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乒直通規則「進化史」!-桌球世界

從“直通不來梅”開始,到目前開戰的“地表最強12人”,劉國樑變著法地給隊員們製造困難,直通規則也追隨著技術發展、局勢革新、器材變動的步伐不斷創新。這些年來,直通規則都有哪些創新呢?

2006年 直通不來梅

兩次選拔,三個階段,產生三個名額。第一次選拔賽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採用“6分制”和常規賽制進行大循環,綜合排名前兩名獲得直通資格。第三階段為第二次選拔賽,採用世界盃賽制,共八名選手參加,決出第三個直通名額。

中國男乒直通規則“進化史”!-乒乓世界

直通選手

馬琳、王皓(第一次選拔賽總分前兩名),王勵勤(第二次選拔賽冠軍)

2007年 直通薩格勒布

兩次選拔,三個階段,產生10個名額。第一次選拔賽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採用“6分制”和常規賽制進行大循環,綜合排名前6名獲得直通資格。第三階段為第二次選拔賽,採用分組制,12名選手參加,抽籤分為三個小組,每個小組第一名獲得直通名額。

中國男乒直通規則“進化史”!-乒乓世界

直通選手

馬琳、郝帥、王勵勤、馬龍、王皓、張超(第一次選拔賽1至6名),邱貽可、許昕、雷振華(第二次選拔小組第一名)

2009年 直通橫濱

兩次選拔,三個階段,產生9個參賽名額(含3個單打名額)。第一階段大循環採用“4分制”賽制,排名前15名的選手獲得第二階段常規賽制大循環的參賽權。前兩個階段為第一次選拔賽,綜合排名前6名的選手獲得橫濱世乒賽的參賽資格,前3名直接獲得單打參賽資格。第三階段為第二次選拔賽,共6人參加,分成三組以“單場決勝”的方式決出3個名額。

中國男乒直通規則“進化史”!-乒乓世界

直通選手

王皓、許昕、張超、張繼科、郝帥、陳玘(第一次選拔賽1至6名),馬琳、馬龍、邱貽可(第二次選拔賽捉對勝出)

2010年 直通莫斯科

五次選拔,五個階段,產生5個名額。第一階段比賽在男乒隊內排名前8的隊員之間展開,實行單淘汰制,最終冠軍獲得直通資格。第二、三階段,採用同樣賽制,已經直通的隊員不再參加,由第9至16名循環賽冠軍補上。第四階段為三人單循環賽制,積分最高者直通,第五階段為2人PK制,勝者獲得最後一個直通名額。

中國男乒直通規則“進化史”!-乒乓世界

直通選手

許昕、張繼科、馬龍、王皓、馬琳

2011年 直通鹿特丹

一次選拔,兩個階段,產生4個名額。選拔賽採用世界盃賽制,參賽選手均為16名,兩個階段綜合成績前4名的選手獲得鹿特丹世乒賽的參賽資格。

中國男乒直通規則“進化史”!-乒乓世界

直通選手

張繼科、王皓、郝帥、馬龍(選拔賽綜合成績前4名)

2013年 直通巴黎

一次選拔,三個階段,決出5個世乒賽單打資格。第一階段,由18名年輕隊員進行大循環比賽,取積分排名前11位,與張繼科、馬龍、王皓、馬琳、王勵勤、陳玘、郝帥、張超、邱貽可9名新老世界冠軍,組成第二階段 “20名選手”的陣容。第二階段引入了“網絡投票環節”,由球迷投票選出三人直接晉級第三階段,其餘17人進行大循環,積分靠前的4名選手晉級,另外再由教練組商定兩個名額,組成第三階段的9人名單。第三階段分為兩輪,第一輪由9名參賽選手分成三組,小組第一獲得直通資格,首輪比賽沒有晉級的6名選手再分為兩組,決出剩下的兩個名額。

中國男乒直通規則“進化史”!-乒乓世界

直通選手

許昕、張繼科、馬龍、閆安、王皓

2014年 直通東京

兩次選拔,三個階段,產生兩個參賽名額。第一階段為“20選6”大循環,排在前6名的選手進入第二階段,和王皓、馬龍、張繼科、許昕、樊振東以及閆安一起進行第二輪大循環,第一名獲得直通資格。第三階段由8名選手進行分組淘汰賽,參賽選手是上輪比賽的第2至9名選手,最終冠軍獲得第二個直通名額。

中國男乒直通規則“進化史”!-乒乓世界

直通選手

張繼科(第一次選拔大循環第一名)、許昕(第二次選拔賽冠軍)

2015年 直通蘇州

兩輪選拔,四個階段,共產生兩個單打名額。第一輪選拔賽為直通資格賽,分兩個階段,首先由男一隊國內比賽積分17-26位的運動員和男二隊隊內比賽積分前7位的運動員,通過“17選3”進入第二階段;第二階段共16人參加,馬龍張繼科不參賽,前四名獲得第二輪選拔賽資格。第二輪選拔賽採取淘汰賽制,分兩個階段,冠軍將獲得蘇州世乒賽單打資格。

中國男乒直通規則“進化史”!-乒乓世界

直通選手

樊振東、馬龍

2016年 直通吉隆坡

10人“9局5勝制”大循環,綜合排名第一位獲得直通資格。

中國男乒直通規則“進化史”!-乒乓世界

直通選手

許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