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奉行「棒子」思維都不想自己下場,看孫悟空與寶馬男的悲劇人生

都奉行“棒子”思維都不想自己下場,看孫悟空與寶馬男的悲劇人生

當一種思維習慣形成後,便無時無刻不表現在一個人的行動中,並一以貫之,倘若是好的習慣那麼結果倒也無妨,假如是一種惡習那結果可就凶多吉少了。

孫悟空和寶馬男有著類似的思維習慣,都奉行"棒子"思維,遇到問題都把棒子輪得呼呼作響,看上去威風凜凜,殺死騰騰,殊不知,"棒子"所擊處不是怨聲載道就是奮起反抗,結果還真未可知。

都奉行“棒子”思維都不想自己下場,看孫悟空與寶馬男的悲劇人生

孫悟空自從有了"棒子"後,一切問題都用棒子說話,一路打殺下來,可謂神氣十足,霸道無比,直把整個天宮打了個天翻地覆,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等待他的卻是五行山下五百年的滄桑人生。

即便後來跟了唐僧去西天取經,他的"棒子"思維依然沒有多大變化,也因此三番五次被老闆唐僧趕走,甚至還走到斷絕師徒關係的地步。

再看現實生活中的崑山寶馬男,大概和孫悟空有著差不多的"棒子""思維,也是動不動就輪起了棒子出手打人,我想他絕對不是第一次如此行事,但這絕對是最後一次,因為他也根本想不到這次出手卻是他生命的終結。

都奉行“棒子”思維都不想自己下場,看孫悟空與寶馬男的悲劇人生

孫悟空好歹最後成佛成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而寶馬男卻最終白白丟掉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淪為人們飯後的談資。

其實,生活中有時真的需要棒子,但如果總是用棒子說話,並處處把"棒子"思維貫穿始終,那最後的結果還真不好預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