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最新資訊——風險總體可控,治理將遵循法制化!

摘要:經過過去兩年針對P2P行業風險的整治工作,行業整體風險已經得到逐步釋放,目前雖有個案發生,但是該行業整體風險可控。大部分P2P平臺有實際投資標的,具有真實資產支撐。根據公開信息梳理,未來監管部門對於P2P的整治也將遵循法治化原則,拒絕“父愛主義”和“零和遊戲”。

P2P最新資訊——風險總體可控,治理將遵循法制化!

今年6月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部分網貸機構出現風險。從全局看,P2P行業的整體態勢和風險情況到底如何?

接近監管人士告訴記者,經過過去兩年針對P2P行業風險的整治工作,行業整體風險已經得到逐步釋放,目前雖有個案發生,但是該行業整體風險可控。大部分P2P平臺有實際投資標的,具有真實資產支撐。

根據公開信息梳理,未來監管部門對於P2P的整治也將遵循法治化原則,拒絕“父愛主義”和“零和遊戲”。

P2P行業風險總體可控

上證報記者掌握的數據顯示,2016年4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剛剛起步時,P2P機構有5000家左右。經過兩年的摸底、排查、整治,今年6月前已經有接近3000多家不合規P2P機構退出,餘下2000家左右。這個過程是平穩有序的,基本實現良性退出,投資者權益得到一定保障。

規範整治P2P行業,首先要界定不同機構的不同性質。上述接近監管人士表示,這兩年監管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摸清情況、釐清行為,即哪些是詐騙、哪些是非法集資、哪些是認真做事的、哪些是既認真做事又合規的。

P2P最新資訊——風險總體可控,治理將遵循法制化!

初步摸底的情況顯示,打著P2P幌子詐騙的是極少數,雖然市場上存在假標、自融、惡意逃廢債等行為,但是期望正經做事的P2P機構佔絕大多數。對於現存P2P機構中待償規模較大的,監管部門也已經初步掌握情況,合規情況可能有強有弱,但是風險並沒有想象得那麼大。

“從我們工作中接觸的平臺看,P2P機構可能確實存在或多或少的合規問題,但是絕大部分是就真實標的進行借款,甚至有些創業者是有情懷的,希望用技術手段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北京市華城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張宇鋒說。

法治化是治理P2P根本方向

與傳統行業相比,P2P屬創新型業態,其成長具有自然性、連續性。既然是自然生長的,就意味著監管對其情況並不是同步掌握的。客觀來說,過去數年監管與行業發展之間確實存在“鴻溝”,P2P的市場化發展速度較快,投資者理念也未能與之相適應。

P2P最新資訊——風險總體可控,治理將遵循法制化!

隨著互金風險專項整治工作不斷深入,情況正在逐步改變,“鴻溝”正在逐漸消除。

梳理這些業已出臺的措施,一條脈絡清晰呈現——法治化。

“法治化是最根本的方向,也是最優的選擇。反過來,如果現在不堅持這麼做,簡單地做零和遊戲,把一塊利益轉移到另一塊去,不具有可持續性,也會使得未來的經濟活動失血。”

可以從幾個維度觀察法治化原則

其一,從平臺角度,P2P平臺是否做到依法、合規、有序退出,妥善處理退出機構的資產債務關係,依法保障投資人合法權益,實現無風險退出。

其二,從投資者角度,能否教育投資人依法理性維權,並形成風險自擔的理念,打破剛性兌付。

其三,從借款人角度,能否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嚴格執行失信人名單,建設誠信社會。

P2P最新資訊——風險總體可控,治理將遵循法制化!

要客觀地看到這個行業存在的必要性,監管要疏導結合。市場需要擁有互聯網技術、好算法、強風控能力的P2P平臺,監管則需要通過法治化手段,重塑行業信心,維護投資人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