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爲俄羅斯占領克里米亞,從國際戰略上講,是好棋還是臭棋?

花開的聲音529


在烏克蘭政局出現重大變化,已經威脅到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的時候,俄羅斯出兵克里米亞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否有必要吞併克里米亞呢?或者那麼急不可耐地吞併克里米亞呢?烏克蘭屬於美國和俄羅斯兩個世界大國博弈的“劫材”,當俄羅斯拿到了克里米亞這塊實地的時候,卻失去了更大的實地,是好棋還是臭棋呢?從國際戰略上講,這就是一步臭棋!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得失如何,有沒有更小的成本來取得現有的收益。


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有看得見的收益,但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損失更大

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有看得見的收益:對外,維護了國家安全,對烏克蘭加入北約和歐盟的決策踩了一腳急剎車。尤其是守住了黑海就守住了俄羅斯作為一個世界大國的底線,守住了俄羅斯海軍進入地中海、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大門,這樣俄羅斯才能迅速地在敘利亞和伊朗作出反應,守住了中東的戰略支點。對內,則凝聚了民心,普京的支持率達到了最高點,增強了大國自豪感。但是,俄羅斯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損失更大:一是面臨美國和歐洲長期的外交孤立、經濟制裁和軍事威脅。俄羅斯的經濟在2015年出現了負增長,鈍刀子割肉更疼。現在無論是想和美國還是歐洲改善關係,克里米亞問題都是繞不過去的,經濟制裁將長期化。為了緩解美國的制裁,又走出了干涉美國大選的一招,結果又激起了美國國內更強烈的反俄情緒,特朗普想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卻迫於國內的政治壓力被民粹主義裹挾著不得不升級制裁措施。二是獨聯體名存實亡。

在格魯吉亞戰爭後,俄羅斯視為外交第一優先級的獨聯體出現了鬆動;而在吞併克里米亞後,獨聯體國家的離心傾向更加明顯,格魯吉亞和烏克蘭都宣佈退出獨聯體(烏克蘭還在走程序),完全倒向了北約那邊,塔吉克斯坦等國開始腳踏兩隻船和美國加強了軍事合作,就連自己的鐵桿白俄羅斯開始與俄羅斯拉開距離。三是國際形象受損,為“俄羅斯威脅論”提供了口實。別的不說,光是今年3月的外交群毆就說明了俄羅斯的國際形象是多麼的差,不管怎樣,英國可以“無理攪三分”迅速地拉起一支反俄大合唱的隊伍,而俄羅斯卻連獨聯體的一紙支持聲明都求不到。


如果必須出兵烏克蘭,讓克里米亞保持名義上的獨立也比直接吞併好得多

在2008年,俄羅斯和格魯吉亞發生戰爭後,扶植了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獨立,當時雖然受到了國際社會的譴責,但沒有受到制裁和孤立,畢竟也有北約通過戰爭扶植科索沃獨立的先例但是扶植一個獨立的傀儡政權和吞併一個主權國家的領土還是有本質不同的:衣服穿得再少也比裸奔要強。如果必須守住克里米亞這個戰略支點,完全可以像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那樣“獨立”啊,收益和吞併克里米亞一樣,但成本小得多。就是要吞併也可以等個幾年看看形勢再說嘛,在普京表態不會尊重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後不到半個月,就吞併了克里米亞,急不可耐、吃相難看。


在走出了吞併克里米亞這步臭棋後,普京也迅速地開始了戰略調整:在烏克蘭東部挑起戰事和出兵敘利亞又造出了新的“劫材”,但是由於吞併克里米亞而失去的“實地”在普京的這個任期是難以收復的。不過棋局結束前,誰要不知道普京的下一招會帶來什麼。


雲霄飛翼78


從國際戰略的角度來看,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到底是一步臭棋還是好棋?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你問普京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到底是一步好棋還是臭棋,那他肯定會說只要能夠讓俄羅斯的領土得到擴張(實際上他只會在心裡這樣說),這就是一步好棋。對於普京的支持者而言,他們會和普京持一樣的觀點。
(俄羅斯總統普京)


俄羅斯是一個對領土始終有著不盡慾望的國家,即便其領土面積位居世界第一,但俄羅斯人對於那些有機會獲得的土地肯定不會輕易放棄。克里米亞曾經是屬於俄羅斯的一部分,俄總統普京對此覬覦已久,普京向來不會在領土問題上給對手留下任何談判的空間,所以從普京及其支持者的角度來看,兼併克里米亞無所謂對錯,這是俄羅斯必然的選擇。

不過在李姓先生看來,如果從國際戰略的角度分析,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短期內還是一部臭棋。首先,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之後烏克蘭便會徹底倒向西方國家,並且烏克蘭加入北約也只會是一個時間問題,將來烏克蘭必然會成為俄羅斯的一個死對頭。另外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的行為不僅讓它與西方國家的外交關係迅速惡化,這更會讓俄羅斯受到西方國家的嚴厲經濟制裁。俄羅斯經濟在2015年和2016年連續兩年的衰退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所引起。
(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


其次,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的行為讓俄周邊鄰國提高了對俄羅斯的警惕,甚至某些國家逐漸走上了疏遠俄羅斯的道路。在西方國家的眼中,俄羅斯一直都是一個極具侵略性的國家,所以他們時刻都在提防著俄羅斯,而俄侵佔克里米亞的行為更是引起了西方國家的巨大擔憂和恐慌。比如波羅的海三國就不斷邀請北約在本國加強駐軍並時常舉行軍演,而波蘭甚至願意掏20億美元請美軍到本國駐紮。

另外白俄羅斯也逐漸提高了對俄羅斯的警惕,它正試圖減少在經濟上對俄羅斯的依賴,以防止烏克蘭的悲劇發生在自己的身上。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還沒有結束,俄周邊的國家又開始逐步疏遠俄羅斯,這樣的結果對於俄羅斯來說顯然非常糟糕。所以從國際戰略的角度來看,俄羅斯吞併烏克蘭的克里米亞無疑是一步臭棋。


當然,克里米亞對於俄羅斯而言也不是一無是處,它實際上具有很高的戰略意義。儘管俄羅斯的海岸線非常漫長,但是俄羅斯真正意義上的不凍港只有摩爾曼斯克港,然而該港口位於北極圈以內,並且它還遠離中東歐和中東等全球熱點地區,其地理位置十分尷尬。另一方面克里米亞則位於黑海的中央,這裡的港口幾乎不需要考慮任何封凍的問題,所以俄羅斯控制克里米亞之後不僅可以控制整個黑海,它還可以因此獲得非常優良的不凍港。
(克里米亞位置圖)


克里米亞半島長期以來一直都是俄羅斯想要獲得的地盤,曾經的沙皇俄國甚至為此跟英法和土耳其等國爆發過戰爭,所以俄羅斯現在獲得克里米亞半島之後也是獲益良多。總之如果單純從國際戰略的角度來看,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半島肯定是一步臭棋,但是考慮到克里米亞的重要戰略價值,俄羅斯為此付出一些代價也算划得來。


李姓先生


這個問題雖不是新問題,卻一直是一個熱議話題。


對於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國內學者都不同的聲音。有的人為俄羅斯叫好,認為這是俄羅斯不畏美西方戰略打壓,強勢反擊的表現,為此對普京讚歎有加。有的認為俄羅斯此舉違反國際法,屬於赤裸裸的侵略行為,因此導致俄羅斯在法理和道義上成為輸家。有的對此持兩面看法,即一方面俄羅斯拿回了克里米亞這一戰略要地,掌握了一個對付烏克蘭的好牌,另方面在國際大戰略方面撿了芝麻丟了穀子,雖然拿下了克里米亞,但法理和道義上站不住腳,同時在獨聯體地區失掉了人心,從而讓獨聯體其他小夥伴對俄羅斯離心離德。

在本人看來,普京強勢拿下克里米亞雖然缺乏法理和道義合理性,但卻是俄羅斯當時的最佳選擇。為什麼?

首先,烏克蘭危機爆發後,伴隨著反對派的上臺,不管俄羅斯是否拿回克里米亞,烏克蘭都會倒向西方。普京及俄羅斯的精英肯定是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敢於奪回克里米亞,對俄羅斯而言,這樣還能減少一點戰略損失。因為俄羅斯面對的是丟掉烏克蘭,還是丟掉烏克蘭加克里米亞的問題。


其次,奪回克里米亞,等於俄羅斯手中多了一張王牌,一張阻止烏克蘭,甚至是其他獨聯體小兄弟徹底倒向西方的王牌。因為北約有規定,不接受與他國有領土爭端的國家加入北約,只要烏克蘭不放棄克里米亞,就無法加入北約。在烏克蘭,可能任何領導人都不敢說放棄克里米亞。同時,俄羅斯此舉也震懾了其他獨聯體小兄弟,讓他們在親西方道路上不至於走的太遠。

第三,即便俄羅斯不奪回克里米亞,也會遭到美西方的戰略擠壓,當然可能不會像現在這樣激烈,但可能是溫水煮青蛙式的擠壓,對俄羅斯而言可能更不好受,同時損失更大。


西域都護


俄羅斯既然做出了選擇,相信對於俄羅斯而言,這是最好的選擇,畢竟俄羅斯政府要綜合各方面的情況進行全面考慮。我覺得這是一步臭棋。

克里米亞半島對於俄羅斯和烏克蘭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首先可以看一下克里米亞半島的位置,克里米亞半島像一個楔子插入黑海,同時島上有許多從蘇聯時期就遺留下來的重要軍事基地。有了克里米亞半島,俄羅斯的海軍就可以直接對格魯吉亞和土耳其等國構成直接影響。

此外,俄羅斯海軍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可以直接進入地中海,而現在局勢緊張的敘利亞就緊靠著地中海,俄羅斯可以直接進行對敘利亞政府的支援,更直接的影響中東局勢。



俄羅斯侵佔克里米亞半島還可以震懾其他的國家,避免他們跟美國走的太近,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


而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半島的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烏克蘭不管跟俄羅斯之間的淵源有多深,它都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俄羅斯公然入侵是對主權國家的挑戰,這會讓原本就已經被孤立的俄羅斯處於更加不利的局面。

俄羅斯的侵佔會讓許多國家產生危機感,他們會有一種感覺:只要俄羅斯不高興,隨時可能被欺凌。這會讓許多小國家尋找保護國,能夠承擔的只有美國。


視野新觀


這要分誰來看,站在哪個角度來看,如果單從純國際政治角度看,無疑這是一招臭到不能再臭的臭棋!但要從地緣戰略來看又是一招妙不可言的妙棋;而要站在當時俄羅斯國家安全利益角度來看又是不論臭棋還是妙棋都須得走的好棋。


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遭受了西方世界最猛烈的抨擊和最嚴厲的制裁,還有那些事不關己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也對指手劃腳橫加指則,但無論如何俄羅斯此舉也送給了那些對其不懷好意者一個極其難得的把柄,被罵的狗血噴頭,另外,此舉難免打騾子馬驚,讓其它國家心生疑慮,似乎有些得不償失,在國際政治領域大大失分,的確是一招絕對的臭棋。

然而從地緣戰略角度來看,俄羅斯戰領克里米亞,絕對不能僅僅認為普京就是那麼一點小格局,只為一塊領土和意氣用事,由於克里米亞戰略地位至關重要,西方當初拉攏烏克蘭也無非是衝著克里米亞這塊戰略要地而為,普京搶先拿了克里米亞,使烏克蘭變成了美國眼中的廢物,請他來他都不會再來了。有人認為俄羅斯因為此舉會永遠失去烏克蘭,但如果他沒有此舉照樣永遠失去烏克蘭,因為烏克蘭一旦戰了美國的賊船,從此就別想下去了,日韓就是它的榜樣。



如果你是一位俄羅斯公民,站在俄羅斯國家安全利益看待這件事,你就會毫不遲疑的告訴普京,甭管它別人如何評價,也不論它是什麼臭棋還是什麼妙棋,俄羅斯保命要緊,確保了國家安全就是好棋!


儘管克里米亞原本就是前蘇聯計劃經濟體制下,為了支持烏克蘭經濟發展而調配給烏克蘭管理,做為其經濟發展必須的出海口,幣並非國與國之間的國家行為,但我們沒必要去討論俄烏兩家孰是孰非。就當時的局勢看,烏克蘭與西方已經你情我願一拍即合,其加入北約已成定局。如果讓烏克蘭包括克里米亞在內整體加入北約,依照俄烏兩國的租借契約而駐泊於克里米亞塞瓦斯托波爾港的俄黑海艦隊,將會被立馬驅逐,這裡馬上變成美海軍第六艦隊的母港,整個黑海將全部姓美,克里米亞就是美國徹底絞死俄羅斯的絞刑架!俄羅斯亡國就指日可待了,或許今天這個可以制約美國霸權主義的俄羅斯只能做為歷史教科書上的名詞而已。



事關生死存亡,普京大帝沒管它什麼香棋臭棋,果斷地搶先拿下克里米亞,但並未接受烏東三州入俄請求,只默認其與政府投靠西方政策的武裝對抗,使烏克蘭內戰持續至今,只要烏當局不改變現行政策,這種內戰必會伴隨其始終。這樣的烏克蘭對美國人來說,已經完全喪失了它原有的一切戰略價值,只是一隻還能時不時噁心一下俄羅斯的破鞋,沒事就拿過玩弄一下,讓俄羅斯煩惱而已。事實上連這點作用都沒了。

如果站在這個立場上去看待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不管他普京大帝如何看待,但俄羅斯公眾的答案肯是——這是一招偉大的好棋!老鐵也這麼看。


鐵嶺鋒


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從國際戰略上雖然談不上是什麼高招,但絕對不是什麼臭棋,俄羅斯對於自己的國家利益有自己的戰略部署。2014年,烏克蘭國內出現內亂,親俄派政權亞努科維奇政府被西方支持的勢力推翻,俄羅斯就趁著烏克蘭內亂出兵戰略克里米亞半島。雖然看似俄羅斯佔的很大便宜,實際也付出巨大代價。沒有人能夠只佔便宜不捱揍的,國家也一樣。

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好處:

1、俄羅斯擁有克里米亞半島就可以控制整個黑海,保障了俄羅斯與歐洲各國的海上貿易線的安全,至少在黑海能夠覆蓋的勢力範圍裡不受威脅。

2、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就可以保障俄羅斯重要工業區的安全,同時拓寬了俄羅斯國家安全半徑。裡克里米亞半島不遠地方就是俄羅斯內陸的伏爾加工業區,倘若克里米亞半島不在俄羅斯手上,極容易遭到外部勢力的攻擊,普京決心佔領克里米亞,並且建設通車了克里米亞大橋,是有長遠的打算。

3、震懾了對俄羅斯動武的敵對勢力。

俄羅斯這個國家敵人太多,也和自己的歷史有關,西方國家乃至很多前蘇聯其他加盟國都把俄羅斯當做敵人。俄羅斯果斷出擊就是給這些國家提個醒,不要忘了俄羅斯可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軍事強國,並沒有“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還是能打仗的,都不要輕舉妄動。

俄羅斯付出的代價:

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無論怎麼說都是公然侵佔一個主權國家的領土,嚴重違反了國際通行的準則,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狠狠採取了經濟制裁措施,導致嚴重依賴歐洲市場的俄羅斯經濟陷入了困難,物價飛漲,百姓怨聲載道。克里米亞也因為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對抗中犧牲品,半島斷水斷電,各種物資奇缺,曾經的旅遊勝地儼然成為了一座孤島死城,真不知道是福還是禍。

不過佔領克里米亞也是俄羅斯確實一個很好的戰略佈局,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處處緊逼和圍堵的狀況下也不失為一步妙招,至少拓寬了俄羅斯安全邊際,只不過俄羅斯面臨問題很多,大多數並不是外部,而是內部問題,經濟問題一直是俄羅斯國內的定時炸彈,佔領克里米亞只不過讓這個定時炸彈爆時間稍微晚一點,也可能快速引爆,誰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歡迎評論交流,加關注!


大正看世界


1丶俄羅斯下了一著好棋。(1)收回了失地克里米亞半島,保住了自己黑海方向的出海口塞瓦斯托波爾軍港。等於保住俄羅斯4大艦隊之1的黑海艦隊。沒有了黑海軍港,俄羅斯黑海艦隊沒了立足之地,艦隊亦將不復存在。(2)有了克里米亞半島,俄羅斯就有了前出地中海及中東地區的後方基地,突破了美國及西方在黑海方的圍堵,為日後打擊恐怖主義,支持敘利亞政府軍提供了便利和條件。(3)反守為攻,爭得了主動。打破了西方從黑海方向全面封堵俄羅斯,讓俄羅斯在黑海方向成為內陸國家的企圖。(4)證明了西方在關鍵時刻,並不敢與戰鬥民族硬碰硬的真動手,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痛不癢的經濟制裁。

2丶烏克蘭下了一著臭棋。(1)國家被肢解,陷入長久分裂狀態。(2)指望西方會出兵幫助對抗俄羅斯的幻想破滅。(3)加入北約的奢望落空。



趙凡丁201


肯定是一步臭棋呀,這還用回答嗎?第一,克里米亞大部分都是俄羅斯族人,俄羅斯就是不佔領,也能發揮巨大的作用,第二,俄羅斯就是實際佔領,沒有任何用處,有軍事專家說,地緣政治得到極大的拓展,可以直接威脅黑海沿岸國家,呵呵!現在俄羅斯可以威脅到誰?不錯,俄羅斯有巨大的核武庫,可是人家罵你兩句,你總不能用核武器吧?第三,就是佔領了全部黑海,還有土耳其海峽,怎麼辦?那就只能打土耳其了,再去佔領土耳其唄,第四,就是佔領土耳其,還有地中海,怎麼辦?那就像阿拉伯帝國,波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一樣,把地中海變成俄羅斯的內湖唄,那就把希臘,意大利,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突尼斯,利比亞,埃及,黎巴嫩,以色列,敘利亞等沿岸國家全部佔領唄,第五,就是把地中海變成俄羅斯的內湖,還有蘇伊士運河和直布羅陀海峽,怎麼辦?以此類推,大家想想,俄羅斯是不是個傻逼呢?還以為是展示肌肉,卻讓歐洲國家更認定俄羅斯就是一流氓無賴!


你若安好我就開心


本人始終認為,"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也許從道義立場上來說,的確是一種應該被譴責的災難,但是要從世界從林法則的"適者生存"戰略角度來說,絕對是一部好棋!

因為每個國家在衡量自己的戰略利益時,其出發點必然要包括事關國運的最重要二點:

一:國家現實的利益。

二:長遠戰略目標的規劃!

而這對於世界上那些發生'"由弱變強,由貧變"富的"逆襲"案例國家來說,無一不是兼顧了這種"現實利益和長遠戰略目標規劃相結合的中長期發展綱要的背景和前提下,才取得了富民強國意義上的成功!

而當時的俄羅斯,完全是在北約東擴後國家的現實利益受到遏制與打壓,長期戰略利益的生存空間條件急劇惡化的背景下,才做出了吞併克里米亞的戰略冒險之舉!

然而後來發生的一切事實,證明普京這一戰略抉擇是正確的!

雖然俄羅斯遭受了歐美的嚴厲制裁後,國家眼前的經濟利益遭受了重大的損失,但是,這卻使俄羅斯收穫了長遠的戰略紅利,還不僅使俄羅斯擺脫了被北約國家″圍追堵截,群毆致死"的悲催國運,也使俄羅斯避免了在北約國家"穩步推進,步步蠶食"的惡性消耗的戰略下,因生存環境的急劇惡化後,使政治,經濟陷入困境的俄羅斯,"被進一步被邊緣化,甚至是會因此再次發生面臨前蘇聯解體後,又要發生二次解體的地緣悲劇。

而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因此獲得極具戰略價值的黑海出海口後,才有了俄羅斯能出兵敘利亞的可行性戰略計劃。

而恰恰是這種可行性戰略計劃的成功實施,不僅使俄羅斯避免了被北約國家"圍追堵截,被毆致死"的兇險國運,更是把同北約國家博奕的主戰場轉移到了″視野廣闊"的中東地區,還不僅使俄羅斯改變了"因困致死的地緣頹勢,緩解了自己的"生存壓力",更是改善了自己的生存空間條件!

而重要的一點是″,俄羅斯改變了因主戰場在自己"家門口"的地緣壓力後,更是擺脫了被北約國家"掣肘,束縛"的不利困境,給俄羅斯增添了同北約國家"放手一搏"的膽量與雄心。

而出兵敘利亞後的俄羅斯,在取得敘利亞內戰的主導權後,他的世界大國地位更因此重新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尊重和認可!

,對於世界各國來說,不論是一極獨大的美國,還是經濟巨人的歐盟,以及日本和其他的世界各國,不論是對俄羅斯喜歡也好,討厭也罷,不論是否情願,還是不情願,而世界範圍內幾乎所有涉及到地區安全性問題的,要是沒有俄羅斯的參與,似乎己經越來越成為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而這所有的一切,完全得益於俄羅斯世界大國被重新尊重和普遍認可的原因!

這一切變化的發生,對於俄羅斯來說,都無疑於是無可替代戰略下的最好選擇!

因為俄羅斯無論是對北約國家如何的獻媚,卑躬屈膝和搖尾乞憐,北約國家都是不會接納這個曾經"式微的帝國",更不會真心實意的把他看成自己的夥伴,會心甘情願的讓"同宗,同文,同種的俄羅斯人民在亨受真正的西方文明和過上西方那種富裕的日子!

而在西方國家,"俄羅斯永遠是具有東西屬性,而且是"野蠻,侵略成性的國家"!無論俄羅斯如何的努力改變自己,西方國家都不會改變千百年來對俄羅斯根深蒂固的偏見和主流意識上的拒絕觀念。

所有這些,都使普京不能做出兩全其美的戰略選擇,而只能做出"兩權相害取其輕"的戰略決擇的主要原因!

因此對於俄羅斯這個地域遼闊,豐富的資源,龐大的人口,深厚文化底蘊,有擁一切大國條件的國家來說,"與其選擇跪著生,倒不如選擇"有尊嚴的死"!

但是對於俄羅斯來說,現在連跪著生的生存空間己都經喪失了,只有選擇"有尊嚴的死",或許才能獲得"地獄之火"後的重生與新生!

而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的戰略之舉,可以說是對本文論述的最好解釋與定義!




相忘江湖71941665


從國際戰略上講,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是好棋,還是臭棋,就看普京在國際戰略上的定位是啥了。或者說,他是站在什麼位置、為什麼目標定位的。對俄羅斯來說,在國際事務和關係上,有兩種選擇。一種就是,俄羅斯退出江湖,不和美國爭奪全球霸權。就是銷燬全部核武器,進行大裁軍,與歐盟修好,不與北約為敵,容許前俄羅斯的盟友國,如烏克蘭、格魯吉亞等,加入北約組織,不佔領克里米亞,不參與敘利亞戰事,退還日本北方四島等,這樣也沒有了經濟制裁了,從此過自己與世無爭的小日子。但是,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上,成為二、三流國家的俄羅斯,難免不被欺負,比如,有為過去歷史問題找俄羅斯算賬的或報仇的,有想奪取俄羅斯豐富的自然資源的,還有想讓俄羅斯成為自己的打手或幫兇的等等,這些都使俄羅斯過得窩囊憋屈。我想,這種情況是俄羅斯人,特別是普京這樣的強勢總統,所不能容忍的。因此,普京就做了另一種選擇,也就是目前俄羅斯與美國及盟友對抗,以保證俄羅斯獨立自主大國地位的選擇。對俄羅斯來說,究竟那種是正確地選擇呢?這就是智者說智,仁者講仁的事了,各據己理,難以彼此說服。俗話說,橫看成嶺,縱看成峰,如果不換位看問題的話,人們不可能有共識,也不可能客觀地道出其是非曲直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