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消費與資產,財富自由離我們並不遠

瞭解消費與資產,財富自由離我們並不遠

記得在很早的時候就看過,富爸爸窮爸爸,相信很多人也聽過,在全世界範圍內非常有影響力,書中讓我記憶深刻的一句話就是,要懂得如何讓錢來替你工作,而不是為了錢而工作,現在我們中國的教育知識還缺少對於理財的正確意識,不清楚理財的重要性。很多人長期處於財務困境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從來就不明白資產和負債的區別,富爸爸告訴我們:資產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如果你想變富,只須在一生中不斷地買入資產就行了;如果你想變窮,只須不斷地買人負債。正是因為不知道資產與負債兩者間的區別,人們常常把負債當作資產買進,導致了世界上絕大部分人要在財務問題中掙扎。生活中,我們應該不斷的買入“資產”,儘量避免的買入“負債”。投資最重要的就是分清楚消費與資產。

什麼是資產?什麼資產可以給我們帶來現金流?比如說房租、股權、基金、分紅,資產會慢慢帶來收益,資產收入是不以你的意志為決定的 。什麼是消費?我們日常生活支出,每天看到的都是消費支出的廣告,讓我們花更多的錢,我們需要儘量屏蔽掉各種廣告,大多數廣告都是忽悠我們花錢的,多花時間去了解資產,我們對資產瞭解的越多就越不會恐懼,房價到底是漲還是跌,股票到底是漲還是跌,因為不瞭解,所以我們恐懼,如果對資產瞭解的越多對他的恐懼就會降低,越瞭解資產就會對他越有信心,就會越容易把握自己。但你能把握資產並且源源不斷,給自己帶來現金流的時候,我們的被動性收入就增加了,資產我們一旦掌控了,就等於有了給下金蛋的雞,這就是資產與消費的關係。

財務自由,其實好理解,我們可以分為三類人。

瞭解消費與資產,財富自由離我們並不遠

第一類人,工作收入比如每個月5000塊錢,我們的生活支出消費,住房/食物/衣服/手飾/交通出租/化妝品/日用品,每個月工資全部發掉,月光、月光、月光,再不停的工作,不停月光,每個月沒有剩餘。

第二類人,工作每個月收入5000塊錢,生活支出消費,每個月工資全部發掉,月光了就借必須借錢花,最典型的就是信用卡、花唄、白條,各種各樣的欠債,看著別人去旅行不行我也要去,別人買蘋果手機不行我也買,別人吃好吃的不行我也要吃好吃的,等等。

第三類人,工作每個月也是收入5000塊錢,3000塊錢會用生活支出消費,買生活必須品,控制自己的支出,把支出壓得低一點,另2000塊錢固定買資產,一個月2000,一年就是2萬多,先努力地攢錢日積月累。資產收入會慢慢帶來收益,不斷的滾動滾動,資產帶來的收益有一天能大於你的主動工資收入,財務自由不是擁有百萬千萬美元,而是感覺到自由,瞭解你自己和你自己所擁有的,知道即使明天因為生病或是公司裁員你丟了工作,你也不會有大麻煩,仍舊可以舒適地生活,不必發愁馬上找工作。也可以靠著這條線可以生活了。

財富自由離我們並不遙遠,想要早點到達,我們還需要提高自己的主動性收入,主動性收入可以給我們帶來源源不斷的價值,並且不斷的購買資產,所以主動性收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儘量不要負債,因為負債,我們就有源源不斷的負利息,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有特殊的情況和特殊的時期,如第一套房產,可以有少量負債,不要時時刻刻都在負債。

財務自由用公式來表達就是: 財務自由=被動收入>花銷

瞭解消費與資產,財富自由離我們並不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