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島戰役中,日本航母爲什麼一炸就廢,美國航母的戰損率卻很低?

用戶65268104


偷襲珍珠港,日本摧毀了美軍在珍珠港的重要武裝力量獲得了空前乃人類歷史上都為數不多的巨大成功。這給了日本絕對自信再次主動挑釁美軍。也因為中途島是對美日而言奪取太平洋戰區控制權不得不必爭之地,所以日本將再次挑釁美軍目標定在中途島。

圖注:飛龍號遭遇美軍襲擊畫面

中途島海戰打響後,我們如今看到的是3艘美航母帶著護航作戰艦隊對陣日航母及護航作戰艦隊,但在當時的日本眼裡,以為他們要對付的只有1艘美航母。由於錯誤的情報加上嚴重低估美軍實力,導致日本4艘航母在中途島一炸就沉一敗塗地,徹底失去太平洋戰區話語權。何以如此?難道是日本航母質量遠不及美航母?

圖注:中途島

非也。中途島海戰中,日本海軍出動零式艦載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戰機,就連偷襲珍珠港主力蒼龍、飛龍、赤城和加賀這4艘戰績赫赫航母都加入此次戰役,日本可謂裝備精良志在必得。所以日本4艘航母一擊就沉並不是輸在裝備上,而是輸在戰前。

圖注:日本零式戰鬥機

在出發前,日軍就已經在情報上疏忽大意而將整個行動計劃暴露在美軍眼前。具體到日本到底輸給了誰?應該算是輸給了截獲此次中途島海戰日軍指揮官三本五十六全部作戰計劃部署情報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情報處處長羅琦福特少校。正是他破譯日軍情報密碼,正是他說服尼米茲將軍相信情報完全屬實,讓美軍在中途島海戰中打了一場有備而來的反擊戰,重創日軍。經此一戰,也徹底改寫二戰戰局。


軍機圖


中途島海戰中約克城號航母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其也不幸戰沉

中途島海戰的時候,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那個時候無論美國還是日本,都沒有多少航母實戰經驗,在戰鬥中對航母防護的措施做的不夠。

例如在美國艦載機發動攻擊前一段時間,日本艦隊指揮官南雲首先接到了一封情報稱發現美國航母,因此下令艦載機搭載魚雷,準備襲擊美軍航母,然而很快這封情報被證實是誤報,發現的只是一艘運輸船和其他幾艘護航艦,因此南雲決定根據原計劃將魚雷改成炸彈,準備轟炸中途島;但此時日本甲板人員並沒有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定,將魚雷隨手堆放在甲板上,以至於美軍轟炸時,炸彈引爆了甲板上的武器彈藥,從而導致日本航母迅速沉沒。

另外日本航母迅速沉沒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設計上本身就存在缺陷,加賀號和赤誠號最初都不是作為航母進行設計的,加賀號最初設計是戰列艦、赤誠號最初設計是戰列巡洋艦,改裝成航母后難以兼顧航母對揮發燃油等安全防護的設計,因此甲板大火很快蔓延到艙內,而此時軍艦的艙內充滿了易燃易爆的油氣。

其實對於中途島海戰,很多資料尤其是日方資料,都將日軍的慘敗歸咎於“命運五分鐘”,也就是說當美軍的SBD“無畏”俯衝轟炸機攻擊日軍航母時,日軍航母正在為第二攻擊波的飛機進行加油換彈,再過五分鐘就可以完成所有準備工作起飛,那時美軍飛機的攻擊就不會這樣致命,勝負的結局很可能完全改變。

但是,仔細分析下,日軍第1航空艦隊司令南雲忠一中將是在8時55分下令原來在甲板上準備起飛的第二攻擊波的飛機送回機庫,卸下炸彈換上攻擊軍艦的魚雷。正常情況下,將甲板上的飛機送回機庫,卸下炸彈,再換上魚雷,最後再重新送到甲板上,整個過程最少需要兩小時,也就是說在10時55分之前,日軍根本不可能完成第二攻擊波的起飛準備,而美軍飛機在10時20分就已經開始投彈了!

戰後不少日軍航母上的人員都證實,在美軍飛機攻擊的時候,“赤城”號甲板上只有3架零式戰鬥機,“加賀”號的轟炸機還都在機庫,“蒼龍”號的甲板上只有10架剛剛返回降落的第一攻擊波的飛機,根本不可能在五分鐘後起飛第二攻擊波。

另外,日軍這三艘航母的艦載機飛行員傷亡情況也不大,要是第二攻擊波只需要再過五分鐘就能起飛的話,飛行員必然都是已經在飛機的座艙裡了,如果這時遭到轟炸,甲板上停滿加滿燃料和彈藥的飛機肯定會引起連鎖爆炸,那麼飛行員的傷亡絕對慘重,而飛行員傷亡並不大的現實也從反面證明所謂五分鐘後就能起飛純粹就是瞎扯。


迷彩派軍事


中途島之戰中,美軍談不上使用什麼黑科技,只能說,美軍的運氣不錯。美軍俯衝轟炸機群幾乎在無攔截的情況下,到達日艦隊上空,並順利進入攻擊航線。第一個好運,這時日艦沒有發現從高空下來的美機,而且正在準備進行戰機起飛作業,航母沒有進行規避機動,等於活靶子,實際中彈概率相當高。

當時又處於航空作戰的早期,對許多工作的組織沒有明確的認識,於是日本犯了一些錯誤,在美軍開始轟炸之前,日本因錯誤的情報正在進行魚雷與航彈之間的更換,反艦作戰與轟炸機場所使用的彈藥不一樣,而且這類工作不是在甲板上,而是機庫內進行。由於更新彈藥的事,日方連續進行破成了一定的混亂。

美軍參與攻擊的SBD“無畏”俯衝轟炸機使用的454公斤級的航空炸彈,每架可以加掛一枚,屬於穿甲爆破彈,既便可以擊穿裝甲,又可以破壞,這個水平在二戰中已相當高了,相比日軍轟炸機使用227公斤級的威力更大,所以造成破壞相當大。當攻擊開始時,美機的炸彈最大收穫就是引爆了日航母機庫內的艦載機,以及彈藥,包括沒有送回彈藥的那些彈藥,這就引起了大火,幾乎是無法控制。

但是更大的問題,還在日方的設計。日軍投入作戰幾艘航母在設計上存在一些問題,它們的抗損毀設計標準低了,比如:飛行甲板為木質的,沒有裝甲防護層,雖說美軍航母也一樣,但是美軍在設計時,對損管方面的要求要嚴格得多。

日艦在中彈後,並沒有馬上沉沒,其水線下部分沒有受損,可惜日軍的損管能力不強,最終只能棄艦了。


講武堂


中途島海戰中日軍戰敗有兩個原因造成的,一個是戰術使用問題,另外一個是運氣成分。在當時,由於損失了所有戰列艦,美國被迫使用了一種新戰術,這種戰術有點類似拿破崙時代的散兵戰,美軍將航母分散部署。由於當時的空軍轟炸採用自由落體投彈,這就涉及到一個命中率的問題,美國艦隊的戰艦分得很散,而日軍還採用戰列艦時代的列陣迎敵,艦隻集中在一起,這使得雙方同時出動戰機轟炸,但是美軍的投彈命中率更高。比如,中途島海戰裡,雙方同時損失一個艦隊,但是日軍這個艦隊是包含所有艦隻都在裡面,而美軍只是損失一個航母戰鬥群。

所以,結論就是,日軍指揮官是豬!

其次,運氣問題,美軍轟炸的時候碰巧引爆了日軍航母的彈藥庫,這是天絕日本,直接幾百噸炸彈把自己給炸沉了,這是命。所以有一種說法是戰爭一爆發日軍就已經失敗了。在中途島海戰中,勝利女神不站在日軍這邊。


優己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這麼幾個。

第一,任何航母其實都架不住轟炸。

中途島戰役,美軍以逸待勞,破譯了日軍的情報,導致先偵察到日軍航母的位置,先發制人。

日軍4艘航母中的3艘,是被美軍先發制人攻擊中,被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在15分鐘內炸燬的。

如果是日軍先發制人,美軍3艘航母也難逃一劫。

實際上,日軍僅剩的1艘飛龍號航母發動反擊,2次轟炸將美軍約克城號航母炸沉。

無論日軍也罷,沒勁也罷,航母的防禦能力都是對付不了轟炸的。

第二,自然,美軍航母的防禦力比日軍強。

日軍的航母強調進攻就是防禦,自身防禦能力非常弱。

相比日軍航母,美軍航母採用了自封汽油庫,防禦力稍強,所以經受住了第一次攻擊,但第二次攻擊中還是被擊毀了。

第三,美軍航母的戰損率並不低。

比如美軍在中途島參戰的3艘航母,約克城號當場被擊沉,大黃蜂號後續也被潛艇在1943年擊沉。

唯一的企業號在1942年曾經三次被日軍重創,僥倖沒有沉沒而已。

1942年7月,企業號被命中7顆炸彈,受了重傷,艦員74人被炸死,95人受傷。

1942年8月,企業號被翔鶴號上的18架九九艦爆突破空中防禦圈,共命中250公斤穿甲彈3枚,另有4枚近失。空襲過後,企業號燃起大火,飛行甲板嚴重受損,77人陣亡,91人受傷。

1942年10月,企業號被命中6枚250公斤炸彈,也受重傷,死44人,傷75人。


薩沙


一來是日本航母脆,二來是美國損管牛。

中途島戰役中日本損失了4艘航母,包括由戰列巡洋艦改裝來的赤城,戰列艦改裝來的加賀,以及條約時期設計有所限制的飛龍和蒼龍。這4艘航母其實日本人自己也不怎麼滿意,本身就不是航母的底子,拿其他船來改,但是多多少少是有妥協的,所以中途島時期幾艘航母的設計缺陷不小。

但是日本航母也不都是脆皮,比如後來丸三計劃建造的兩艘理想艦隊航母翔鶴瑞鶴,翔鶴級可以看作是飛龍級的高配改型,防護一點也不比美國航母差。實際上縱觀整個二戰,翔鶴瑞鶴無疑是一型設計非常成功的航母,不過價格確實高了點,要知道,一艘翔鶴的錢,差不多能造倆蒼龍了。以至於日本人後來都沒有再開工同級的航母了。

後來中途島戰役損失了一票正航的日本人扔掉了以戰列艦為主的丸五計劃並上馬了以航母為主的改五計劃,然而畢竟日本人窮,還是不願意造高端航母。 日本在1942年的改五計劃中計劃新造的航母主要是以蒼龍級發展而來的雲龍級航母,還是低端玩意。日本人自己的想法是:通過多艘廉價的雲龍級和抗損性強的大鳳級搭配,讓雲龍級在戰區後方活動,而大鳳級在距離敵軍較近的區域活動,為遠方出發的友軍艦載機提供補給,維修等。

結果就是日本人自己選擇要脆皮航母,能咋辦呢?損管還遠遠不比美國。損管是勞動密集型工作,日本航母一個問題就是人少。比如瑞鶴號,戰時船員1712人,而美國的企業戰時船員是3000人。


貞觀防務


原因有幾方面,從人的因素來說,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損管,美帝自帶的損管天賦和訓練有素的損管人員遠非IJN可比,瓜島海戰企業號吃了三顆炸彈,飛行甲板重創,損管埋頭幹了一小時後又開始跑到24節;中途島海戰約克城號吃了三顆炸彈兩顆魚雷,傾斜達到25度,已經宣佈棄艦,結果到了第二天發現沒沉,一支志願者分隊又回去吭哧吭哧開幹,居然還有好轉跡象,要不是又吃了伊艇的魚雷,搞不好還能再拖回去。從物的角度來說,IJN航母前期航母缺防護,一顆炸彈扔下去基本就毀了,後期大鳳防護倒是好,結果點背吃了一顆魚雷導致油氣揮發,封閉式機庫這時反而直接變成一個大煤氣彈。從命和運的角度就不說了,看看倒黴的信濃就知道,自打日本挑戰美帝那天起,資源的匱乏就決定了IJN最後的命運。


深藍防務


這個主要和美國和日本的損管能力,在戰鬥中航母被擊中的具體情況等這些因素有關了,因此最終給人以日本航母一打就廢,美國航母皮實耐用的感覺。

在這裡有必要說明一下日軍和美軍的艦載機整備流程,美軍主要是在飛行甲板上完成的,而日軍近一半的艦載機整備工作是在航母下層的機庫進行的。比如說九七式艦載攻擊機,其魚雷或炸彈掛載需要在下層機庫完成。看起來應該是美國更容易受到損失,但是實際上,由於南雲忠一多次的使用魚雷還是炸彈的命令的切換,整備人員為了方便直接將這些彈藥堆積了起來,這也導致了後來戰鬥中的日軍的慘痛損失。

首先說日軍損失的四艘航母,其中加賀號航母被命中四枚炸彈,而其中一顆正好擊中塔臺旁的油罐車,其爆炸衝擊波掀翻了塔臺,艦長等指揮人員當場斃命,而大火又引爆了各種魚雷和炸彈,這就使得其極難得到有效的損管控制,直接喪失了戰鬥力。很多艦員當場死亡,而日軍對損管不是很重視,所以只有少數人精通損管處理等,這就極大的延誤了其情況處置。而像美軍,其損管控制能力就很強,其約克號航母多次受到打擊,但是都得到了快速有效的修復,迅速恢復了戰鬥力,甚至讓日軍方面產生了美軍有多達4艘航母的錯覺。

而為何美軍能如此精確的命中這些航母,原因就在於美軍此前的魚雷機用自殺式進攻吸引了日軍的注意力,而在俯衝轟炸機編隊抵達日軍艦隊上空時,空中的日軍零式戰機所剩無幾,都返回艦上補給了,此時即使日軍沒有堆積燃油彈藥,美軍依然能對日軍航母造成巨大打擊。


戰爭之王


中途島戰役中,日軍航母的“脆弱”實際上主要不在於技術上的原因,而在於“軟件”上的問題。

首先是日軍在中途島海戰中自己的折騰造成了炸彈在甲板上的隨意堆放,這一點在關於中途島戰役的介紹中基本都會提及。中途島海戰之前,山本五十六賦予南雲忠一的任務有兩個:一個是攻擊中途島的地面目標,為以後的登陸掃清障礙;另一個是攻擊可能來增援中途島的美國艦隊。但對於這兩個任務的優先級,卻並沒有說明。海戰中,由於偵察機安排上的失誤和使用中的意外,造成對於美國海軍航母艦隊的情報變來變去,讓南雲忠一的判斷不斷失誤,在到底是先攻擊地面目標還是先攻擊水面目標之間遊移不定,給航母艦載機下達的掛彈整備命令也一變再變。航母的地勤人員反覆地裝卸攻擊艦艇的魚雷和攻擊地面的炸彈之後疲憊不堪,最後把卸下來的炸彈臨時堆放在機庫內,而沒有按規定送回彈藥庫。這就導致遭到美軍攻擊時,機庫內對方的炸彈被美軍投下來的炸彈所引爆,加速了軍艦的毀滅。

另一個原因在於日軍的損管不得力。中途島海戰中的“赤城”號和“加賀”號是從20年代初的戰列巡洋艦和戰列艦改造而來,設計較老,損管設計不完善;“蒼龍”號和“飛龍”號則是相對較小的航母,損管設備和人員相對不足。同時,日本在軍艦的損管設計和損管控制方面很多細節做的也不太到位,這也是造成損失較大較快的重要原因。

另外,美國航母也不是說被炸穿,夾板修一修又重新上戰場了。美軍此戰也損失了“約克城”號航母。


聯合防務


是的,在太平洋戰上,日軍的航母損失率遠於美軍。具體談到中途島海戰,日本損了四條主力航母(赤誠號、加賀號、蒼龍和飛龍號),三百多架艦載機,更重要的是大量優秀有實戰經驗的航載機飛行員!相比之下,美軍只損失了一艘約克城號航母,重創一般企業號航母,為什麼日本的航母損失如此慘重呢?當然日軍航母的建造質量問題是一個方面因素,而更重要的是戰前兩軍的情報支持不對轉!

戰前美軍情報人員就在日軍頻繁的電報往來中日軍奪取中途島的戰役企圖,美軍決定犧牲島上的基地設施和幾十架飛機,以此為餌,釣取三本五十六就範,而日方對此渾然不知,仍然不知深淺的一頭撞進尼米茲為其準備的巨網之中,造成了這次日本慘敗的一個重要因素。

另外這次戰役戰術揮失誤則是日軍慘敗的關鍵因素了。在戰役開始時,因末發現美軍航母特混編隊的埋伏,派出了.一半的戰機轟炸中途之後正在返回航母。而第二波次的飛機接到再次對中途島實施炸,紛紛升上甲板,掛載對陸攻擊的炸彈,卻突然發現了美軍航母。又急忙換下炸彈掛魚雷,此時四條航母的飛行甲板上已經亂成了一團,而時第一批飛機已經返回,並且航油耗盡,急需降落。

此時的日艦隊指揮官南雲忠一不知所措了,可以說是方過已亂,把指揮權交給一個混蛋下屬,在此形勢已險惡至及的當口,本應放飛甲板上已滿油滿彈飛機前去應對美航母,而後回收待降飛,能保住幾架是幾架了,起碼那些遠比飛機珍貴得多的飛行員還有機會保命!

要命的是那個腦袋進水的下屬只因一個要好的戰友還在天上,就下達了一個先請理甲板,回收待降飛機的命令!

這時慘劇開始了。混亂甲的甲板上一時很難清理,而天上的飛機已經開始一架接一架的墜海了。巧合的是美軍戰機到了。一輪又一輪的轟炸無須精準就炸中了日航母滿甲板上飛機,而飛機又引爆其掛載的炸彈、魚雷,瞬間日軍的航母就變成了人間煉獄!

甲板上的爆炸又引發了彈藥庫、油料庫接連爆炸。日軍的航母此時已經變成了一顆顆巨型炸彈!結果是不問可知,四條航母中的三條當即沉沒了(既便是美軍當今的航母,遇上如此強烈的大爆炸,豈有不沉之理。)只有飛龍號因甲板燃燒,冒出的黑煙騙過了美軍飛行員,誤以為飛龍也在劫難逃了,便滿懷勝利的喜悅,揚長而去。並由此引出美軍航母(企業號)有著怍不沉的黑科技之神話。

事實上,在美國戰機飛走後不久,飛龍號甲板上的火即被撲滅,其掛滿彈藥戰機起飛了,遠遠地跟在那些凱旋而歸美軍飛機的後面,毫不費力,準確地找到了美軍航母,一通瘋狂的復仇式的狂轟爛炸之後,美軍航母約克城號完蛋了,企業號也受重創。也算蒼天的一個小公平,企業號因與日軍飛龍號相同的原因而躲過致命一擊(這就是美軍航母怍不沉的黑科技!)而美軍薩拉託加號航母也同樣的方式尾隨日軍飛機,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消滅了日軍這支分艦隊的最後一艘,失去了空中保護,失去了其它艦艇支援任人宰割的飛龍號航母。美軍艦隊指揮官斯普魯恩斯果斷下令,拖上重傷的企業號返航了!而這一切,就在離戰場幾百公里外的日本海軍主力艦隊卻一無所知!這是三本下令無線電靜默造成的結果。假如沒有三本的這個命令,那麼,美軍艦隊必將全軍覆滅,同時也不會有企業號的傳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