包含實習期),月薪我記得他說的是8k左右點,周圍房價1.3w左右。公司包吃住,還經常發水果飲料。但時間一長後來覺得離父母太遠,就通過人才引進方式回到老家貴州某單位工作。現工資5.5k左右,事業編。不過能和親戚父母一起,很好。當時我們覺得名牌大學研究生工資才這麼點,我同學好多本科生工資都比他高很多,感覺這個研究生白讀了。直到昨天省考成績出來,他裸考了210,我才知道,書不存在白讀這一說法。若他想考公務員,不是很熱門的職位,進面試應該問題不大。公務員待遇我6.7k應該是有的。建議1.邊工作邊考式。你有研究生學歷,有工作經歷,參考公務員有一定優勢。建議2.如果你是單位所在地的本地人,有房的話,可以不辭職,畢竟你在外面找工作穩定性還是沒在國企好。建議3.若是外地人的話,辭職回家。對於研究生畢業來說,4k的工資我覺得有點低了。公務員不說,隨便看點書考事業單位肯定沒問題。事業單位到手4-5k也肯定有,而且還能和家人在一起。


西魚徐西安先思恩森


不清楚你在哪個城市哈,不過這個水平一大可能是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了,但其實如果是在二線城市這樣的收入水平也只能說是一般了。


一個畢業4年的研究生,大概是二十八九快三十的年齡。


不過有一點值得說,你在嫌棄自己月薪底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一件事:為什麼你的月薪底,月薪一兩萬,甚至月薪十萬的工作自己能勝任嗎?


既然是國企基本上都是早九晚五,而我普通二本畢業一年,在北京早九晚十做產品,月薪16K,一年16薪。全年都在工作狀態。


但是抗的壓力非常大,每個月要保證營收。而我要保證每個月給公司帶來300W以上的營收。這就是一個月薪過萬的人要承擔的責任。


這最終都是看你自己的選擇了。


總結一下:


我們很多人只單純談月薪,卻不說自己是什麼工作,擔了多大的責任和風險。為公司帶來了多少收益。一個勁地哭窮簡直是小兒科。


我見過初中畢業做銷售現在月入3W的,也見過博士畢業進事業單位月入6K的。不要覺得自己學歷高就應該拿的多,現在私企只看一件事:你能給公司帶來多少收益。你創造的收益高,升職加薪就是順其自然的事情了。


不過,如果你喜歡安逸,想更多的享受生活,國企編制絕對是非常棒的選擇,這無可厚非。


但是如果你覺得自己還年輕,有追求,正處於當打之年,完全可以嘗試著跳出來看看更大的世界。挑戰一下自己的極限。


加油。


黑哥爾都知道


我的情形和你類似,本科985雙學位,主修工學,輔修法學,研究生法學碩士。上學期間搞過一些副業,做過職業交響樂團、做過汽車銷售。畢業後服從家裡安排入職一家央企分公司從事黨務工作,工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忙很多。到手的月收入是4000左右,年終獎金10000左右,其他的補助很少,不分房,沒有住房補貼,工資增長緩慢。工作三年後,本月裸辭。給你的建議是:既然你能提出這個問題,如果短期內能承擔離職的風險,可以考慮辭職了。


目前國企工作對於年輕人而言,絕不輕鬆。公司對年輕人的期望就是任勞任怨多幹活,只不過由於沒有太多被辭退的風險,所以工作壓力相對小一些。但如果你有向上發展的計劃,實際的工作壓力也是不小的,因為總體上國企員工的學歷水平、自身素質都比較高,大部分人背後也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背景,競爭是很激烈的。錢少事多晉升難基本上是國企年輕員工的常態。

我認為現在適合留在國企的年輕人大概有以下幾類:

1.家庭條件優渥,不依賴工資就能過的很好的。相較而言這類人在體制內也比較容易發展,因為心理狀態相對從容,處理人際關係的靈活度比較高,為了出去闖蕩而離職的概率也低,如果心思能放在工作上會更容易得到領導認可。

2.有很好的機會和足夠的能力,確定能夠向上發展的。有沒有希望要看能力是否匹配,要看運氣如何,要看關係背景有多親、有多硬,還要看公司員工的年齡結構,是否對年輕人留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國企絕大部分工作的可替代性很強,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資歷,如果沒有從事專業性很強的工種,論資排輩就是最合理的現實。

3.所在公司待遇的確不錯的。國企薪酬和學歷關係不大,縱向來看跟職務掛鉤,橫向來看跟行業和區域關係較大。研究生、二線城市、月收入4000,總體上看應該屬於中等偏低待遇的國企。

4.自身條件一般,拖了幾層關係才進入國企,也沒有向外拼搏的衝動的。

5.對事業要求不高,願意把主要精力放在家庭上的。

6.所在崗位在行業內有獨特的資源優勢,便於開展副業,或在積累足夠資源後能夠跳槽或創業的。


從你的提問來看,你目前的收入應該是和你的預期有落差的,上述情形的3.5.已經不滿足了。如果你滿足1.2.,那就是你願不願意一輩子在國企工作的問題了,這個見仁見智,我的觀點是對於不缺錢不缺家庭背景不缺能力的你來說,在國企工作的機會成本太高:論社會資源獲取能力,不如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直截了當;論職級晉升難度,由於國企領導幹部整體薪酬水平高於公務員系統領導幹部,所以競爭也非常激烈,絕對需要很大的付出。如果不滿足1.2.,滿足6.。那我的建議是先積累到足夠資源,然後再決定去留。如果6.也不滿足,那我的建議是除非你對自己真的沒信心,或者離職會導致經濟壓力過大,那麼至少嘗試著投投簡歷吧。

首先,收入確實太低了。這跟讀書有沒有用以及研究生應該擁有多少收入無關,也跟所謂的平均工資中位數工資無關,甚至跟你的工作內容是否配得上拿四千元也無關。收入關乎生存、關乎尊嚴。你的收入至少要達到以下標準才能夠在二線城市體面的活著:即不包括買房、買車等大宗消費(假設你的父母幫你負擔了),能夠不寒酸的負擔起家庭各項支出。比如車和房的養護費用,孩子從出生到奶粉到興趣班到擇校的各類費用,日常娛樂社交聚餐等費用,非廉價購物團的一般旅行費用,以及一些衣食類基本消費。這個標準實在不高,但雜七雜八算下來,一個月四千也完全不夠。而且以一般國企的薪酬體系,收入在五年內大幅提升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

其次,在國企工作,學歷優勢不大。高學歷同時意味著你失去了一部分年齡紅利,而工齡才是你在走上領導崗位之前更為重要的。同時由於入職年齡較大,如果在之後的五到八年你的職級沒有顯著提升,基本上職業生涯就危險了,屆時你還將進一步失去跳槽的勇氣和資本,因為你大部分的工作都不具備很強專業性,基本上只在公司內部有用,一旦在公司發展受阻,也很難在招聘市場找到出路。

所以你應該想想辦法了,比較簡單的是找一份能長期做的兼職,或者考些資格證。也可以在招聘網站上發發簡歷,一些事業單位會提供一些行政黨務類的崗位,一般會要求30歲以下有工作經驗,目前事業單位普遍薪酬待遇要高於你目前的收入,多找找機會還是很多的。或者,有必死覺悟的話,也可以試試創業,有時候推自己一把才知道自己行不行。

總之,目前的確有相當一部分專業的研究生不是很‘值錢’,一個大專學歷的汽車銷售顧問如果做得好,收入有可能是你的五倍以上。但這些絕對不是自暴自棄的理由,讀書也絕不是沒用的,每個努力的人都值得過上體面的生活,加油,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MasterKeo


研究生畢業四年,月薪4000塊。這個收入確實是相對來講偏低了。很多時候,國企的工作提供了相對穩定的工作較高的社會地位,收入卻不能保證很高。通常來講,一份工作都是一個打包項目。錢多,事兒少,離家近,很多人都會夢想這樣的工作,事實上,一個人的收入反應了個人的能力和價值。而國企這個體系不會因為個人輕易就有工資幅度的變化,都是有一個相對應的大框架,在這個框架體系範圍內,上下浮動的空間極為有限。

至於該不該辭職,要看你的工作能不能滿足你最看重的東西。如果你的家庭經濟狀況良好,有房有車,目前的工作也是你喜歡的,沒有那麼大的經濟壓力,就可以留下來。

而如果你的經濟壓力比較大,或者說很在意薪酬這一塊對個人價值的肯定。那麼,你就可以用實力去人才市場上為自己找到一個對你來說可以接受的工作。對於找工作這方面,人挪活樹挪死是一個被大家廣泛認可的狀態。年輕,就有資本去試錯,即使換一份暫時沒有目前好的工作,也未必就失去了很多,因為你還可以積累經驗。可以通過接觸不同的行業和新的同事,新的客戶產生新的連接,激發新的碰撞,可以拓展自己的事業和能力邊界。

這要你自己做決定。相對於現在的安穩,也只是一點點冒險,因為你放棄的只是一份穩定4000的月薪,相信你可以找到更好的,而且如果你在國企經歷了體系化,體制化的這種訓練在思維模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也會有自己的優勢去私企或者同行業規模更小一點的公司,也可以實現高維打低維,能更加充分的施展你的才能。


職場喵女王


之前朋友圈裡有一個朋友就是這樣,男生,工科研究生畢業進入一家國企,關鍵這家國企半死不活的,結果他在這家國企幹了三年多,拿到手的工資還不到3500,家人為他籌集了一筆資金,做了首付,在所在工作的城市買了60多平米的限價房,剩餘的就自已用公積金還款了,平時生活節儉的不得了,此前的朋友們一般出去吃飯,都不怎麼敢叫他,怕增加他的開銷。

曾經勸說過,如果有機會看能不能跳槽,他卻很猶豫的說,工作挺穩定的,就先幹著看看了, 但是在這個沿海城市裡,一個人3500還好說,以後成家了還得兼顧家庭,對於一個男生來講,這些工資著實少了一些,連我這個女生都看不下去了,但是他一口咬定說家人覺得這工作挺穩定,挺好,就先不動了。

我想既然這是他自己的決定,作為朋友和旁觀者,就沒有必要勸解了。

研究生畢業進入體制內拿低工資的有很多,但是有的人做到一半便中途退出了,在這個個人技能勝過一切的時代裡,只要肯努力,就有適合自己的平臺,在我看來與其在一個穩定的崗位上待著,都不如好好的突破自己一下,努力一把,免得到了年紀大了之後後悔。


大野澤的風


最近剛從國企辭職出來,畢業一年,說說我的感受吧。。

首先還是得看你個人的職業規劃吧,是目前的得過且過,還是出來尋求更高薪資的工作。我個人辭職,因為職業發展國企真的太難,是個養老,和職業規劃還是差得太遠,還有一種恐懼感是,呆三年後,我能有什麼東西拿得出手,人生嘛,錯了就及時止損,沒什麼大不了,當然要放棄國企安逸的生活,需要一定的魄力和勇氣。國企的定位從來不是給你高薪資,大多數在3000-5000,他主要還是容納就業,維護社會穩定,也就是所謂的社會責任,因為及時很多人不用幹活,快到倒閉了,每年校招還是正常,而且國企是每年校招最多的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