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你解讀有錢人也是貧困戶的來龍去脈?看李鬼與李逵如何魚目混珠

我是黔東南非典型農民,專注三農問題,從事基層管理,有話直說,有屁不敢放。

為你解讀有錢人也是貧困戶的來龍去脈?看李鬼與李逵如何魚目混珠

農村生活不易

貧困戶現在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甚至變成農村另外的階層,享受超國民的待遇。

尤其是一些家庭條件不錯,卻被評上貧困戶的貧困戶,更是受到了一般群眾的仇視,但是卻無可奈何。

為什麼會出現一些家庭條件不錯的貧困戶,也能按照正常程序被評為貧困戶呢?

1、在最開始的評議精準貧困戶的時候,那時候因為精準扶貧政策剛下來,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幫扶政策,連政府都重點宣傳主要是產業幫扶以及教育幫扶。也就是評選貧困戶的時候,重點考慮家裡面有讀書孩子的家庭和家庭有能力實施產業的貧困戶。如果家裡面沒有一點勞動力,下面有產業項目,也是無法實施的。至於你是不是真正窮得丁當響,反而不那麼重視了。

2、最開始不是爭當貧困戶,是按指標分配評議貧困戶的。一個村是有任務指標的,所以筆者現在還記得當時小組開會的時候,有些組甚至選不出足數的貧困戶,然後就將標準放鬆了,將家庭條件稍為超出的家庭也評為貧困戶。

3、貧困戶的數量遠遠超出了真正貧困戶的數量。以我村為例,全村的貧困戶達到了總戶數的三分之一強。也就是三家必有一家是貧困戶。這個數字是比較嚇人的,按照網上流傳的一個理論來講,如果貧困戶的比率在3%以下,確實全部是家庭真正困難的貧困戶;5%以下,群眾也沒有意見;10%以下,因為收入差距拉不開了,已經出現了一些其實並不貧困的貧困戶;如果達到30%,天啊,評選出來的貧困戶肯定不能服眾了,因為貧困戶的收入已經非常接近了,為什麼你家是貧困戶,而我家不是,同樣的兩個勞動力,爭議就出來了。按照現在的生活水平,人均一天收入不到11元,真正有哪幾戶沒有達到呢,所以說這個貧困戶數量飽含水分。

4、評議代表對政策的認識不夠,把握的標準不到位。貧困戶有評議流程為農戶申請,再開小組群眾評議會,再報村委會召開全村進行民主評議。組上的群眾和各組推薦到村委會進行評議的群眾代表大多數人都對政策一知半懂,多是憑藉感性認識進行投票,覺得哪個家庭條件差或是人緣好也就選上去了。尤其是我們這裡比較重視教育,家裡面有學生的話,沒有房沒有車的家庭也基本上都是評議上去了。所以雖然評議流程按照政策實施,但是偏差還是比較大的。

5、監督的鄉鎮幹部也不可能短時間對貧困戶的家庭情況全部瞭解,他們只是負責評議的流程符合政策要求即可,符合民意即可,不可能做到一戶一戶核查。

後面的村級與鄉鎮公示一般都是走流程了。所以,有些不是貧困戶的貧困戶也評為了貧困戶。剛開始的一兩年,群眾對貧困戶沒有多大意見。

為你解讀有錢人也是貧困戶的來龍去脈?看李鬼與李逵如何魚目混珠

茯苓種植

隨後兩年,隨著國家的幫扶力度不斷加大,看到貧困戶可以搞危房改造,有政府免費差苗木肥料以及豬仔牛仔。一般群眾對貧困戶也就非常眼紅了,免費的午餐誰不想要。很簡單,對於真正需要幫助的貧困戶,公道自在人心,群眾也沒有非議。但是對一條件比較好的貧困戶享受大把的幫扶政策,卻是非常不舒服。很簡單,比如貧困戶危房改造的標準最低都是10000元,一個農民在農村想找10000元不容易。舉個例子來說,種田就種100把稻田,才能差不多得到10000元的毛收入,可是一家三口人能輕易種100把稻田嗎?我連種個二三十把稻田都覺得累。

作為貧困戶很好,有人來慰問,還帶點糧油來,弄不好還給點現金,生病住院補助的報銷比例更高,學習駕照有補助,外出務工有車費補助,讀書有補助,還有很多種補助與優惠,想都想不到,天啊!除了真正的貧困戶,對於一部分假貧困戶,這些都是賺頭與效益呀!所以年年幫扶,越幫越貧,越幫越懶,有誰願意主動稱自己脫貧了。

但是,如果別人當初評議上貧困戶了,進入建檔立卡貧困系統,即便之後買房買車,他也還是貧困戶。即便你想學習外國彈劾,你也沒招。除非他是在評議之前已經買房買車的,那是錯評;如果他是被評為貧困戶之後再買房買車的,政府認為,那是別個努力奮鬥的結果,不能清退,只能讓他脫貧。可是,又有一句話,脫貧不脫政策,照樣還可以享受扶貧政策,純粹是玩文字遊戲。

只能講到這裡了,再講下去就不和諧了。

為你解讀有錢人也是貧困戶的來龍去脈?看李鬼與李逵如何魚目混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